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一. 天上掉下个大帅爷 -- 冰冷雨天

共:💬126 🌺18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五.这回大帅爷受了罪

“占领军要来了,大帅爷要来了”。

日本举国上下惶惶不安,首先惶惶不安的是:如何“接驾”?大家都知道,天皇是没戏了,这回来的可是天皇的皇上。

先遣队向日本政府提出的清单对日本人的打击不比刚扔的原子弹小:接驾车队要250辆小汽车,75辆巴士,卡车500辆,Bulldozer(推土机)两台,拖拉机三台。

天哪,是不是大帅爷他们村的人全村准备移民日本?怎么要那么多车?那个bulldozer是什么东东,有没有人知道哇?别说是现在一片焦土的日本了,就战前的黄金年代也不好弄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坐着的那个日军军官可不是泛泛之辈,他是参谋本部情报部部长有末精三中将。败战了,不用打仗了,现在是厚木地区同盟军接受摄影委员会委员长,第一件事就是帮着找汽车。当时从首都圈开始,关东各地把所有包括架子车,人力车这些带“车”字的玩意儿全收齐了。总算找到了50辆小汽车,50辆巴士,400辆卡车。推土机日本没有;拖拉机和巴士全是像茶炉似的烧木炭的,呛着占领军可不是玩的,不能用。这样总算再挑出来最不破破烂烂的25辆轿车和十辆卡车,从林肯到福特箱式车一直到敞篷车,应有尽有,交给山姆大叔。应该说日本人也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被美军炸剩下来的就只有这些了。好用不好用,也只能凑合着用了。

给大帅爷准备的是一辆还算全须全尾的林肯,没有人知道这些参谋精英们是怎样弄到的。有人看到车牌是“陆一”,就估计是陆军大臣的座车。前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自杀了,现在的東久邇宮内阁的陆军大臣到8月26日为止还是首相東久邇宮稔亲王兼着在,所以很有可能把这辆没主人的车给弄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其实大家都没想到这会成为一个问题,弄得大帅爷灰头土脸。同为战败国,同盟国对日本的态度和对德国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德国已经没有了,是美苏英法直接统治的。而日本则只是投降,一般大家喜欢说日本是“无条件投降”,这是不懂历史的错误说法。日本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有条件投降的,这件事到以后再说。

不管有条件还是无条件,反正日本政府还在,同盟国是通过日本政府去统治日本,所以才有了要日本政府准备汽车这一巨大错误,要不然山姆大叔什么没有?看看美八军当时停在横滨火车站的汽车海洋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厚木机场到下榻的横滨New Grand Hotel总共36公里的路,坑坑洼洼,加上一大队破破烂烂的,看上去像汽车似的玩意,在前面开道的居然是一辆不知道在哪儿找出来的消防车。看不出多少胜利者的游行的味道,用美联社记者的话就是“像在南部乡下转来转去的马戏团”。从出发开始,就一直有车在抛锚,那辆领头开路的消防车没开出多远就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

《麦克阿瑟回忆录》里说:“从后窗望出去,一大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破车纠集在一起,加上到横滨的道路,这就是日本最好的运输机关了”。

但是就算是马戏团,老板也是大帅爷,威风还是有的。日本政府动员了3000名宪兵,(GHQ情报部G2的部长维罗比少将的回忆录里说是30000名,考虑到只有36公里的距离,估计是不是维罗比少将错了一个零)一律背朝大路,荷枪实弹,为大帅爷保镖。

哪来的那么多宪兵?其实都不是正宗宪兵,都是临时动员的步兵和炮兵。虽然据说从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就有了宪兵,可日本的宪兵和美军的MP(Military Police)是绝对不一样,从明治31年(1898年)发布的《宪兵敕令》开始,日本的宪兵就不是军事警察,而是政治警察。到了东条英机的“宪兵政治”年代,宪兵更是完全是秘密政治警察了。一败战,宪兵们知道罪恶深重,早就各自逃命去了,哪还召集的起来。

这拨“农民工宪兵”也没有原来的白底红字的标志符号——没钱给他们做,自己想法子解决。于是大家在左臂上绑上一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各色布条,上面从右到左写上“宪兵”两字,这点是统一的,但是书法是各有特色,老冰敢打赌里面有写错别字的。

维罗比少将有点担心,这拨昨天的敌军会不会转过头来给大帅爷一枪?“科特,人都会死的”,少将的老板永远是酷哥兼帅爷还有好莱坞明星。

老冰原来喜欢抓蛇玩,就是见到蛇先用食指和中指架起尾巴猛甩两下,蛇的骨头就全散了架,愣在地上就不能动了,再来慢慢地取蛇胆吃。这天晚上的大帅爷估计也就被颠得和那些准备捐献胆囊的蛇差不多了。但是大帅爷就是大帅爷,就算被颠散了骨头,架子照样不倒,吃完了晚饭,大帅爷找来了美八军情报部长索普准将。劈头就说:“现在给你本帅到日本后的第一条命令。”

关键词(Tags): #麦克阿瑟#前往横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