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1950年除夕的较量——志愿军飞渡临津江(一) -- 李根

共:💬56 🌺297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1950年除夕的较量——志愿军飞渡临津江(五)

  险奇强渡临津江

  时钟终于走到了1950年12月31日16时40分,116师师长汪洋通过电话下达了总攻开始的命令,随着这声命令,师炮兵群的86门火炮,向敌前沿滩头阵地及防御纵深一齐开火,刹那间便摧毁了敌数十个火力发射点和大量障碍物,并成功压制了敌纵深炮兵火力。经过10分钟火力准备后,团营属直瞄炮开始轰击第二批目标,迫击炮弹接连不断地在346团和347团突破口地段上爆炸,在敌人的雷区、铁丝网中开辟出长40米、宽6至10米的两条冲击通路。师炮兵群则开始对敌人位于马智地区的纵深炮兵阵地进行压制射击,并对192高地和147高地进行第一次集中射击。在20分钟的炮火准备中,共摧毁敌地堡、火力点40余个,消灭美军一个反坦克炮兵连,炮弹命中率高达80%。

  17时整,100高地上升起3发照明弹,这是最后3分钟炮火急袭射击的信号,全师所有炮兵立即对准两个团的突破口实施集中射击,对岸敌火力全部被我猛烈炮火所压制。与此同时,各突击连障碍排除组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排除江北岸的残存地雷(总攻前已经组织工兵排除了部分地雷)。346团4连排障组成员3班长张财书连续排除4处集群地雷,在部队即将发起冲锋的紧要关头,扫雷杆又被炸碎的情况下,毅然冲入雷区,用手抓住弹雷索,拉响了最后一群地雷,以自己身负重伤的代价为部队打开了通路,战后被记“一等功臣”。

   17时零3分,汪洋下令发出冲锋信号,随着3发绿色信号弹,由2挺重机枪朝天交叉射出500发红色曳光弹在暮空中如同两条红光闪耀的火龙直冲苍穹,司号员吹响了嘹亮的冲锋号,出发阵地上数十挺轻重机枪一起开火,临战的时刻到了,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们,在这一刻立即会产生一种热血贲张的兴奋。

  “同志们!冲过江就是胜利!”

  就在这炮声、枪声和号声中,隐蔽潜伏了整整18小时的116师346团、347团官兵战士呐喊着跃出堑壕,冲向临津江!志愿军的新一轮攻势开始了。

  处于暴风中心的韩国第1步兵师第11团、12团正在按白善烨的命令检查探照灯线路、准备转入夜间警备,有一部分支援火炮也都开始换装照明弹,以防止志愿军小分队的渗透,他们一直把志愿军的战斗侦察当成了小分队的夜间渗透:在12月29日晚,其第12团还“骄傲”地宣称又一次挫败志愿军的夜间渗透,并给 “敌”造成了重大损失,事实上这是116师347团的侦察分队,这次战斗中有志愿军4名侦察员牺牲。由于对志愿军炮兵火力估计不足,韩军的土木掩体基本构筑在山体表面,很难抗击志愿军火炮的直瞄射击——驻守最前沿的韩军12团1连的工事,在80%有志愿军炮火的准备中被摧毁,该连很快就丧失了战斗力。

  这时,在临津江的冰面上,同时出现了数以百计的志愿军官兵。由于冰层无法承受重量和敌人火力,大部分地段的冰面完全破碎了,但1米多深的冰水并没有使进攻者放慢脚步。炮击结束后,韩国军队残余的火力点开始用机枪向江面扫射,敌人一线的火箭筒和81毫米迫击炮也开始射击,因此不断有人倒在冰冷的江水里或者随浮冰向下游飘去。但是没有倒下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向南岸滩头挺进,在他们当中,不断有人在高喊:“同志们!争取前三名,上岸立大功!”——17时零8 分,冲锋开始后仅仅5分钟,左翼突击队的346团第1、第4连已经冲过冰封的江面达到南岸,迅速消灭江边敌守军残余的火力点,胜利夺取了登陆场。17时 14分,右翼突击队的347团第5、第7连则徒涉水深过腰冰冷刺骨的临津江,从事先计划好的通道攀上10米高的悬崖,肃清敌前沿守军。前后不过十多分钟, 4个突击连就已经成功强渡临津江,打开了突破口——这也是整个第三次战役中最早突破临津江防线的志愿军部队。在江南岸的滩头上,躲过志愿军炮火的韩国军队以轻机枪、自动步枪不断向下扫射,并且投下了大量的钢珠手雷,向前奔涌的队伍中不断有人仆倒。但是已经冲到对岸的志愿军官兵未受这一切的干扰,迅速按实现勘察的路线向敌人一线制高点展开攻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116师正面守备临津江防线的韩军第1师师长白善烨后来回忆到:“四周响起了锣鼓和军号声,集云似的大军从前后左右猛袭过来,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被敌军攻击的波涛吞没了,白雪被敌我的鲜血涂染得斑斑点点。第一线的支撑点和第二线的支撑点几乎同时遭到包围……,喇叭声和哨子的尖啸到处响起,枪炮声整夜都回荡在白雪覆盖的山野中。师部同各团的联系一个接一个中断了,到黎明时分,师部周围还在进行激烈的战斗。在整个战争期间,感到哎呀真是糟糕的时候也就只有这一次。”从白师长的回忆中可以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与志愿军攻击的迅猛。116师突破地域是“联合国军”在战前估计到的志愿军主攻方向,但是“联合国军” 没有估计到的是,临津江天险居然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被突破了。在美军战史里这样记载:

  犹如潮水一样,所有的走廊、山涧和道路都挤满了人流,各处残留下来的支撑点,看上去就好象是被激浪冲刷的岩石,中朝军队的进攻,简直就像是涨潮。‘联合国军’依靠其火力优势拼命进行防御,但由于阵地稀薄,到处都有空隙可以被渗透,受到了分割包围,逐渐开始出现崩溃的预兆。

  17时40分,346团、347团的一梯队营在炮火掩护下也相继渡过临津江,先后攻占193高地和144.7高地,牢牢控制住了南岸的滩头阵地,并分别向纵深的雨中和马智里挺进,为军师主力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116师前指也紧接着渡江,在346团之后跟进。同时师预备队348团也从右翼渡过临津江,按照预定计划以第3营攻占舟月里,接应115师渡江。 39军的二梯队117师也在346团后渡江,直插湘水里。

  此时,在临津江南岸残存的支撑点里,韩军第11团、12团一线部队已经无法战据守韩国报纸上所说的“铜墙铁壁”。由于未能预料到(事实上侦察也未发现)志愿军将以猛烈的炮火准备开始这次战斗,韩国军队大多数的M2重机枪都布置在紧靠江岸的制高点上,成了志愿军炮兵直瞄炮火的绝好靶子,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当残存的韩国士兵从混乱中抬起头的时候,志愿军已经接近了江对岸,而他们手中的步枪根本无法压制江面上潮涌般逼近的志愿军。事实上,在1950年的战斗中,第1步兵师可以说是表现最佳的韩国部队之一。在朝鲜人民军把韩国军队一步一步向南驱赶的时候,在大浦洞附近的一座山脊丢失后,白善烨曾经对溃退中的部队宣言:“我们一起转身回去把敌人踢跑,把我们的山头夺回来!我将在最前线和你们在一起,谁要看到我逃跑,请向我开枪!”这之后,第1步兵师在那些在旧日本军队效过力的老兵带领下,果然最终又把丢失的阵地夺了回来。曾与该部协同的美军第27步兵团米切林(John Michaelis)上校曾向第8集团军抱怨该师第11团战斗不力导致本团侧翼暴露,但当他看到白善烨亲自到第一线带领士兵反击后,曾向白善烨道歉并事后评价:“我看到,韩国军队简直有上帝般的力量!”(“I knew the ROK Army was God‘s own force.”)。但是,这支他自己信赖的部队,却开始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开始溃败。

  在获悉志愿军大举进攻后,白善烨仍然寄希望那些在 38线、在仁川、在平壤、在云山久经战火的第1师老兵,能象在釜山一样很快稳住阵脚。而韩军第11、第12步兵团的老兵,也正残余的支撑点里,等待美军的炮火能迅速遮断江面,然后他们将以步枪、手雷和轻机枪,解决已经突击到滩头悬崖下的志愿军战士,但这一次他们却失望了:越来越多甚至是满身冰棱志愿军的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从冰层上或者从寒冷刺骨的江水中渡过临津江,不断登上滩头,消失在悬崖的棱线下面。但他们除了抛手雷,简直无法去阻止他们从悬崖下面向上攀登,敢于从悬崖顶部探头向下扫射的一些自动步枪手很快就被对岸准确的机枪火力击毙,他们事先精心布置在阵地前沿的地雷和铁丝网只是稍微迟滞了一下进攻者的步伐,很快在一线韩国守军左右的山梁上,就出现了那些连钢盔都没有的士兵的影子。而韩国一线部队此时最需要的支援火力,却迟迟没有出现,稀疏的炮火和前沿火箭筒手的狙击,甚至连江面的冰层都没有完全击碎,个别地段志愿军沿冰封的江面直接冲到了对岸。事实上,在志愿军炮击开始后不久,前线惊慌失措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该师师部,白善烨一面命令其二线部队展开,一面紧急向美1军请求8英寸榴弹炮的火力支援、封锁江面。但错误理解李奇微“夜晚收缩、白天反击”命令的美军炮兵,此时根本没有做好射击的准备。这也是世界战争史中的有趣的一幕——炮兵火力拥有7:1优势的“联合国军”,居然被志愿军的炮火压制的抬不起头!

  进攻发起后,志愿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临津江、甚至徒步跨过工兵来不及扫雷的雷区的气势,严重动摇第1步兵师的意志。受美军顾问影响,深信己方火力优势和江边铁丝网、雷区的韩国新兵,看到志愿军已经沿着山体的裂缝和雨水沟攀上了悬崖后,神经首先崩溃了,他们开始丢掉了一切武器沿公路向后溃逃,而剩下的一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要么也伴随着乱兵向南溃散,要么很快就被志愿军第一梯队投来的手榴弹“雨”淹没在堑壕里。处在志愿军打击重点位置的第1步兵师第 12团,第1营很快溃散,其第2营和第3营虽然勉强撤到东豆川西南一带,但随后又被志愿军包围并溃散。在韩国官方的《韩国战史》中是这样记录这一幕的:

  联合国军士兵扔掉了所有的重炮、机关枪等支援武器爬上卡车向南疾驰,车上挤得连个小孩都不能挤上去了,甚至携带步枪的人也寥寥无几,他们只有一个念头:把那可怕的敌人甩掉几英里。拼命跑呀!制不住的‘后退狂’蔓延开来。

  一向认为中国军队只擅长使用轻武器的“联合国军”,首次领教了中国人集中使用炮火时的威力,在爆炸的冲天火光中,他们白天还在加固的工事、前两天在防止 “共军渗透”中还发挥重要作用的暗堡,在20分钟里变成了一片废墟。平心而论,志愿军精心组织的炮火准备,在突破临津江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 116师,由于配属的炮兵团在前进途中遭美军空袭未能到位,40军119师在突破临津江防御的时间比116师晚了13个小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