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汇报】说说关于“骑兵系列”的事 -- 王外马甲
其实一直就想开个关于“骑兵”改编电视剧的主题,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大伙儿的意见。毕竟这是河友们心爱的镇河之宝,好像也是西西河开天辟地第一回?兄弟有义务给大家汇报的。昨天都写完主题贴了,又觉得可能惹出很多麻烦,犹豫再三,删掉了。员外这一来,兄弟也是不得不开口了。
不过兄弟觉得这也是件好事,多讨论,多听意见,甚至吵个一塌糊涂,对于改编只会有好处。
先说“骑兵”要不要女人。兄弟认为应该要。其实我和马甲现在设计了两个女人,如果加上日本女人,是三个。今天早上刚接到马甲的邮件,对于那个日本女人和中国农村女人的故事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我们需要再修改调整一下,因为这样设计确实不错,怕有人抄袭(这种事层出不穷),兄弟在这儿就不说了。补充一点,关于银霞(就是剧中的中国农村姑娘)的故事,最早是马甲提出来,刘大爷有个堂姐。但她的故事怎么发展?我俩也没辙。《生死十日》中扮演玲子的女演员游琳姝听我了说“骑兵”的故事后,非常想参加演出。我就说:有个银霞,但没想好她的故事。游琳姝就如此这般,说了一个想法,经过我和马甲的修改补充,确实还不错。关于游琳姝,大家可以看看《生死十日》的博客,我在博客中有专文介绍她。
另一个女人是骑兵4连指导员,而且一点也不假。她的原型是120师骑兵营教导员李林,骑马持双枪的骑兵女英雄,牺牲时年仅24岁。是在掩护雁北军区机关突围时,用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的喉部牺牲的。有关她的事迹,在网上很容易查到。
关于改编“骑兵”,兄弟跟马甲谈过一些观点。兄弟认为这是讨论问题的基础,如果基础不一致,讨论起来吵翻天也不会有结果的。在这一点上,能否与河友们达成共识(与马甲已经达成共识),其实是兄弟最担心的问题。无论如何,先把兄弟的看法亮出来:
第一,电视剧不是用来教育大众的,而是一种娱乐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有商品的特征。因此,吸引眼球是第一位的,讲述历史第二位的。讲述历史是为吸引眼球服务的。我们的目的,首先不是为了向观众介绍当时八路军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他们决策的必要性;而是用他们的历史故事来吸引观众。因为我们相信,他们可歌可泣的真实故事,是能够打动观众的。同时,我们要搞的是“下里巴人”的东西,是低文化素质的最广大观众所能理解和关心的东西,因为他们是电视剧的主要消费者。因此,我们要按这个思路筛选和改编我们的故事,主要用小人物(刘大柱)的眼睛去看底层发生的故事,从中反映出我们的大历史观,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观众。这些历史观念,通过故事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去认识。而不是用首长的台词硬塞给观众。
第二,多用镜头语言叙事。有人说,电视剧是“换个地方接着说”,用台词讲故事。咱们“骑兵连”不能这样。人家看电视剧《骑兵连》看什么,看画面!看骑兵打仗!对吗?因此,最好的结果是,观众感觉《骑兵连》不是电视剧,而是电影!大量的画面叙事,节奏很快。当然,不可能都是画面叙事,而是说与别的电视剧相比,《骑兵连》的画面叙事成分更多,至少多一倍。其实,我想让王导拍这个片子,就是想用《骑兵连》这样的片子去替代武侠剧(王导是大陆武侠剧的鼻祖,张纪中都是跟他学出来的。但总局已经开始限制武侠、古装的播出)。一部武侠剧,上来就是说话、说话,宣传侠客的“正义观”,你会觉得好看吗?好,如果更多地用画面叙事,有些段落就不可能太细,去交待来龙去脉。比如说,刘大柱父子怎么跑出来的,就不交待了。但是,如果反映刘大柱的“二乎”和爱动心思的特点,比如割电话线,就要详细地交待,但也是画面交待。
第三,要把“档次”降下来,把“骑兵”的故事做成“下里巴人”的艺术,因为看电视剧的60%以上是农村人口、民工、城市中老年人口。“下里巴人”也有艺术水平高的东西,说大书的还有骆玉笙呢,我们都管王新民导演叫做“说大书的电视导演”。你看他的《燕子李三》、《铁道游击队》都是面向最底层观众的演义性的东西。原作是一部高水平的纪实文学,更多的应该说是面向高素质读者的大作,西西河的网友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
第四,对于像“敌、伪、顽”这类问题,我同意以敌为主,伪次之、顽除非万不得已就不说八路军打国民党了。到了这个年代,中国人自己打自己的事儿,我怕观众没太大兴趣,搞不好还反感。而且打起来也不好看,骑兵团打顽军步兵,不是跟割麦子似的?我老爸是新四军军部的,皖南事变突出来的,感情上当然觉得国民党该打,但是做电视剧还是先考虑观众情绪。诸如此类的历史问题,我还是前面的说的——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刘大柱和四连,哪些故事能吸引观众?能吸引的细说,可能不吸引的不说或一带而过。
归结到最好,其实交在一个“点”上就是:
“骑兵”这部戏其实有两种做法。
《兄弟连》那种纪实的做法,追求的是真实性,用真实去打动人;
《铁道游击队》那种用真实故事加戏剧改编的做法,追求的是好看。
前者是“阳春白雪”,而且难度巨大;
后者是“下里巴人”,相对适应目前大陆的制作能力和观众欣赏水平。
所以,兄弟现在是按照“下里巴人”的路数在做。大伙别误会,“下里巴人”不代表胡编烂造、粗制乱造。如果那样的话,兄弟就不做“骑兵”,回家瞎编一个完了。
目前,大纲的初稿已经完成,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每一个事件都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马甲你认为可以这样说吗。
大纲的修改,我和马甲都是重在真实性、可看性的修改上,使二者统一起来。
谢谢马甲,谢谢各位。兄弟希望多多听到意见,更希望大伙儿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八路军骑兵在生活、学习、战斗中的真实的、细节性的、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哪怕不是129师骑兵团,只要是八路军骑兵的就行。一部好戏,最需要的就是:具有大量的真实地细节描述,这些细节别是编剧瞎编的。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刚阳为主调,刚柔相济 1 履虎尾 字177 2006-08-30 21:52:46
🙂千万别加什么美女,看了起一身鸡皮疙瘩 prohouse 字0 2006-08-30 21:50:32
🙂呱唧呱唧一下! 1 李禾平 字86 2006-08-30 21:08:11
🙂这下成了众矢之的——不过是件好事
🙂支持一下 1 波导 字776 2006-09-02 06:03:44
🙂胡说两句 3 胖鱼 字727 2006-09-01 06:50:44
🙂恐怕有点不大好 1 大厨 字189 2006-08-31 08:24:05
🙂再接着贩卖一下俺的狗皮膏药 1 肥肥烤猪 字1234 2006-08-31 06: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