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所认识的一位普通中医 三舅 -- 挑灯看剑

共:💬25 🌺6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续 三舅在英国

不好意思挖坑,家里上西西河最近一直有问题,不顺畅。招着一次机会,就把先写完的发了上来,后面部分这几天一直在招机会,终于今天可以登陆上传了。

我朋友他家有一房远亲在英国已经拿了身份了,长期呆在英国,好像是在研究所研究生物的,对中医诊所挺感兴趣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三舅在家里也算小有名气的中医了,于是特地回来探访,想说服三舅去英国开中医诊所。当时,我朋友的外公还没过世,三舅不愿离开。到我大学毕业时,三舅的父亲已然仙逝,这位远亲开始从新游说三舅去英国。这次三舅真的动心了。

我帮着三舅申请签证,申请英国劳工许可,一大堆表格填,当然许多工作也由他远亲在英国办理。闲时和三舅聊聊,他对英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觉得能在英国执业,既治病救人,也为祖国医学的传播和发展尽一份力。微言大义几句话说的我这些晚辈汗颜不已。他还向他远亲打听在英国购买中药的方便程度,以为将来做准备。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些他的老“客户”,他开始准备将他们推荐给他的一些老朋友,以便一些病人资料的移交。特别是后来劳工许可证办下来后,他移交的工作就进行的更快了。三舅是认认真真的在准备他的这次英伦开拓之旅了,他告诉我他想研究中药适用于外国人体质是否合适,如果没问题,能够在异国他乡传扬祖国医学,也是功德一件。这时他快年满六十了,我从他身上看到了一种近乎宗教虔诚的精神,而这种类似信仰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已经很少见了。

等到我帮他办完手续,他在等待结果时,我来到了英国南部一个海港城市开始我的学习生活。半年后,我朋友给我来了电话,三舅已经到英国了,在英国中部一个中等城市他远亲开的诊所里。我朋友给了我三舅的电话,他说三舅有点消沉想回国,让我开导开导他,最好去看看他。

从我的城市到三舅处大约两小时火车,我在周六给三舅打了电话,就过去了。这是个漂亮而干净的中等城市,三舅的诊所离火车站不远,很容易就找到了。我和三舅坐在附近一个咖啡馆里享受了一下午的冬日暖阳。

三舅的问题是我出国前就想到的,语言交流。三舅是不会英文的,他的远亲的老婆兼任翻译,但那个JJ是学生物的,以前在国内读书时学过一点中医,本来医学的术语要翻译就够困难的了,更何况中医。翻译出来许多话就变了意思,三舅是一个严谨的人,对于这些不足就觉得很难受,很怕耽搁了病人。另外,孤独也是一个大麻烦。三舅人本就内敛,合作者又是远亲,平时没有什么交流。而他在国内和病人之间朋友般的友谊,在英国由于语言问题也无法实现。加上他远亲估计为了安全,也尽量少让他出行,平时就在诊所里吃住,三舅感觉很郁闷,只有和国内通通电话。他腼腆的笑着说这个下午才是他真真的体验英国生活。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发现中药对老外的疗效并没有什么问题。

一周后,我又和三舅通了电话,这次他的精神比上次好多了。他说他上次和我聊了天,觉得这么好的事业不能这样放弃了,更关键的是他开始有了回头客了,而且是鬼佬。病人的信任是对他莫大的鼓励,而祖国医学获得异族的认可更是让他有莫大的成就感。同时他远亲带他出去旅游了一次,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英伦的美丽,孤独感也减轻了。

一个月后,我又去看了三舅,这次三舅的精神已经非常不错了。为了能直接和患者交流,他报名参加了一个英语学习班,他每天化三小时学习英语。他开始勇敢地和病人问候了,还兴致勃勃地给我来上了一两句。听着三舅那蹩脚的英语,我真的由衷的佩服这位快六十的长辈的毅力和对医学的热爱。他的那位助手也在努力学习中医,这使他感觉交流方面好了很多。

三舅开始有了些忠实的英国病人了,他们大多是患的慢性病,饱受西医治疗的痛苦,听朋友介绍试试中医。三舅的针灸技术我是非常佩服的,果然这根小小的神奇银针让病人的病患得到有效减轻,于是就集攒了不少人气。三舅也开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我这里也提出我的疑问,针灸筋络的理论是实证主义者最无法容忍的,也无法验证的。可不管是我自己的体验还是三舅的那些案例都活生生的说明了它的存在和有价值。病人是最客观和公正的,只要有效果,他们就拥护。

我回国前又去看了三舅,他开开心心的表示要继续在英国再干几年,为他这些杰克、怀特等外国病人治病,让他们也感受到中国传统医学的益处。

听朋友说,这个春节,三舅可能会回国探亲,希望能在家乡见到他。

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