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返回森林(-)引子 -- 孔老大

共:💬98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首先向受到我粗暴语言伤害的您和作者道歉

不过我最反感中国文化传统的就是外行指导内行,一通具通的态度。以新中国农业历史来说,深翻地,除四害(麻雀版),再加上那个卫星田,可以说把农业折腾稀了。就农业学术上,不加分辨的引进把苏联彻底“改造”成粮食进口国的李森科学说,甚至在苏联醒悟并结束李森科的学术错误后还用政治眼光对待学术问题,以反对修正主义的名义维持学术错误直至文革结束。

前几年,农业育种上也出现了因为粮食暂时过剩国家愿意支持提高作物产量有关育种的态度。

其实,我对小麦没有多少了解,可是我的确知道小麦产量并不是它得到推广的原因,摆度搜索的可信结果是,河南小麦最高700公斤产量(不涉及品质,非大规模,肯定水浇过),大规模不过3-400公斤(山西250公斤,小米主产地)。其他相关链接无数。小米,谷子的产量搜索结果不过3,4页,作为抗旱杂粮(也就是非水浇田),2-300公斤,最高的小面积(可能水浇过),考虑到现在的产量必定存在育种技术引起的误差,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古代小麦产量不高于谷子(小米)。这个小麦和小米产量的比较是作者对农业演化观点的物质基础。

我没有能力压制或者限制河友发表言论的自由,可是我也不愿意看到肯定谬误的东西出现西西河的科学版面。当然作者也付出辛苦的劳动,和有见解的思考,所以我认为到社会版面去讨论这个观点可能更合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