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二十四)宝剑、圆桌与圣杯(上) -- 履虎尾

共:💬56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II(莫谈国史)

在所有关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中,最具不列颠民族风情特色,最令读者喜闻乐见,也较早流传开来,所以比较可信的,莫过于由他建立的圆桌骑士团了。相传亚瑟王为了避免自己麾下的骑士们为了排座次相互争斗,请太师墨林制造了一张骑士会议专用的大圆桌(一说亚瑟王之父尤瑟请墨林造圆桌),它从各个角度看都完全一样,这样就免去了就座时的高低贵贱之分。圆桌骑士个个忠于君主,虔诚信教,侠肝义胆,尊重女士(古希腊、罗马人重男轻女,欧洲人提倡“女士优先”的传统始于亚瑟王时代),英俊潇洒,一诺千金,武艺高强,敢作敢为,是中世纪欧洲人普遍崇拜和效仿的偶像。直到中世纪末期,西班牙作家塞万提翁出版《唐吉柯德》加以辛辣的讽刺,骑士文学之风才衰落下去,但至今仍有着世界性的影响。

欧洲骑士文学的兴起,与罗马帝国的衰落息息相关。不难发现,国家的衰落和社会治安的败坏,通常伴随着骑士武侠文化的盛行。因为在此危难之际,人民已经无法指望政府机构来为他们驱逐外敌,维持秩序和主持正义,所以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半虚幻的骑士武侠传奇故事上了。而当国家重新强大起来,人民重新对自己的政府、军队和文化产生了充足信心之后,骑士武侠文化便会渐渐衰落,这是颠扑不破的文化规律

由于许多原始史料并无关于亚瑟王的记载,所以此人究竟是谁的问题也就众说纷纭,古往今来,学者和业余爱好者们提出过上千种不同的理论。联系时代背景,一种比较大的可能性是,亚瑟王的主要原型是曾经斩杀了不列颠人的主要敌手——萨克逊国王亨吉斯特的康沃尔公爵兼不列颠国王奥勒留,因为这两者的生活年代、主要事迹,甚至名字都相似。奥勒留曾经流亡于布列塔尼半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传说会记载他在高卢同西哥特人交战。而另一种理论则依据圆桌骑士团等传说记载,认为亚瑟王深受萨尔马特文化的影响,因此他可能是一位萨尔马特血统的不列颠军官。这一理论确实也颇有见地,现大致简述如下:

如我们在前面的篇章中看到的那样,萨尔马特人是一个与波斯人有亲缘关系的东欧游牧民族,他们酷爱重骑兵,骑士们不仅从头至脚披甲,而且连战马都披甲,这在当时的世界上还很少见。更加奇怪的是,该民族崇拜龙,骑士间地位平等,而且特别尊重女士,故虽然骁勇善战,却被其它民族讥讽为“女主人的男仆”,这些特点都与圆桌骑士团相同。公元1世纪之后,罗马帝国征服了一部分萨尔马特人,并从他们中选拔骑兵。公元175年,按照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的命令,萨尔马特酋长卡斯图斯率领5500名本民族骑士进入不列颠,屯扎在今曼彻斯特附近的不列颠北部,负责抵御皮科特人的入侵,并镇压不列颠当地的抵抗运动。此后,这些萨尔马特人便在当地长期定居下来,并于公元3世纪皈依了基督教。因此,有学者认为,亚瑟王或许就是卡斯图斯酋长的直系后裔。这个提法虽然有些冒失,但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亚瑟王与萨尔马特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中世纪传说通常认为,公元5世纪末或6世纪初,亚瑟王在卡姆兰战役中被萨克逊人刺伤,后被运往神秘的阿瓦隆岛上,交由8位女巫医护,但终于还是不治身亡。在他死后,越来越多的日耳曼民族涌向不列颠,这个岛屿最终没能摆脱盎格鲁——萨克逊化的结局。但日耳曼人也确实没能完全消灭或同化掉不列颠人,只得容忍他们继续生活在威尔士和布列塔尼半岛之上,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凯尔特文化。为了更好地控制威尔士,几百年来,英格兰王储一直兼任威尔士亲王。同时,受基督教的影响,英格兰把越来越多的骑士屠龙故事(特别是公元6世纪起流行的圣乔治屠龙)编进骑士文学作品,借以在文化上打击以龙为图腾的威尔士。北部喀里多尼亚的问题更加严重,当地的凯尔特原住民在罗马时期就以剽悍闻名,此时随着来自爱尔兰岛的苏格兰人不断涌入,变得更加难以对付。后来,他们怀着“勇敢的心”,顽强地抵抗英格兰人的侵略达上千年之久,至今仍有从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内分裂出去的倾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