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李成瑞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 -- 稽瑞楼

共:💬14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大跃进”引起的人口变动 (李成瑞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 (完)

  (三)关于两位学者选用资料和采用方法的比较

  科尔的研究, 主要以国家计生委1‰生育率抽样调查中的生育史

资料和三次全国入口普查的人口总数为依据,以其他资料作参考;蒋

正华的研究主要以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取得的上年分性别、年龄的死

亡数据和三次人口普查所得的分性别、年龄的实有人口数为依据,以

其他资料作参考。应当说,两位教授所依据的主要资料都是经过反复

检验、国内外几乎所有专家公认为具有高度可靠性的资料。两位教授

都是以准确度高的数据来检验、估算和修订准确度低的数据,他们所

用的检验和估算方法,也各有其科学依据 但把两种方法加以比较,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不同点。

  第一,科尔是从生育率开始,经过一系列推导,求得两个普查间

隔期的不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总数。蒋正华则直接利用了三次人口

普查所得出的两个普查间隔期分性别的、各个相应的单年龄组的留存

人数和死亡人数。

  第二,科尔在推算出两个普查间隔期的死亡人口登记平均漏报率

之后,对于如何将平均漏报率分配到各个年度 (作为推算每个年度死

亡人数的主要依据)这一重要问题上,是根据未作详细说明的“假设”

来作出的 蒋正华对于两个普查间隔期各个年龄别的死亡人数,是通

过建立参数估计模型,编制出各个年度的一岁为一组的完全生命表来

分布于各个年度的。

  第三,科尔对各个年度死亡人数的估计,始终是围绕粗死亡率即

全年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进行的,而没有研究每个年龄组人口

的死亡率。他虽然编制了两个普查间隔期(1953 1964,1964 1982)

的5岁为一组的简略生命表, 但没有编制各个年度的生命表,因此无

法用来推算各个年度的死亡人数。蒋正华对各个年度死亡人数的研究,

始终是围绕生命表来进行的。由于各年度间完全生命表中各个年龄人

口留存数、死亡数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而比直接估计各年全部人

口的粗死亡率较少随意性。据了解,蒋正华根据生命表推算的1962年

和1963年死亡人口漏报数,与公安部为准备1964年人口普查进行整顿

户口查出的死亡人口漏报数大致相合,从 个侧面证明了他的估计方

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第四,科尔对于1958至1963年正常死亡人口数,认为是线性趋势,

按两点间直线来计算。 因此,起点年数值与终点年数值的高低,对6

年总数起决定作用。这两个点的数值估计,因种种原因有可能存在着

某种程度的偶然性、随意性,从而对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蒋正华

对于各年正常死亡人数,是按历年生命表中各年龄别死亡人数来估算,

6年正常死亡人数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 而是一条由许多点组成的曲

线,个别点的偶然性不会对整个推算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笔者认为,科尔教授在80年代初对新

中国建立以来包括“大跃进”人口后果的研究,是开拓性、具有重要

价值的;蒋正华教授在后来的研究中所使用以历年生命表为中心、通

过参数估计模型进行细致计算的方法,科学性更高一些。当然,更加

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今后的努力。

注释:

  ①旧中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 当时没有完整的统计。

据中国社会学家陈达教授1934年根据17个地区的材料估计,人口出生

率为38‰,死亡率为33‰,自然增长率为5‰。请参看参考文献1。

  ②科尔的估算方法和步骤,根据笔者的理解,大体有如下五步:

第一步 依倨我国1‰生育率抽样调查中回忆性资料所提供的各年度

生育率,结合他推算的各年育龄妇女数,计算出历年出生人数。第二

步,由各年出生人数算出两个普查间隔期,即1953至 1964年和 1964

至1982年的出生人口总数。从出生总数减去同一期间的人口实际增加

总数(以三次普查年的总人数相比而得),求出相应期间的死亡人口

总数。第三步,将估算的两个普查间隔期的死亡人口总数与官方登记

的相应期间的死亡总数相比,求得官方登记死亡人数的完整率:1953

年至 1964年期间登记的完整率为 62%(漏报率为 38%) ,1954年至

1982年期间的完整率为 84.3%(漏报率为15.7%) 。第四步 将两个

间隔期间的死亡登记完整率分配到各个年度,作为计算各个年度死亡

人数的依据。这是一个较困难的问题。据科尔书中说:分年度的“调

整死亡数是根据假设做出的, 即从1953年到1956年登记的死亡人数

(完整率)为 55%,然后在 1964年登记的完整率上升到 84%(记录

的完整性可能有所改进)、平均完整率为 62%。”关于 1964至 1982

年这个普查间隔期各年度的登记完整率,是“假设”大体保持着 84%

同一水平。以户口登记的历年死亡人数为基础,按照上述“假设”分

配的各年登记完整率 推算出各年死亡人数和死亡率。 第五步, 按

线性趋势算出 1958至 1963年的线性死亡人数,与估算的实际死亡人

数相比,求得超纯线性死亡人数。

  ③ 线性死亡人口,其计算公式是:(起点年死亡人口+终点年死

亡人口) 淄扑闫谀晔 推算期线性死亡人口。例如:按科尔估算

的 1957年死亡人口为 1040万, 1964年死亡人口为 940万, 则:

