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是如何成为大厨的(一) -- 大厨

共:💬55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是如何成为大厨的(二)

一说到炒土豆丝这道大菜,肯定有人直撇嘴,奉劝你先把口条收回去,我这手里可拿着刀呢,哈哈.

根据历史考证,南宋著名美食家,洪七老爷子,当听到黄蓉大厨师要给他做的名菜是青菜豆腐时,居然喜不自禁,可见这名菜之所以成为名菜,不在用料,更在于化普通为神奇,化家常为至尊,化二锅头为御液酒----呃,不对,最后那是巩汉林干的.

要做这道大菜,程序似乎不太复杂,然而,真正要考验的,是你的刀功.倘刀功不过关,切出来的丝儿粗细不匀,细的都糊了,粗的还支棱着呢,神仙也救不了你驾. 然而我那同室的寝友,确实是人才难得,看他气定神闲,右手挽一个刀花,左手按定了洗净去皮的土豆,砰砰砰砰一路切下去,端的是"一丝不苟". 有这样的高人在卧榻之侧掌灶,您想,我还能不进步吗?

然而,这个事情从来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这些当年的书生,各个天将降大任于本人的嘴脸,指点江山可以,激扬文字可就未必--不写错别字就不错了. 颤巍巍拿起刀,咬牙切齿切完一个土豆,汗都下来了,再看成果,用同事的话说:给猪都不吃.

哼哼,那时候土豆便宜,咱还不能多切几个? 猪不吃,我吃!

凭了这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几次下来,技艺飞涨,再三,竟有直追师傅的势头,自此,这刀功可是受用不浅. 至于炒土豆丝,少不了还要放点辣椒,这放辣椒也有讲究----少放点可以调味儿,多放点能顶毒气. 油烧热了,我们往往要冲着走廊大喝一声: "关门 "! 就听得乒乒乓乓声不绝,大家自是飞快将自家门关严,随后就是滋拉一声,辣椒下锅,辣烟顿起,偶然谁这时候进来找人,必是顾不上抱头,捂着鼻子鼠窜. 所以八路烧鬼子炮楼,估计也是有厨子参与给出过点子.

自是,一发而不可收. 本着见过的去做,没见过的也要去做的精神,勇于尝试,勇于丢人, 不过有时候也不光丢人,还要伤人. 一次我那上大学的弟弟过来,这当哥哥的也是刚从大学过来,自然知道辛苦,一心想搞点好吃的.转悠一圈儿,看到那东北称虾耙子天津北京叫皮皮虾的东东, 买了两斤. 也不知道怎么做啊, 问了问那卖虾的,干脆,上锅蒸吧. 头次做,蒸的时间长了点,锅都快干了,再看那虾,盔甲鲜明,须张尾翘,硬得扎手. 等哥俩好不容易把这两斤虾对付完,----二十指连心啊.

就是这样,手艺居然一天天长进. 钱钟书怎么说来着:俩树杈挨近了就有蜘蛛在上面结网. 我们这是下厨的手艺精了就常有人来蹭饭,当然也不是全蹭,帮不上手的要买酒,摘菜,洗锅,刷碗. 吃喝一通,那边倒霉蛋儿去刷碗,这边牌局已然摆上,拖拉机的伺候.

这样腐败的生活持续了若干时候,打球,打牌, 游泳,溜冰的手艺也同时见长. 突然时间,觉得不对了,恍惚觉得还是要做点什么. 但是单位上交代的工作就那么多,想做点别的,一来不知道路数,二来不一定被允许.

难道日子就是这么过? 上班,下班,炒菜,做饭,喝酒,打牌,然后再在蹭饭的MM里找一个做老婆,继续上班,下班,炒菜,做饭?

元宝推荐:老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