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续貂]我所知道的太极 -- 水风

共:💬37 🌺1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续貂]我所知道的太极

我在高中的时候得过一场重病,从此身体便一蹶不振.直到上大学的时候,跟着一位老师傅学过一套拳.每天打几遍.身体就好了些.后来遇到一位信老师,那人是个高手.跟着他把拳又从头学了一半.那才知道什么叫太极拳.后来练了两年,身体就非常好了.也跟着信老师的几个弟子练过推手,马马虎虎的也略微知道一点劲.

信老师那人长的非常普通,就一个胖老头.特别平和,根本没有什么架子.平常走在大街上,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个高手.开始的时候,经常看到几个人在那里练太极拳,我当时也学过几套,多少也知道些门道,知道他们打的非常好.怎么好法,就是萨兵门说的,看他们打完了,你就长精神.结果,我就厚着脸皮问人家可不可以跟他们练.谁想信老师人真是非常非常好,立马就答应了.然后就跟他们练起来.

不练不知道,体委那帮人真是外行领导内行.以前学的那套拳几乎是漏洞百出.以前不知道,跟信老师学拳之后这才知道那每一着是怎么回事.太极拳全部是技击.每次打完拳之后,他最小的那个徒弟,就一点一点的给我们解释.为什么这样,我记得光起势就学了一个月才真正领会了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到底是怎么来的.光第一个十字手就学了一年,才算勉强理解.至于说掌握,那不敢讲.因为那个小徒弟自己都说,就招势而言,他还没有完全学会呢.也不敢乱教我们.只是讲一点自己的体会.具体的打法,以老师为准.

然后就一天天的跟他们打拳.加上跟老师打的时间,我自己一天练习3-4个小时,一直三年,寒暑不断.因为老师的姿势和动作已经完全记住了,到真自己打的时候,才发现还是差了一线.总达不到老师的那种潇洒自然的状态.后来才知道,老师,每天练30遍,从18岁学拳开始,一直到我学拳的时候,40多年,没有一天断过.这才知道,什么是功夫.

后来学了些推手,信老师就有时带我们走几下.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不愿意带徒弟,就象高手下棋一样,谁愿意跟臭棋篓子下.越下棋力越低.但是象我这样的低手就受益非浅.带了两次,就可以感觉到什么是粘,什么是朋(借用一下).几个月下来,可以跟小徒弟象模象样的走几下.也可以在班里面演示一下,镇镇他们.(这是后话)但是信老师不在乎,认认真真的教.就象师兄弟练习一样.朋捋挤按,一板一眼的来.完全不象某些大牌,抬手就打,动辄就发劲.一开始感觉不到老师的厉害,后来听劲的水平上去了,才觉的老师真了不起.一搭手,感觉象扶在一面牛皮鼓上,象是一下就可以压下去,但是,真要使劲压,又丝毫也动不的,而且完全找不到力的来源.觉得自己使出了千斤的力量,虽然软软的象压到了棉花上,但是竟然不能把这棉花给压下丝毫.这才对老师的功夫五体投地地佩服.

后来跟信老师等人熟识了,曾经问他为什么这样免费的给大家教拳.他说,现在大家都忙着赚钱,没有多少人对这个东西感兴趣了.他就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一些真心爱好的人,把这门拳术给传下去.后来我考研课程太紧,犹豫再四,终于放弃了.可见老师的先见之明.

信老师为人低调,从没见过跟什么人动过手.他的弟子大多也是忠厚老实之人.只有小弟子活泼好折腾.所以在外地根本没有人知道他.我跟他的大弟子推过一次,感觉跟老师一样深不可测.后来断断续续的见过几位高手,手感没有那么高的.大多数靠发劲发人来撑门面.信老师师承杨氏太极,他的师傅姓李.具体的名字我忘记了.

因为没有行过拜师礼,虽然学拳三载,只能称一声信老师.而不能叫师傅.为人生一憾事.

后来读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有容乃大,下联是无欲则刚.联想起信老师,觉的真是恰如其分.

通宝推:谷品三斋,桃子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