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老爸也曾在飞 -- 单甲

共:💬166 🌺58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的老爸也曾在飞(三)—— 惊险在天

老爸在航校时,大部分时间所在的团是培养歼击机飞行员。一开始,他们使用的飞机是米格-15教练机和米格-15比斯飞机,教练机是双座,米格-15比斯是单座,歼五等国产机型是后来才配备的。

在空军建立初期,飞机在当时应该算是很先进;但就人员来讲,无论是空勤还是地勤,素质参差不齐而且普遍缺乏经验,其他配套条件也不是都能跟得上,还是不断会有各种飞行事故出现。

我从老爸一段时间的日记中,就看到了一些飞行事故的记录。

一天,老爸他们进行编队飞行训练。老爸刚飞完当天的第二次,还没下飞机,就看见地面上的飞行员们,一个个神色不安地往飞行员休息所走,一问这才知道有飞机迫降,发生了飞行事故。

原来是二中队一个姓周的中队长作为长机,在起飞后不久,上升到100多米时,不知什么原因飞机突然不升反降,最后迫降在二转弯下面。发生事故大家都很焦急,又不知道飞机迫降的具体情况,都很担心周中队长的安全。团里赶紧派飞机前去侦察,才知道飞机损坏不大,飞行员也很安全。

老爸做为飞行大队的领导,和他们团长一起到迫降现场去查看,发现这次成功的迫降实际上危险万分,飞机最后的位置离障碍物不足百米,人机双全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老爸认为迫降时如果早放襟翼应该会更保险些。

最后调查结果出来了,事故的原因不是飞机的机械问题,而是飞行员的操纵问题。

原来当飞机起飞升起来后,飞行员需要做一个相应的收腿动作,周中队长在收腿时也不知怎的,把操纵动作搞混了,一不留儿神捎带着把停车手柄也给提起来了,使得飞机失去动力只好下降,最后不得不进行场外迫降。

象这种因为操作不熟练而出现的事故苗头,在飞行教学当中还是经常会有的。编队飞行时,放单飞的新学员作僚机时很容易就冲向长机,这在空中可绝对是个危险万分令人提心的举动。虽然有些事故苗头最终未酿成事故,但也是颇为危险的。

空军初期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拿飞机来说,喷气式飞机是二战后才出现的,大规模装配苏联空军也不过仅仅几年的时间,就连苏联专家也是生疏的。而且当时使用翻译的教科书,很多地方解释的也不够祥尽,十分晦涩,让人难以理解。这样,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很多不很规范的地方。即使是教员,尤其是刚刚留校的年青教员,因为年轻,飞行经验相对较少,有时候也很容易做出不到位的动作,从而造成险情。

一次一位姓李的新教员,架机着陆时拉平过高,接地前姿势过大,飞机在高度很低的情况下进入了失速状态,好在他修正动作做的迅速,及时把飞机从失速状态中给改了出来,险一险飞机的尾部和翼尖就和跑道做了亲密接触。

航校培养飞行学员,绝大多数飞行都是选择好天气进行,但有时气象因素照样会给飞行带来麻烦和危险。老爸的日记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小事故。有一个飞行日,当时是风速7-8米/秒,角度50度的侧风天气,为了锻炼干部和学员,提高他们的飞行技术,老爸他们决定还是照常进行飞行。可飞了没一个小时,一个姓方的教员带飞学员,降落时侧风就没修正好,飞机被风吹得斜着偏出了跑道。虽说最后人是安全没事,可飞机轮胎却爆破了,损坏了航材,也搞得其他飞行员跟着紧张了半天。

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容易发生事故是一点没错。老爸和他的战友们后来回忆说,当时喷气式飞机着陆时的跳跃偏差,对某些飞行员来说是存在着恐惧心理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着陆技术的逐渐提高,这种紧张恐惧的气氛才得以渐渐缓和下来。

说了半天都是他人的事故,老爸就没事故吗?

老爸的飞行生涯也不算很短,却从没有出过事故,甚至连一般的动作失误都很少。也没有听他说起遇到过因为天气或各种故障而产生的紧急情况,这对飞行员来说应该是很难得的了。我想这一方面有运气的成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一贯谨慎仔细的性格。

老爸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做事总是很有条理,十分细心,从没有慌张马虎的时候。我始终认为我老爸的性格,作为飞行员,让他到战场他不一定能成为英雄,但作为飞行教员却是再合适不过。

作为搞飞行培训的部队,天天干的就是飞了再飞,你就是再谨慎,也难免有遇到麻烦的时候,老爸也不例外。只不过我老爸比较幸运,没有酿成事故。

从小就知道开飞机很神气也很危险,就缠着老爸问,你难道开飞机的时候就没遇到过什么危险情况?这才知道,老爸还真得出过一次险情。

老爸当年和他的飞机合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那应该是54年前后的一天,老爸作为中队长,要考核中队里其它教员的特级飞行科目。考核的特技科目是斜筋斗和上升转弯,这两个特技动作在特技飞行中算是简单的。

