主题:【原创】闲谈GDP-前言. -- 老广
前面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中国的GDP统计, 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对GDP的基本了解。 否则全民都搞GDP, 搞了半天, GDP是个球都不知道, 这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大家在看GDP时可能心里有一个假设就是其他国家也是这么统计GDP的。 所以大家就潜在地把GDP作为一个标尺Benchmark。 一说那个国家穷还是富, 就看GDP。 比如说南美国家, 大家就会觉得他们基本都比中国富, 就是看他们的GDP比中国高。这种做法也对也不对, 说他对, 是理论上肯定是对的, 发明出来GDP这个概念就是干这个用的。说他不对, 是因为中国的GDP统计体系和中国其他东西一样是有我们中国特色的。统计方式和其他西方国家不是那么一回事。可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 中国92年经济核算体系被成功改革成了一个四不象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或者说建设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体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那么其特色在那里?
最大的特色恐怕就是我们国家采用的GDP统计方法并不是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的GDP统计方法。发达国家采用的是支出法统计, 我们国家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采用生产法与收入法相结合的统计发放。 比如农业就采用生产法, 服务产业就采用收入法比较多。 我们国家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行业采用支出法统计, 统计局公布的支出法数据是估算的。这个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最有特色的地方。
那么支出法和生产法, 收入法有什么区别呐?
从公式来看, 生产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收入法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支出法计算公式为: GDP=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政府消费十居民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政府消费可以写作G, 居民消费是C, 资本形成总额是I, 所以书本上的公式就是GDP=C+I+G, 如果把进出口也算上就是出口是X,进口是M。 收入法公式就可以写成 GDP=C+I+G+(X-M)
三种方法统计出来的GDP应该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下面的公式是成立的。
GDP=总产出一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政府消费十居民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C+I+G+(X-M)
理论上讲, 这三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 路远路近无所谓, 但能到罗马是肯定的。
生产法呐, 是统计GDP怎么生产出来的, 比如你是卖烧饼的, 卖了200块钱的烧饼, 面粉燃料等等的烧饼成本是100块, 那你就产生了100块GDP。 收入法呐, 是统计GDP是怎么分配的, 你弄了多少多少GDP, 都分那去了, 比如你买烧饼的GDP是100块, 其中50块付了工资, 10块提了烧饼炉子的折旧, 20块付了税, 你税后利润是30块。 所以只要统计的工资是准的, 折旧是准的, 税是准的, 你也诚实的报了利润, 那这个方法也能统计出来100块钱的GDP。支出法呐, 就是说要统计买烧饼的人的支出, 你卖了200块钱的烧饼, 就有人买了200块钱的烧饼。 可能有100块钱是政府买的, 来养军队, 老师, 警察, core什么的。 那么政府消费G=100, 50块钱是老百姓买来吃的, 那么居民消费就是150。还有人花了30块钱把烧饼买来祭祖了,那么就成存货了, 这个算资本形成总额, 就是投资了, I=30。 还有20在那里, 原来北美wsn想念祖国烧饼, 买美国去了, 那么X=20. 这样C+I+G+X出来的数字就是200, 我们简单起见, 假设你作烧饼买的油盐面粉,靠烧饼用的煤球都是进口来的, 那么M=100。这样支出法的公式算出来就是C+I+G+(X-M)=50+100+30+(20-100)=100。
