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学《易》对话录 -- 闲看蚂蚁上树

共:💬122 🌺8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OCR】28.大过卦——论以柔济刚

--- ---

--------- 兑上

---------

---------

--------- 巽下

--- ---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译文]大过卦象征大为过分:栋梁弯曲,利于有所前往,亨通。(桡:音nao,木材弯曲。)

[提示]指出阳刚过度,需要调整。

主:“颐”为养,万事万物都养而后成,有所作为,利涉大川,这时往往会产生举动过分的问题。所以接在颐卦之后的就是大过卦,这两卦构成一对。

颐卦的卦形有些特殊,颠倒过来卦象不变,所以与他构成组的大过卦就改用另一种变卦法,即六爻的阴阳相反,组成新的卦形。这种特殊情况,在六十

四卦中共有四组:“乾”与“坤”,“颐”与“大过”,“坎”与“离”,“中孚”与“小过”。

客:请谈谈大过卦的基本含义。

主:“大过”,从字面上理解,是“大为过度”的意义。卦辞中以栋梁弯曲作为比喻。四阳在中间,两阴在头尾,中间过强,两头太弱,然而栋梁是着

力于两头的,柔弱的两头不胜重压,以致栋梁弯曲,呈现危象。房子要倒塌了。这时必须有所前往,也就是有所作为,采取措施,调整阴阳强弱,才能

转危为安。这就是“栋桡,利有攸往”的含义。

客:阳刚过度了,大大地超过了阴柔,因此需要调整,这就是本卦的基本卦旨吗?

主:大致上可以这样说。“大过”的“过”,就是“过犹不及”的“过”。凡事都要适度,不及或者过头都不好.都要纠正。这个“适度”的“度”就

是“中”。要使事物处于恰到好处的“适中”状态,使得阴阳强弱的力量对比处于相对平衡的中界线上,保持中和的协调关系,这样就排除了危象,恢

复了平安和亨通。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大过,是指刚大者超过了限度,栋粱弯曲,说明头尾两端柔弱。阳刚过分时,要以中道来调节,逊让、和悦地实行整治,这样就利于

有所前往,会得到亨通。把握大过的时机十分重要啊!(本末:指木材的首尾两端。)

[提示]解释卦名卦辞。

客:《彖传》中“刚过而中,巽而说行”两句,看来是说明怎样做才“利有攸往”。

主:是的。从卦象的象征含义看,中四爻虽然表现阳刚过度之象,但九二、九五两爻居于上、下二体之中,启示我们要以中道行事,把阳亢阴衰调整到

相对平衡的“适中”状态。这就是“刚过而中”的原则。再从本卦上下二体看,下为巽、为逊,上为兑、为悦,这又卫启示我们,在阳刚过度的“大过

”之时,要逊让、和悦地实地整治,以避免危机。这是“巽而说(悦)行”的原则。

客:从“大过”的卦象看,确实太过分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阴爻几乎被排挤得没有立足之地。《彖传》指出“中”、“巽”、“悦”是治“太过

”的原则,十分正确。

主:在现实人生中,“大过”的现象并不罕见。当权者过于刚强,下级往往会无法忍受,如屋上的栋梁,不胜其重压,就有弯曲断裂之虞。个性刚强而

修养不深者,即表现为刚有余而柔不足,缺少弹性和韧力,易于摧折,难以持久。这样类型的人格,往往流于急功好利,刚愎自用;遇到阻碍,则变本

加厉,一意孤行。为害之烈,并不亚于碌碌小人。在“大过”现象发生时,要特别引起重视,所以《彖传》以饱经世故的睿智向人们呼吁:“大过之时

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译文]《象传》说:湖水淹没了树木,象征大为过分。君子因此独立而不畏惧,避世而不苦闷。

[提示]以大过人之举,处“大过”之时。

客:大过卦上为兑、为泽,下为巽、为木,是泽灭木之象。水本来应该滋润树木,现在竟然把树木给淹没了,这当然是大大地超过了限度。所以是“大

过”的象征。

主:君子观“大过”之象,应该得到启示,在“大过”的非常时期,要有大过人之举,立:大过人之行。君子大过人之处,就在他能进能退,进则力挽

狂澜,无所畏惧,退则避世隐居,无怨无尤。君子正是在“大过”的灾祸中磨炼出大过人的德才,这是《象传》中蕴含的人生真谛。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译文]初六,用白茅草衬垫祭品,没有过错(藉:衬垫。)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译文]《象传》说:用白茅草衬垫祭品,说明初六在阳刚之下,要柔顺敬慎。

[提示]初六过于柔弱,需要济之以刚。

客:“藉用白茅”是怎么一回事?

主:古代祭祀敬神,十分虔诚庄重,祭品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用白茅草垫上,以示洁净。

客:这里谈祭祀之事也是种比喻吧?

