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也来说个中师毕业生60年代70年代的农村生活 -- 十八亩段

共:💬153 🌺8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自己没有讲清

因为据我所知,在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地方(99%农村),社会组织一概回到合作化化之前,公社解散了,重新恢复了乡的建制,这样县、乡、村与过去的县、公社、大队相对应,所以哪来的生产队或生产小队?……这还是我头一回听说这样的生产组织(当然是八十年代分田后,五十年代的互助组,我们都没出生),我相信河里也没多少人听说过,老的人民公社生产队还保留着的,全国就那么几个,知道的人还多些。

你自己没有讲清:这是“组”,相当于“互助组”,个体农户自行组合的?不知大约多少户组成一个组?什么时候开始的?分配上如何进行?你那组有多少土地而养两头牛就够了,有拖拉机么?

你仍没说清楚放牛主要干什么,应该是需要使唤牛工作时,把牛交给使牛的人,使唤牛那天,早上就得给牛拴系上牛绳(即缰绳),平日里牛的鼻子上那个金属环上一般是空的,要干活了在环上系上缰绳。牛工作时,放牛者不能离开工作地的,至少不能离远。牛不工作了,把牛赶到或牵到某个地方让牛休整,那是其次的活儿。平日牛不工作,那时让牛在某地吃草,可以带本书去看,那么为什么不能一人照看两条牛呢?牛工作时上学怎么办?

你老说我自以为是,可是你居然把“组”称作生产小队,简直是“混淆视听”么,哈哈,(玩笑话不会看不出来吧)。谁能看得懂呢?呵呵。一个大村子,为区别房屋的方位、地段,沿用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划分,说对了吧。你累人啊。

十八亩段是我到过的一个地方,那是从来没有实行集体化过的一个村子,有多少土地记不太清了(不是很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