(1040万+940万)  = 1980万 =990万。以此推算 1958至1963年

6年中线性死亡人口为 990万 =5940万。

  ④ 人口学中把同年出生的一批(同龄的一批人) 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陆续死亡的人数列成一种表格,称为死亡表。由于它反映了这一

批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所以也叫生命表。又因此表可以

计算人口的平均寿命,又叫寿命表。这种表格是分析和研究人口再生

产过程的基本工具之一。在表的编制方法上,如要实际观察一批同龄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需要花费百年左右的功夫,实际很难做到,

即使真的经过百年观察编制出这样一张表,也已成为历史的追述,失

去观察和分析现状的作用。因此 编制生命表的方法是把同时存在的

各个不同年龄的人的状况作力一代人处在各个不同年龄的状况来看待,

这样就可以根抿一年或几年的统计资科来确定一批人分年龄的死亡率,

并计算出平均预期寿命。生命表有1岁为一组的完全生命表,也有5岁

为一组的简略生命表。

  ⑤ 蒋正华的估算方法初步骤。 大体有如下5步: 第一步,依据

1982年人口普查历取得的上年死亡分性别、年龄的数据和本年实有的

分年龄、性别人口的数据,用自修正迭代法生成1981年一岁一组的,

分性别的完全生命表,第二步,建立“凸规划”型的参数估计模型,

用来估计两次普查年间每一年分年龄、分性别的人口留存率,例如,

依据三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可以确知1953年0岁 (未满周岁) 人数到

1964年11岁时的留存数和死亡数,以及这一批人到1982年25岁时的留

存数和死亡数。现在通过参数估计模型,可以进一步求得这一批人在

28年中每一年的死亡数和留存数,第三步,对于按参数估计模型所求

得的解进行一致优化,以减少误差,第四步,进行时点修正,由于人

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7月1日,所谓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当于年中时刻,

因而各年的生命表也是本年7月1日至下年6月30日间的生命表 因而

与《统计年鉴》和其他日历年制资料不可比,所以需要加以修正,最

后生成1953年至1981年共27年的完全生命表,并由此算出各个年度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第五步,在生成生命表过程中,出现平均预期寿命

降低、死亡率升高的不正常年份,要按平均预期寿命正常变化规律,

另行计算分年龄、分性别的预期寿命和正常死亡人数 再与推算出的

1958至1963年实际死亡人数相比,求得非正常死亡人数。

  ⑥ 在人口学中按年出生率或死亡率计算年出生人口或死亡人口、

都是以年平均人口为基数的 年平均人口在理论上应按365天的人口

平均计算,但这种方法实际上难以做到。通常使用的简便方法,是以

上年年末的人口加本年年末人口除以2, 得出平均值,作为本年平均

人口, 表5中的年平均人口就是以《中国统计年鉴》中所列的户口登

记的历年年末人口为依据,按这种方法算出的,以这样算出的年平均

人口为基数、按户口登记的各年死亡率计算结果,1958至1963年死亡

人致为5743万人,与科尔书中给出的“57.4百万人”相一致 (书中以

百万为单位,小数点以后第2位可以舍去),再依上述年平均人口,按

科尔估计的各年死亡率计算,1958至1963年死亡人数为8626人,与科

尔书中给出的“86.2百万人”也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判断科尔所依

据的各年平均人口与按上述方法计算的年平均人口是一致或极为相近

的。

  ⑦ 修订的1958  1963年线性死亡人口数。1957年死亡人口修

订为1111万人,1964年仍为940万人。按照前面(第6页注2) 所说的计

算公式,应为:(1211+940)  =1077 =6462(万人)。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编:《中国1982年人口普

  查资料(电子计算机汇总)》,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

 3 国家统计局编:《中因统计年鉴》(历年),中国统计出版社出

  版。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人口年鉴》(历年),经

  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5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

  (1982年)。

 6 卫生部:《关于以恶性肿瘤为重点的56种死因的回顾性调查资

  料》(1980年)。

 7 李成瑞:《中国人口普查及结果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7年版 

 8 [美]安斯利房贫 Ansley J Coale):《1952年到1982年中国

  人口的急剧变化》、美国全国学术出版社1984年版。

 9 〔英]班久蒂(J Banistcr):《对中国人口普查结果的惊奇与

  确认》,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合会1985年佛罗伦萨会议文集。

 10 [法]G 卡洛(G Calot):《为便于分析中国人口统计资料的

  建议》,国际人口科学研究联合会1985年佛罗伦萨会议文集。

 11 蒋正华:《中国人口动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西安交通

  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2 孙敏之等主编:《中国人口 总论》及地区分册,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1991年版 

 13 孙敏之等主编:《八十年代中国人口变动分析》,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1996年版 

新观察文摘/原载北京《中共党史研究》1997.2.1-14/有删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