那天天气很好,飞机是米格-15教练机,老爸坐在后座,和一名教员一起开着就飞起来了。因为飞行的目的是考查教员的飞行情况,所以整个飞行过程主要是前座教员控制飞机飞行。

被考查的教员空中动作完成的干净漂亮,考核在顺利进行。他在前边正聚精会神地按着要领飞,刚做完一个动作,就从耳机里听到我老爸的声音,不过他听不清我老爸在说什么,老爸的声音含含糊糊象刚从梦中惊醒,完全不符合飞行间清楚简洁的通话要求。

这前座的教员心里可就犯起嘀咕来了,心想今天这教官是怎么了?这么不认真?难道是我有什么地方飞得不对,没达到要求?应该没有阿,这都是按着要求飞的呀?就是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这当教官的也应该当面指出才对呀,一个人在后边嘟嘟囔囔算什么呢?

这教员虽这么想,可这正在空中接受考核呢,也不好明问,一想既然教官不提咱也就不问了,不管他,自己按自己掌握的接茬往前飞。

这飞机也就这么着平稳地往前飞着。

其实当时这个教员不知道,老爸当时在后面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完全是因为发生了状况,什么状况?

老爸晕过去了。

老爸说,当时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要说也算不上是特别复杂的特技动作,也没在空中连翻几个筋头。而且这些动作,老爸自己也好,和其他学员也好,在空中做了无数次了,从没出过问题,可这回飞着飞着忽然间就失去了知觉,等他再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在飞机上,而飞机也还在前座教员的控制下,稳稳当当地飞着呢。而前座教员听到的那几句含糊的声音,是我老爸刚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不自觉发出的。

亏得当时老爸是在进行考核,主要是前座教员在驾驶,老爸才能在他飞行生涯中唯一的一次惊险中做到有惊无险。实际上当时可能就是几秒钟,但如果那次只是我老爸自己一个人飞,在几千米的空中老爸要是昏过去了的话(象这些特级动作一般是在中空,7000米左右),就这几秒钟,这无人驾驶的飞机说不定就是一空地导弹了,后果不堪设想。就连前座的教员,事后得知老爸当时是这种状况,也感到心有余悸,脑后发凉。

如果这不是我老爸的亲身经历,我很难想象飞行过程中即使是不很激烈的动作也会有这种风险。所以后来每当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飞行事故发生时,我就总是想,会不会又是飞行员在空中晕厥过去了?估计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很小,可正因为发生的可能性小,真要是发生了也就更让人难以琢磨了。

老爸那次飞完后,马上举手报告,航医随即给他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每个航医负责若干个固定的飞行员的身体检查、营养配置等。对飞行员来说,航医是判定飞行员是否适于飞行的关键人物。如果飞行员因为身体原因出了问题,当然要先拿航医说事)。后来又到北京空军总院做检查,可是最后什么毛病都没查出来,最后的结论只说可能是身体过于疲劳所致,建议多休息。就这,老爸又多了一次疗养的机会。在那以后,他也没觉得身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直到后来停飞,再也没有出现过身体上的问题。

当时被我老爸检查飞行的那个教员,也算是我老爸的救命恩人,是晚老爸一批的我徐叔。他也是因为飞行技术好,被留在四航校当了教员,是老爸和他的战友们公认的飞行技术首屈一指的飞行员,后来还成了我老爸一辈子最好的朋友。好到哪种程度,这么说吧,徐叔的爱人牛老师和我老妈是同班同学,这您琢磨出点什么了吧?

要说我徐叔,他一辈子才都是故事呢。凭着艺高人胆大,后来在一次空中相撞的飞行事故中,他楞是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化险为夷。其实那次事故才端的是惊险在天呢,要是朋友们有兴趣,等以后有空我再向徐叔多了解一下当时的情况,再专门写给大家。

飞行员这个职业就是这样,充满了惊险和刺激。就是现在,我都很羡慕老爸年轻时曾经有过的那种飞行经历。别的不说,就那战斗机的速度和自己驾驭上下番飞的感觉,就足以令我向往不已。所以一些外国富翁花巨款到太空一游,这样的举动在我看来真得是很好理解。

我曾和我的一位美国同事谈起过老爸曾是中国空军的一名战斗机飞行员,他当时也很兴奋地问我,你小时候有没有因此被老爸带上天?他说他的一位同学,父亲也是一位美军的空军飞行员,小的时候就曾被他老爸用战斗机带到天上飞了几圈。我在一旁大笑,连忙向他解释共军与美军的不同,对于共军来说,此事如何如何之不可能。不过笑归笑,我倒真希望我小的时候,我们父子之间也有过充满亲情的这么一幕。

不过对于老爸来说,除了惊险和刺激,他还有着另外一个值得回忆值得自豪的地方,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批飞行员弟子从他们航校毕业,充实到各个空军部队,承担起保卫祖国领空的重任。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老爸飞行生涯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经历。

关键词(Tags): #空军#飞行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