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ZT)中国名将评述 12 落日余晖 -- 草鱼刀
清朝中叶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盛世”,名将多产于开国和盛世,从来如此。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盛世汉朝初年的“文景之治”,带来的是文景之后汉武帝之抗击匈奴众多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为其中佼佼者;第二次盛世是唐朝初期的“贞观之治”,唐朝名将有秦琼、尉迟敬德、李靖、李绩、苏定方等等,清朝自然也不例外。
“康乾盛世”到清朝灭亡期间,堪称名将者多矣,尤其是晚清时节,太平天国强势崛起于南方,更有不世名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清朝方面不得已重用汉人将军,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都是谋国老臣兼将将之材,大清名将和天国名将倒真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材,本来名将对诀煞是好看,可惜天国之天王不及清末之太后,天京一场自相残杀元气大伤,大好机会拱手送人,天国梦灭。晚清之时局,让人无暇感叹天国名将之凋零,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海战,一场比一场败得更惨。中华民族全面落后,用刀剑来对付枪炮,任是千古名将复生也无法力挽狂澜,战争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而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改变自己呢。
这个时候再想起我们的“盛世”,突然觉得十分的可笑,正当我们洋洋自得、以为天朝大国不可一世的时候,已经悄然落后,而且落后很远很远。就在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同时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但因为清政府没有涉及到政治层面,虽然经济、军事上创造了奇迹,一样在几十年后被日本轻易击溃,综合国力相差太远,名将也无计可施。
乘着康乾盛世余威,大清帝国落日余晖,毕竟也有名将为人所不能,在抗击外国侵略军时候取得过胜利,只不过那胜利比失败也差不太多,谈起来更加令人气愤悲哀。中华之名将到了近代,的确也是没什么好说的,战争、名将的理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中国名将不提1900年后的也对,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夸耀之处,世界的概念不再限于中国了,而是全球。未来的名将只有可能产生于强国,弱队固然出门神,可弱队永远都是弱队。
好了,废话少说,还是来看看晚清名将的悲壮和无奈罢。
关天培,道光十四年广东水师提督,重点布置了虎门防御,他和林则徐一起进行了“虎门销烟”,并在广东沿海严密布防,而英国舰队在关天培面前始终没有讨得好去,义律曾率兵船挑衅遭到反击,而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英舰数次发动进攻,都被关天培击退。这在清末之中国,可是难得的胜利啊。为此,关天培得到清朝政府的嘉奖,道光帝的上谕里写道:此次攻击夷船,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著赏给“法福灵阿巴图鲁”名号。
鸦片战争爆发后,关天培督率水师,坚守阵地,但因为清朝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遣散兵勇,尽撤海防,在面临英军的突然袭击情况下,又拒绝增援,关天培无奈之下,散尽自己的财物,奋勇死战,壮烈牺牲。
在今天看来,关天培自然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但不战而降难道更像话吗?永不放弃地坚持精神难道不应该是名将的必要素质吗?
刘永福是清末另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将。他的部队以七星黑旗为军旗,世称黑旗军。
刘永福主要活跃在越南和台湾与侵略军作战。当时清朝是越南的宗主国,所以捍卫越南的主权也就成了清政府的义务,但是在十八世纪末期,清政府自顾不暇,哪还有工夫理睬越南。而这个时候的刘永福挺身而出,率领他的黑旗军血战法国侵略军,大获全胜,而刘永福也被越南国王封刘永福一等义勇男爵, 任三宣提督。
后来法国大举进攻越南,清政府被迫向法国宣战,刘永福配合老将冯子材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声威大振,是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数极少的反击侵略胜利战争。不过清政府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和法国签订停战协定,并且承认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这就是所谓打了胜仗,却像败仗一样丧权辱国的说法。虽然这个决定未必一定是错误,当时普鲁士的俾斯麦发动了统一德意志的普法战争,法国节节败退,所以中法战争中的法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落,但法国国力之强盛,远在大清之上,刘永福、冯子材的胜利实在属于侥幸又侥幸,而清政府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实力守护越南,不如见好就收吧。
刘永福率黑旗军将士三千人回国,清廷下令裁减,两年后只剩下三百人。甲午战争爆发后,刘永福奉命率黑旗军赴台湾,帮办台湾防务。《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消息传来,桀骜不驯的刘永福没有理会放弃台湾的命令,而是留在台湾领导抗日,曾经几次重创日军,刘永福在台湾同日军血战近五个月,但终因为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而战败,黑旗军将士大都战死,无奈之下,刘永福只有潜回大陆。
这位名将有廉颇风范,辛亥革命后,他还被推为广东民团总长。到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举国大哗,而这位将近八十的老将拍案而起,要求重上战场杀敌。
要说起功绩,清末名将自然多以失败告终,但也正因为敌我力量悬殊,顽强和勇敢更值得钦佩。
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近代中国妄自尊大,鸦片战争之后才勉强认同西方的技术力量,但还是没有上升到工业革命和政治改革层面,在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特异制度下,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也只能培养出貌似强大,实际却不堪一击的军队来。纵有名将,也只能望而兴叹,对于清末之将军,我们应该更多一份尊重,毕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有勇气去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也是很了不起的啊。
在今天,我们自然会有另一种觉悟,落日余晖虽然壮丽,却已近黄昏,强国之道在于科学和民主,国家实力为产生为名将第一要务,其余次之又次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