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笔:几部韩国军事题材电影(二):共同警备区 -- 1001n

共:💬29 🌺5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随笔:几部韩国军事题材电影(二):共同警备区

【原创】随笔:几部韩国军事题材电影(一)

如前文所述,1999年的《生死谍变》,吹响了韩国电影之春的号角。而这部开山之作并不孤单,因为仅仅在一年之后,另一部军事题材电影便已顺风而起,并注定将要引发新的轰动——《生死谍变》那几乎是高不可攀的票房纪录,基本被该片追平。

它就是由朴赞旭(也译为朴赞郁)导演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共同警备区JSA(Joint Security Area,JSA)》。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影片海报

按上文的分类方法,这里也把《共同警备区》简单归纳一下:

1、题材:南北对抗

2、视角:四个士兵

3、叙事:倒叙,渐至高潮

4、方式:韩国首部super35毫米电影,追求写实风格

5、立场:韩国立场,并对朝鲜军人有一定程度的善意刻画

6、手法:《罗生门》类风格

7、演员:宋康昊、李秉宪、李英爱等

8、定位:商业大片

从现实来看,这个“共同警备区”(一般译做“联合安全区”),实际上正是紧锁朝鲜南北双方的一道疤痕。整个朝鲜战争(包括但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抗美援朝)结束以后,对峙双方以三八线为界重兵云集;而为了避免过于剑拔弩张的形势导致的“擦枪走火”,双方协议划定了所谓的“共同警备区”,也就是以三八线为中线,向南向北各扩充2公里作为“非军事区”,其中不得部署重武器,也不得驻扎常备军。从当年的协议来说,共同警备区应该是由朝鲜人民军和美军共同承担警备任务的——但也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近来警备区南方一侧,主要成分已经是韩军了。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在长达248公里的对峙一线,在双方全副武装、虎视眈眈的前提下,发生什么似乎都不稀奇;比如,突然发生了命案之类的……

朝鲜人民军的一个哨所遭到袭击,一名哨兵和一位军官身亡,并引发双方激烈交火。当时,哨所附近的一名韩国士兵肇事嫌疑最大,交火后被韩军救回。尔后,朝鲜和韩国互相指责对方实施恐怖行为,强烈要求“中立国委员会”进行调查。而中立国委员会派来的调查官,是位没有语言障碍的韩裔瑞士籍女军官,苏菲(也译索菲)少校。

苏菲的调查,理所当然要从交火后双方的幸存者开始;事实似乎也很清楚:韩军袭击了哨所,人民军随后反击。可是,关键的物证——其中一发子弹的去向,当事人始终无法说明——就在对这个细节的追问下,貌似合理的事件过程完全被颠覆了。

原来,一切都不是看到的那般简单。在讯问中,双方幸存者的说法完全不同。恍惚间,我们似乎走入了《罗生门》的世界;大家各执一词,究竟谁说的才是真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苏菲的追问

事实只有一个,所以肯定有人撒谎——在众多高官莅临时,撒谎并非难以理解——问题是:他们为什么撒谎?他们担心的是什么,他们竭力掩护的,又是什么?

随着苏菲调查的深入,一段于我们似乎很陌生的故事渐渐展开了:在你死我活的共同警备区内,原来还有可以跨越三八线的“朋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跨越三八线的“朋友”

具体的故事情节,如我以前的影评、书评系列一样,这里依然不多做介绍,免得败坏了还没有看过片子的弟兄的胃口——而我们所关心的,也不应该仅仅是故事情节。说实在的,在看《共同警备区》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在故事情节主干以外,导演是有话要说的——而且不是一句两句,总结下来,应该是很长的一篇文章。

“敌人”可以成为“朋友”,这在现在的军事片中,已经是被广泛触及的话题了。比如在它一年后公映的波斯尼亚电影《无人地带》,也反映了这个看上去颇有些滑稽的场面:面对压住地雷的同伴,束手无策的波军和塞军士兵,渐渐成为了“朋友”。其实还有一部韩国军事题材电影,也涉及了这个话题;由于它是后面篇章的内容,在此就先不说了吧。

由此,一连串的问号接踵而至——“敌人”为什么会变成“朋友”?会变成什么样的“朋友”?这样的“朋友”,能不能经受住考验?“敌人”变成“朋友”以后,还是“敌人”么?最后,如果只能从“朋友”和“敌人”里做出选择的话,又会是什么结果?

