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通鉴评说》:古有郑国渠,今须大西线 -- 唵啊吽

共:💬54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中国新战略直通印度洋

中国新战略直通印度洋

《亚洲周刊》最新一期江迅/中国要避免受制于马六甲海峡,急需直通印度洋的通道,上游蓄水可减下游水害。

大西线调水方案着眼于调流出国境的水;会不会引发国际纠纷,是人们所关注的。郭开和李伶都认为,大西线引水对下游国家来说,是友谊的纽带。道理很明显,每年都有关于孟加拉国、印度发水灾的报道,大西线工程截住两千亿立方米水,就是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灾祸变成了财富。西藏每年外流水四千八百亿至六千亿立方米,国际上每立方米水价一美元,六千亿立方米就是六千亿美元,如果能利用西藏外流水那将是最大的节约,而且减轻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以及澜沧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大西线藏水北调工程对北京具有战略意义。中国能源和矿产品大量进口,几乎百分之九十的进口石油运输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已经成了中国的致命咽喉。解决马六甲海峡问题,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从西南边境直接打通印度洋出海口。抗日战争时期滇缅公路就曾经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道,大量物资正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到中国的。

日前,一份来自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协调委员会的中国文件透露,中国「要打通西南出海口则需要修建多条高等级公路、铁路、输油管线以及航道,直通印度洋,大大缩短中国到中东、非洲产油国的距离,然而要打通西南通道,很重要前提就是必须上大西线藏水北调」。文件详叙了两大理由:第一,西南通道途经的孟加拉、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各国,一到雨季洪水泛滥,如果不控制住上游水患,修建和使用这些公路、铁路、管线、航道将受到极大限制,难度很大;只有在中国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察隅河等出境河流上游筑坝拦蓄洪水,才可以调控下游水位。第二,要打通印度洋通道,就要与孟加拉、缅甸、泰国等国家搞好关系,控制数千亿立方米的出境水源,就可大大减轻下游水患,输出电力。文件称,「马六甲海峡问题也使我们必须早上大西线」,「大西线藏水北调上马的时机和条件正日益成熟,时不我待」。

台湾「中华朔天运河筹委会」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国大陆退休干部郭开的「朔天运河大西线」设想,在台湾一度引起反响,台湾还成立了「中华朔天运河筹委会」。高存信将军是全国黄埔同学会会长,由于他的介入,港澳台许多「老黄埔」也纷纷参与。「朔天运河」这名字就是原国民党将军周济提议的。原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赵子立加入筹划「朔天运河」后,联络了台湾不少军政要人参与,第一个就是陈立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陈立夫在台湾三次写信给邓小平,谈朔天运河计划,还和梁华盛在台湾成立「中华朔天运河筹委会」,梁任主任。有九十多名军政要人包括邓文仪、梁肃戎、郝柏村、翁大铭等参与。(江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