主:柔软的茅草垫在祭品下面,这是“柔在下也”。这就喻示我们,在阳刚过盛的“大过”之时,初六以一阴处于极下,是柔弱卑小的,要敬慎柔顺地

上承阳刚,就像以白茅垫衬承物奉上那样。这样初六的阴柔才能得到九二阳刚的调济,才能在相比的初六、九二之间促成阴阳互济。

九二,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译文]九二,枯杨树生出嫩芽新枝,老男人得到年少的妻子。无所不利。(禾弟:音ti,新生的枝芽。)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译文]《象传》说:老男人娶了幼妻,说明阳刚过度,但能和阴柔相配。(相与:相配。)

[提示]九二阳刚过分,需要以柔济之。

客:枯树生嫩枝,老头子娶少年妻。这倒很像是民谣里的话。

主:卦辞中确实有不少内容采自民谣。本爻的两句民谣恰好形象地说明了初六、九二两爻的特征和关系。当“大过”之时,阳刚发展过度,所以用枯杨

、老夫比喻九二;阴柔过于幼弱,所以用嫩枝、幼妻比喻初六。两爻比邻,正好取柔济刚,以阴柔抑制过度的阳刚,这当然是无所不利的。这种阴阳调

济的情况,爻辞比喻为“枯杨生(禾弟),老夫得其女妻”。“老夫少妻”确实是不同平常的过人之举,但是,当此“大过”之时,非此过人之举不足

以纠正阳刚的过度偏胜。

九三,栋桡,凶。

[译文]九三,栋梁弯曲,有凶险。

《象》: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译文]《象传》说:栋梁弯曲有凶险,因为无法辅助补救。

[提示]九三过刚而折,无法辅助。

客:大过卦之四阳都是阳刚过度,为什么只有九三像栋梁弯曲样呈现凶象呢?

主:因为九_三不像九二那样,可以得到与之相比的初六阴柔的辅助,而抵消掉过度的阳刚,使阴阳归于平衡。所以《象传》说九三“不可以有辅也”。

九三虽然与上六阴阳相应,但它以阳刚之质居于阳刚之位,居刚用刚,过刚而不中,对阴柔是加以排斥的,这样就失去了阴柔的辅助,而有摧折之危。

不像九二,虽是阳刚之质,却处于阴柔之位,又居于下卦之中位,对于初六阴柔的辅助具有和亲倾向。由此可知,在阳刚过盛的“大过”危机中,能否

接受阴柔的反向作用,能否取柔济刚,是能转危为安的关键。在生活实境中,阳刚气质的人富于进取精神和决断能力,但阳刚过甚就会流于急功好利和

刚愎自用,优势转而成为弊病。阴柔气质的人较为宽容退让和优柔寡断.但是正好可以弥补阳刚者之不足。

客:卦辞中称“栋桡”为“亨”。而本爻称“栋桡”为“凶”,这是什么缘故?主:卦辞称“栋桡”为“亨”,是有条件的,“利有攸往”则“亨”。就

是说,当阳刚过甚以至“栋桡”之时,要有所作为,取柔济刚,调整阴阳,如此则“亨’。而九三不能以阴柔为辅,无法转危为安,当然是“凶”的。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译文]九四,栋梁隆起,吉祥。如果发生其他变故,还是会出毛病。(吝:毛病,憾事。)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译文]《象传》说:栋梁隆起,吉祥,因为不再向下弯曲了。

[提示]九四阳刚过度,以阴柔纠正。

客:大过卦阳刚过度,造成栋梁弯曲。九四仍是阳爻,栋梁竟不向下弯曲,反而向上隆起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主:这不难理解。请看九四爻,它以刚质居于柔位(第四位是偶数,属阴柔之位),性刚而能用柔,这已经部分地抵消了阳刚过度之质。同时它又居于上

卦的下位,并且与初六阴阳相应,这就更容易得到阴柔的辅助,实现刚柔相济。于是,九四阳刚的过度,在初六阴柔的反向力量的作用下,就得到了纠

正,因阳刚过甚向下弯曲的栋梁就向上隆起而平复了。注意,这里的“栋隆”是指栋梁在向上弯曲的情况下,由于适度地向上隆起,因而恢复了水平状

态。并不是说原来向下弯,现在又反过来向上弯了。所以《象传》特别指出,说栋梁隆起是占祥的,就在于它不再向下弯了,平直了。加上这句说明,

正是为了避免对“栋隆”二字产生误解。

客:这就是说,九四由原来的阳刚过度,经过纠正,恢复了阴阳平衡的“中”的状态,所以吉祥。

主:如果又有其他变故,那又会打破平衡,那就是又出毛病了。所以爻辞补充说:“有它,吝。”意思是强调指出,只有恢复处中适度的状态才是吉祥

的,“有它”则“吝”。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译文]九五,枯杨树开花,老妇人得到年轻丈夫。没有过错,也不值得称誉。(华:花。士夫:未婚男子。)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译文]《象传》说:枯杨树开花,怎么能长久呢?老妇人嫁了年轻丈夫,也算是可羞丑的事了。