……

一堆难解的方程。

其实,就如“敌人”和“朋友”这两个语感色彩强烈而又彼此冲突的词汇一样,《共同警备区》中到处都是这种实实在在的矛盾,无法掩饰,更无法回避——这里借用间谍兄的“符号”来说就是,全片充满了“符号”之间的冲突。

最明显的符号,或者说最明显的象征,莫过于故事的主人公身上的衣服——三种不同的军装,就象三道紧箍咒,把其中的肉身和头脑牢牢捆住:代表韩国立场的韩军、代表中立国委员会的瑞军、代表朝鲜立场的人民军;也由此,三种立场从军装上渐渐弥漫开来,将整个故事变得扑朔迷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符号:三种军装

似乎导演觉得这样还不够,还要在里面继续装入对抗性的符号——比如板门店对峙执勤的场景、比如双方小分队骤然遭遇时的反应、比如在双方激战时的枪林弹雨……特别是激战时,镜头多次细腻地表现出双方手持的武器——苏式的AK-47和美式的M-16——这种冷战时代最经典的对抗符号,也被导演拿来铺陈三八线边的火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符号:板门店对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符号:小分队遭遇,以及M-16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符号:M-16

有兄弟会说,当然了,人家当然是用这两种枪,不用这个还用什么?问题是,描写交火就一定要具体地、多次地对枪支进行表现么?实际上,片中哨所遭到扫射的场景,就已经把战争的恐怖描写得很清楚了——不用表现枪支,只是侧拍哨所内抱头屈蹲躲避弹雨的士兵,和哨所壁板连续被射穿、窗户被泼来的子弹迅速打烂、屋里物品横飞的场面,难道还不够告诉大家这是一次激烈交火么?——考虑到这些,我坚持认为,对武器的多次描写,应该不是导演无意为之。

当然,全片流露出或者说特意强化的符号意识,也不仅仅是以上那些。一些看起来比较软性的细节,其中也一样有着浓烈的符号味道:在人民军哨所合影时,背景高悬的伟人像;几人在一起交流时,韩军士兵递上的色情画报和ZIPPO打火机……诸如此类,稍微细心,都不难发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符号:背景的伟人像,以及互换的军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符号:传阅色情画报

或许,用符号表现冲突,是最省事的手法;但是,偷懒从来不是成功的祥瑞——比如《共同警备区》,就没有简单地陷入对符号进行来回搬弄的小聪明中,而是力图刻画一个更深重的主题。

岔开说一句:指望韩国导演能对朝鲜军人有什么正面描写,也是过于奢求了。在本片中,虽然导演已经尽力把朝鲜士兵刻画成“有人性的人”了,但终归还是摘不掉有色眼镜——比如,人民军士兵郑于真(也译为朝乌金)的满嘴套话空话;郑于真看到色情画报时惊喜的模样;人民军军官为了坚持规定,不近人情地威胁郑于真把私养的小狗处理掉,否则第二天就拿到连队食堂吃掉……反观韩军士兵,所做所为虽“逾矩”却并不太“出格”,似乎很符合人之常情——明暗之间,褒贬臧否已经显露无疑。