你看三种方法算出来的GDP数字是完全相同的, 多美妙的一件事啊。 可是和所有美妙的事务一样, 实际生活里满不是那么回事。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实际上, 可能你走的是去巴勒默的路。拿这个买烧饼的来说吧, 美国方法是统计买烧饼的数字, 就是支出法。 这个如果手段够的话, 是可以统计上来的。 可能有遗漏的, 但主要是手段上遗漏, 比如隔壁小三买完烧饼去睡觉了, 你统计时把他漏了, 那个烧饼的2块钱就没统计进来。 这种情况有, 但在美国条件下,少。 因为美国财产实名, 而且你付钱的东西, 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中国方法呐, 就是或者生产法, 或者收入法。 我们先来看生产法, 统计的来问你, 你卖了多少烧饼, 材料是多少, 你回答卖了200, 成本100。 OK, 那你是圣人了。 I fule u。而且显然你不是真的卖烧饼的, 真正买烧饼的大概是这样的。
问: 你几天收入多少, 答 一百三四十吧。
问: 成本呐。答 一百一二十吧。
答完后还要加一句, 这年头生意难做啊。
看样子, 生产法此路不太通, 我们试试收入法。
收入法公式是GDP=劳动者报酬十生产税净额十固定资产折旧十营业盈余。
至于折旧, 我们假设没有问题, 就算十块。这个商业盈余, 你看着报吧。而且这个生产税也是和盈余相关的。 你觉得卖烧饼的会怎么报? 还有这个劳动者报酬, 中国这个劳动者报酬最不好估计, 工资容易统计, 做烧饼的小工是30块一天, 但他什么这费, 那费, 出勤奖加奖金还有20块呐, 这个你未必统计的进去。 所以这个劳动者报酬比商业盈余还错的离谱。
以上是举个例子, 大家自己琢磨现实生活中是真卖烧饼的多, 还是假卖烧饼的多。 统计局对此也很头痛, 所以就拿出一招, 就是普查。我国统计中各种普查资料基本上下的本钱是最大的, 比如三产普查, 农业普查, 工业普查。 钱,人,物都大把的投下去, 因为这种普查是N年一次, 普查时以摸清家底为主要目的, 和税啊什么的东西关联不多, 所以被调查对象还算比较诚实(着重点是还算比较四个字)。普查以后, 统计局就以普查资料为基础数据, 比如算出来一个增值率, 然后根据年景不同, 对不同行业的增加值进行核算或者估算。 其实世界各国也差不多都是这样, 美国统计收入法也是按普查来预估的, 但是中国特色就在这里, 那就是中国的普查间隔年限太长了。 10
年一次。 上次工业普查是96年。 三产比例中国十来年没变动过, 始终是GDP的1/3的样子, 原因也在这里, 93年作过一次三产普查。当时的比例就是30%出头, 结果以后十来年一直三产比例在1/3左右。 因为93年三产普查定了盘子, 所以以后估算GDP一律按这个比例估算, 中国三产发展速度很快, 但就是给你个1/3框子, 不得越出半步。 数据不好看时, 你增长快点, 到34%了, 数据太好看时, 你发展慢点, 33%差不多了吧。
直到2004年, 中国才进行了第二次三产普查, 这次GDP重估就是按照这次三产普查的结果重估的。 十年的时间未免太长, 西方国家要短的多, 而且关键是中国的另一个国情就是中国的发展实在太快, 西方国家如果十年普查一次的话, 数据都嫌过时, 更何况中国乎。
这里要说一句, 大家可能都想着统计局可能有浮夸之嫌。 尽管俺不是统计局的, 但俺要在这里替统计局报声委屈。 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中国被58年浮夸风咬了后, 这个怕井绳的程度可不容小视。事实上大家对统计局数字怀疑, 也是总怕统计局这条井绳到底是不是条蛇。 统计局也是一样, 挤统计水分是非常认真的。 这点不容怀疑, 其实他们也和你我一样是普通人, 只要是普通人, 就对58年浮夸风深恶痛绝。那么普通人到了统计局里, 对数字把关严格是正常的。 基本就是两种方法统计出来数字后, 取的数字基本是向较小的数字靠。 那么统计局的GDP数字是不是准确呐, 这个不好说, 因为GDP就是个核算的概念。 无所谓准也无所谓不准, 看你按那个标准。 如果按西方通行, 比如美国的统计标准来看, 那是不准的厉害。 这个我下篇解释。
简单地说,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的中国特色就是: 1, 不是按支出法统计; 2, 依赖普查而且普查年限过长。3, 中国发展太快。
那么中国GDP数字准不准, 按照西方标准, 或者说联合国SNA标准, 错的厉害。
是不是GDP存在高估或者浮夸, 不是, 事实是恰恰相反。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老广文章 1 老叶 字8 2006-11-21 16:54:30
🙂花顶! 1 远航 字34 2006-11-21 16:49:20
😮感觉要是中国也和美国一样算,翻两番都是有可能的。 1 赫然 字0 2006-11-21 15:11:22
🙂【原创】闲谈GDP(6)-有中国特色的GDP统计.
😄政府用烧饼来养军队、老师、警察和。。。core! 1 请尽量 字136 2006-11-21 22:37:27
🙂@>- 1 非鱼 字0 2006-11-21 13:51:30
🙂赞,说得清楚! 1 四处张望 字18 2006-11-20 21:17:01
🙂就去过一次广东 2 老广 字35 2006-11-21 14: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