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 -- 陈经

共:💬1310 🌺3017 🌵7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恰恰相反,你没看懂我的意思

和你以为的恰恰相反,由于中国的国情,供养这几千万人是极其困难的。

这几千万人对农业的意义不在于劳动力,而在于“嘴”,而当时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土地供养能力已经达到极限,用经济学的概念就是“边际生产力”为负,也就是地力已达极限,再投入多少劳动力已经无济于事,很难增加单产,却增加了粮食消耗。因为第二产业人口的消费比农村人口高得多,几千万人离开农业、进入工业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限,却大大增加了粮食需求。

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明末中国的农业剩余已经很低,也就是除了满足基本的口粮需要,余粮已经很少,更何况还要供养大大小小高消费的统治者。而当时人口顶峰也不超过2亿,到清末人口已经过4亿,加上外敌入侵,残酷勒索,这是中国经济崩溃、社会动荡100年的根本原因。

而到了新中国,人口过了5亿,领土还小了,而中国地理条件又恶劣,土地开发也到了极限。要搞工业化,面临的头等棘手难题就是,怎么样供养未来的产业大军,哪里找粮食?正因为这个原因,对新中国产业大军的扩充来说,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就是农业的供养能力;而产业大军的膨胀,事实上反映了中国农业供养能力的巨大进步。

补充一点重要因素,人口在农村可以自谋口粮,而进了城就需要国家筹集粮食,在农业剩余极低的情况下,难度是极大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