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工分制”的惨痛回忆 -- 嘎嘎

共:💬118 🌺123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包产到户”的功过

楼下几位伙计在讨论“包产到户”的长短,我也想插几句。

首先,“包产到户”这一措施几乎在一年间就彻底改变了“工分制”时粮食匮乏的窘境,无疑这是其最大的优点。“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没有挨过饿的人简直就不能想象这话是多么的合理!

其次,以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包产到户”仅能适用于我老家那种丘陵地带,否则太浪费劳动力了。但是,正如天涯浪子所说,在粮食不再是一个头疼的问题之后,老家那里的青壮年大都跑出去打工挣钱了。田地由少数人轮流种,收获了要么全部无偿归自己,要么由“地主”(这个词儿咋这么晃眼呐?)以低于市场价若干购买。

另外,“包产到户”几十年后才慢慢显示出另一个未曾料到的好处。“饱暖思淫欲”也好,“仓廪足,知礼仪”也罢,总之,老乡们都愿意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这导致了老家人口剧减,“土改”造成的环境遗患慢慢地愈合了,虽然狼啊豹子之类的已经绝了迹,野兔野鸡已经成群出动;野猪又开始拱了西家的红薯,啃了东家的玉米。当然,“乱草蛇”(一种蝮蛇)之类的也是成群结队,动辄就有谁谁谁被咬了几乎过世。“大生产”时群山赤红,屋舍俨然,而现在满目青翠,鸡犬之声相闻,却最多能见袅袅炊烟。这绝对是件大好事:)))

当然也有不好的事,农村出现了“空巢”现象。年轻人不懂老年人们对故土的留恋,那是幼儿对母亲般的一种依恋。老家有一曾住着五户人家的大院,目前仅余一垂垂老太,虽然漂泊在东南西北的儿女子孙们不时打个电话回去,基本上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不过想想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太太也能拨个电话啥的,倒也满有意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