[提示]九五过盛之阳,很难以衰极之阴调济。

客:爻辞中所说的枯树新花,老妇少夫,看来是指九五与上六的阴阳匹配了。

主:是的。这与九二爻辞所说的枯树新枝、老夫少妻相映成趣,既有类似之处,又有不同。九五的过盛之阳,亲比上六衰极之阴,虽然阴阳和合,勉强

调济,目的也是取阴济阳,以阴柔抑制过盛的阳刚,纠正“太过”的弊病,当然是“无咎”的;但是,以极衰之阴调济极盛之阳,必然收效甚微,而上

六又乘凌于九五之上,是以阴乘阳,调济作用也很有限,所以“无誉”可言。阳刚过盛的九五如同小伙子,残存衰竭的上六如同老太婆。小伙子找不到

配偶,无可奈何地与仅有的老太婆结婚,虽然是在“大过”的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举措,也算是过凡之举;但是这种婚配正像枯树开花,毕竟只能新鲜一

时,长久不了,而且只能是有花无果,因为老太婆已经失去生育能力,即使得到少夫依然不能生育。所以《象传》说这种婚配“亦可丑也”,根本谈不

上是美满的结合,仅仅是形式上的凑合而已。这就意味着,如果阴柔已经处于过度衰竭而失去生机的阶段,表现出毫无作为的消极因素,它就不能发挥

抑制阳刚过度、实现刚柔相济的调节作用。因为在刚柔相济的理想状态下,刚与柔两者毕竟都是有所作为的手段,使得人生行为趋于科学化。这与失去

生机、无所作为是大异其趣的。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译文]上六,涉水而淹没头顶,有凶险,但没有过错。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译文]《象传》说:涉水而有凶险,不可以视为过错。

[提示]上六孤阴残存,势必被阳刚排斥。

主:上六处在阳刚过盛的大过卦之终,孤阴残存。下面的四阳刚健强盛,上六自然无法与之匹敌,随时都可能被阳刚排斥掉,正如涉水过河随时皆有灭

顶之灾。《大象传》中所说的“泽灭木”的大过之象在这里表现出来了。

客:既然遭遇灭顶之灾,为什么又说“不可咎也”?这不是明显的矛盾吗?

主:既言“凶”,又言“无咎”,看来是语无伦次、不可究诘。读《易》时,在这些地方要用心地推敲参悟。我认为,“凶”是指客观境遇的恶劣凶险

,“咎”则是指主观作为的失误过错,上六以残存之孤阴,在客观形势上已经没有可能与过盛之阳刚相抗衡。上六处于这样的卦时卦位,已经无法免祸

。这不是上六主观努力不够或决策失误所造成,而是客观形势使之然,这时只有自损其身。所以虽遇凶亡身而无咎,不能归咎于它。事情失败了,如果

是由客观形势所造成,谓之“凶”;如果是由主观失误所造成,则谓之“咎”。上六的覆灭,是遇“凶”,它本身“无咎”。《象传》强调指出:“不

可咎也。”这就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意味。

客:这就是说,大过卦发展到最后阶段,危机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上六孤阴,更无回天之力,当然也就不必指责它。

主:从全卦的六爻看,展示了“大过”之时阳刚过度、阴阳失调的种种危象,从中探求调济阴阳之法,转危为安之术,走向亨通之路。总的原则是:处

于上下两阴的境地时,要取刚济柔;处于中间四阳的境地时,要取柔济刚,这样才能救活阳刚偏胜的“大过”之弊,回到阴阳协调、刚柔适度的相对平

衡状态。

客:从六爻的具体情况看,吉、凶、利、咎的表现相当复杂。

主:全卦六爻,分为三组。初六、九二阴阳相比,善于互相调济刚柔,所以初六“无咎”,九二“无不利”;九五、上六虽然也相比,但是阴弱阳强,

悬殊太甚,上六居九五之上,又是以阴乘阳,不利于调济刚柔,所以九五“无咎无誉”,上六“凶,无咎”;九三、九四两个阳爻,分别与上、下两阴

相应,但九三性刚用刚,居位不中,以致排斥阴柔而致“凶”,九四则性刚用柔,居于中位,能够以柔济刚而获“吉”。可见大过卦的基木精神是反对

阳刚过度,主张以阴柔济之,接受阴柔的反向作用,以纠正偏差,拯治弊病,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态势。这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帮助我们掌握

处中适度的处事艺术,获得理想的行为效果。

关键词(Tags): #易经#大过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