但我要承认,至少对我来说,导演的“阴谋”成功了——有这么一段场景:前日的敌人、昨日的朋友、今日讯问对质的证人、人民军士兵吴敬必(也译为琼必鲁),在讯问室里面对心理即将崩溃的韩国士兵李秀赫(也译为斯肖古)时,在身后的朝鲜人民军高级军官的注视下,突然神经质地冲上来一脚踹倒李秀赫并破口大骂,之后高呼“朝鲜劳动党万岁”“金正日统帅万岁”的口号,最终愤然离开……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五味杂陈:吴敬必做为朝鲜一方幸存的当事人,不愿意韩国一方的李秀赫说出真相,便立时表现出一副极为革命、极为不齿韩国走狗的样子,在自己的上级面前挣足了分;而李秀赫,只有痛苦地承受这一切。是的,如果真相被揭穿,他们就不再是各自阵营内的英雄,而是十足的叛徒;而此时,战友身上喷涌出的鲜血尚未完全冷却,幸存者又如何能坦然忍痛向自己昔日的朋友落井下石、大泼脏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并不是讯问室内的场景,但是戏分在他们二人身上展现得最为充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敬必骂得完全正确;而李秀赫的痛苦,也是良知被刺穿后的必然感觉。于是,当吴敬必几乎是在歇斯底里地、口吐白沫地、声嘶力竭地呼喊着那些刺耳的口号时,我的心脏,就象被一根细细的麻绳,慢慢而毫不停顿地勒紧……

究竟是什么,能让他们从坐在一起聊天的“朋友”,变成今日切齿相向的“敌人”?

“真相”,一个多么让人讨厌的词汇。因为真相,他们必须承认当初确实是“朋友”;而一旦复原真相,他们就必须为自己和朋友的血“负责”——在这个事件中,没有谁是真正意义上的幸存者,每个人都已经遍体鳞伤;只不过死者的伤口在身体表面,而活人的伤口,却都在心灵深处。

从这个角度来看,死者比活人更幸福;因为,他们不用再去承担一生一世的良心拷问——那么,究竟是谁,才确实需要这个“真相”?中立国调查委员会么?

而说到“负责”,更是一言难尽——人在时,要负“债”,负“友情约定”的“感情债”;人不在了,还要负“责”,负一个年轻人无力承担的“良心责任”。生命和情感,在这里,又意味着什么?

更让我们深思的,恐怕还有——背叛。

我们看见,李秀赫即将“背叛”口供时,吴敬必当场就“背叛”了李秀赫——实际上,片中的“背叛”,又何止这些!而他们成为“朋友”的那个瞬间,难道不已经是接纳了“敌人”,而背叛了“自己人”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朋友。敌人。真相。负责。背叛——所有这些,才是《共同警备区》里真正的符号;我们所看见的故事,正是这些符号的一个具体解释。只不过,这样的故事和解释,实在是太过残酷了些;就象一把刀子,慢慢在我们的心中划出了一道又一道的伤口……

在IMDB上,这部片子被打了7.9分;而我,宁愿给它一个9.0分——除去一些拖沓和非必要的情节铺陈外,《共同警备区》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要我说,这又是一部从军事题材中超拔出来的人性电影——当然会有人说,所有军事题材电影都是人性电影;果然如此,我也同意——如果可能的话,把片中主人公们的军装去掉,难道它不就是一部反映人性挣扎的影片么?

人性。

可人性,到底又是什么?

导演没有给我们答案,哪怕到影片最后。而伴随着片尾曲那哀伤的旋律、弹雨中的哨所,我们的心开始无法抑制地阵阵抽搐——所谓“兄弟阋墙”的疼痛,所谓“反目成仇”的疯狂,在这一刻,早已让“渺小的人性”消失得无影无踪。

全片最后一个画面定格之后,我忽然觉得胸口有些发闷。看《共同警备区》时,本来是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可是,我却用了很长时间才能暂时忘掉那四个士兵的命运,才能应和那碧云天黄叶地的舒缓。

我曾经被它深深感动。

也因此,我把它列为自己心目中,韩国军事题材电影的第一名。

关键词(Tags): #韩国#军事电影元宝推荐:海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