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所知道的文革期间的两个‘灾难’(事故) -- 司马水镜

共:💬144 🌺205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注意】对你质问的答复。

板桥水库没有接到炸坝命令,如果有命令的话,没有炸药,人工也能掘开副坝,然后靠水流冲垮副坝。从陈惺提出炸坝建议到垮坝,中间有几个小时时间,有足够的时间掘开副坝。

这是你的第一个质问,也是一个很有趣的质问。这里善意的提醒一下,您首先要区分,水库和水坑的区别。

如果只是一个水坑,几个人一起挖条沟,把里面的水放出来,是完全可能的。“靠水流冲垮副坝”应该您的想当然的推论,我猜,很有创造性。

我们这里谈的75.8垮坝事件的主角是一个蓄水量5亿立方米的平原大型水库。如果泄洪道的堤坝仅靠人力的简单挖掘就能打开,这样的设计如果能通过,中国的水利工作者那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水库还有安全性可言吗?另外,板桥水库坝高25米。你可以用初中的简单物理算算,这样高的水位下,大坝的低端承受的压强又是多少。

简单地说,除非是加固,加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不可能抵抗的。

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大型水库在泄洪道堤坝上都要装备炸药的原因。这不仅是因为快,也是因为那是人力所不能的。

水库方面7日晚的告急电报称,“主副泄洪道已经全部运用”,泄洪门没有完全打开的说法并不正确。水位不降反升,只说明上游来水超过泄洪能力

我不知道你这个消息的来源。但根据河南气象厅关于那天的官方记载是在洪水冲断了所有民用通讯设施的情况下,板桥使用驻军34450部队的军用通讯电台,

在8日零时20分向上级告急,通报没有炸药,无法炸开泄洪道。请求派飞机出动来炸开副溢洪道。从这个电文看,泄洪道至少在垮坝前的40分钟时还是无法投入使用。

75.8洪水最后也是靠空军轰炸,炸开了阻碍排水的地点才最终退去的。

顺带一句,板桥水库在大雨前比规定超蓄水3200万立方米,运用中又为照顾下游错峰和保溢洪道而减泄400万立方米。

虽然这些相对于7亿总量的洪水很小,不会根本的改变垮坝的结局,但毕竟降低了调洪库容,提前了垮坝的到来。如果能晚垮坝一会,下游就会有更多的人被通知或疏散。

事实上,那天夜里板桥已经通过军用电台把险情通报了出去,但垮坝太快,只有很少的人得到通知,有时间疏散的就更少了。

这里有个问题,是否就没有别的专家提出相反意见,赞成“以蓄为主”的?

有没有?有!有的是因为观点有不同,也有的是揣摩领导意见。但当时主要的几名技术骨干都是反对“以蓄为主”的。

为什么最后还是通过了?因为领导拍板了。哪位领导?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在1958年视察河南的时候拍的板,定的调。

根据是“漭河经验”。作为领导,完全不懂水利,漭河是山区,用那样的经验来指挥大型平原水库的设计,不是乱指挥是什么?

还要否认这是人为的错误吗?

宿鸭湖库容12.72亿立方米,板桥库容4.92亿立方米,两者承受的洪水都大约是7亿立方米

板桥库容5亿立方米,75.8洪水中,总入库洪水6.92亿立方。入库洪水是库容的1.384倍

宿鸭湖库容12.28亿立方米,75.8洪水中,入库洪水除了来自自身承受的暴雨,还包括板桥垮坝后倾泻出的7亿立方洪水。此外,我想你可能忘记了那天险险也垮坝了的薄山水库所排泄的大量洪水。

事实上在板桥垮坝的那天,宿鸭湖水库的总入库洪水是19.65亿立方。入库洪水是库容的1.6倍略多。

你“两者承受的洪水都大约是7亿立方米”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数据。发生了这样的灾难,还要用假数字来推卸责任,不觉的良心有愧?

宿鸭湖和板桥情况不同,板桥是洪水全面漫过防浪墙,宿鸭湖是水位仍低于坝顶,只是有些低坝段出现漫坡现象,两者强度不在一个级别上。板桥如果不垮坝,水位将超过防浪墙2.65米。

宿鸭湖承受了1.6倍于库容的洪水,板桥只承受了1.384倍库容的洪水。两者的确是强度不一样,但似乎您搞反了吧?

经受更大强度洪水的宿鸭湖却最后保住了大坝,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板桥是一个可以避免的灾难吗?

最后一点,75.8洪水过去都30多年了。现在其中发生的细节才慢慢被人了解。没有看到说对当年受难者如何如何,但百般推卸责任的文章却层出不穷。

结论就是,死了算你倒霉,作为国家的管理者,一点责任没有,要怪,就怪老天吧。

一切似乎都和良知,责任,同情相关。我无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