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关于发展中国大型飞机产业的建议: BY陕飞董事长 -- georgenine

共:💬10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再看这个

评论:吉利VS奇瑞--他们将来是对手

中国金融网 http://www.zgjrw.com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2005年11月30日 10点21分

14:22国内“牛车”大聚会[组图]  14:18河北长安公司2005年产销突破10万辆 出口车实现6100辆  14:06多重因素影响 起亚狮跑价格在一年时间降2.7万元(图)  14:04体验快感--试驾新马6 2.0L  13:58年轻真好--试驾雪佛兰乐骋  13:54皇冠--测试一汽丰田锐志  13:51脱下西装的绅士--试驾领驭  13:50市场换技术政策没错 集体不作为才是问题关键  13:46第三届轮胎博览会在沪闭幕  12:24冬天,到九寨沟去看雪[组图]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以1953年为起点,经过近50年的历程,在新旧世纪之交,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汽车企业(不是“工业”)。其中,吉利和奇瑞犹如光芒四射的双子星座脱颖而出,成为自主汽车品牌企业的代表。从背负巨大风险踉跄起步,到千夫所指倍受争议,再到笑傲汽车江湖,海外扬眉吐气,最后被国家重视并鼓励扶持,它们忍辱负重,走过了一条坎坷的道路。

  无庸讳言,吉利、奇瑞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们自始至终践行的自主研发道路。在振兴民族汽车产业的大旗之下,它们的成长经历是如此相似,它们立足国内放眼海外的野心如出一辙,甚至它们的经营方式、营销轨迹、产品系列也有可比较之处。但是它们又有最根本的不同,比如出身背景,一个是民营企业,一个是国有企业。

  李书福、尹同耀作为吉利、奇瑞掌门人,在处事哲学、管理艺术、言行风格等方面更是迥然而异。“时势造英雄”。李书福就是这样的英雄。在他的英明决策和领导下,吉利汽车的成功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吉利挥发出的“鲶鱼效应”已经显现。我们可以将吉利的成长过程称之为“吉利现象”。比之于出身草莽的李书福,位居国有企业高位的尹同耀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正统色彩,寄予了更多的行政层面的厚望。奇瑞是一匹冲出的黑马,它走了一条与其他国有企业不同的路,奇瑞的快速崛起直接威胁着它们,几近成为“心腹大患”。奇瑞向人们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奇瑞精神”。

  吉利和奇瑞都是1997年进入汽车业,拿到国家生产目录也都在2001年,自此它们的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至今在市场上取得了骄人的销售业绩。五年一个轮回,如今吉利和奇瑞已经不是创业初期的吉利和奇瑞了,它们在渐渐长大。当完成了成人礼之后,意气风发的吉利、奇瑞将会走向哪里呢?而且,在自主品牌上,吉利和奇瑞也许是同一阵营,但是当两者在实力壮大之后,是敌是友,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都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企业性格:胆汁质的吉利VS粘液质的奇瑞

  李书福是浙江人,而且是浙江商人,精打细算是他的强项;同时李书福具有他人少有的远大抱负和胆量,否则他也就只能零敲碎打,靠开照相馆为生了。李可谓中国最草根的企业家。他的初始学历是高中,没有任何背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是靠开照相馆赚的2000元钱。后来,他造冰箱、造装潢材料、造摩托车,最终进军汽车行业,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李的胆量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别说造汽车,叫他造飞机都敢”。

  尹同耀的身世鲜有披露,在进入奇瑞以前他的人生经历很简单。据中国汽车报载,尹1962年生(比李书福大1岁),安徽巢湖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4年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此后进入一汽工作12年半,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曾获一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1996年来到奇瑞,从执行副总做到董事长,获得荣誉无数。

  研究企业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民营企业的命运往往与领导者息息相关。领导者强,则企业强;领导者衰,则企业衰;领导者明,则企业健康;领导者盲,则企业将亡。对于国有企业,领导者的影响力就没有这么明显和彻底到生与死的地步。但是作为一个新企业,在企业文化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领导者的个性则决定了这个企业的性格。

  李书福个性张扬,性格执著,眼光敏锐,这使他容易被人放大,超越企业本身,而企业发展显示出的强有力的生命力与李的个人英雄主义相得益彰。胆汁质的吉利完全是李书福式的性格,年轻奔放,做事高调甚至突兀,喜爱大张旗鼓,勇于挑战,目的性强。李书福近乎离奇的“堂吉柯德”式的创业故事为人们所竞相追逐,更重要的是,他自始至终坚持的自主研发道路,在汽车合资风气正盛的中国车界,逆流而上,成为国内一股重要的民族力量。李书福的个人魅力,吉利汽车高举的自主大旗,民营企业背景,让吉利倍受关注,风光无限。

  尹同耀为人坦诚,做事低调,包括前任董事长、芜湖市委书记詹夏来,在任的时候把奇瑞的精神概括为:“远想、多干、快跑、少说。”这决定了奇瑞稳健的发展思路。低调出新车,低调搞项目,低调应对麻烦,是奇瑞长期以来的规矩,也符合其国营企业的身份。树欲静而风不止,奇瑞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头羊,已经站在波涛汹涌的汽车行业暴风眼上,不但奇瑞不能低调,尹同耀也开始直面大众,在各大媒体上的曝光率急剧升高。

  虽然吉利和奇瑞发展形态不同,企业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起家历史却多少有些类似。

  当时看来,不但民营企业造汽车是离经叛道的事,未经国家允许,国营企业也不能肆意而为。同样是为了圆梦,李书福为了自己的梦,奇瑞为了芜湖乃至安徽省振兴汽车工业的梦想,在国家政策障碍之下,不约而同选择了曲线进入方式,也就是借鸡下蛋。为此,李书福收购了德阳监狱汽车厂,靠打擦边球的方式获得了“四不象”轿车的生产权。奇瑞最初生产发动机,之后在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的幌子下生产汽车,汽车生产出来之后上不了国家目录,于是加盟上汽,从而获取了生产许可证。同样是在1997年介入汽车业,2001年正式生产汽车,自此,吉利和奇瑞一飞冲天,扶摇直上。

  吉利和奇瑞起家后,国内掀起了一股“造车运动”,但大都以失败告终。尤其是奥克斯空调,花费4000万元挺进汽车业,1年之后黯然退出。奥克斯的教训吓退了追风者,无数幻想在汽车制造领域圈钱的计划半途而废。吉利和奇瑞是幸运儿,随着国家对汽车发展政策制定的完善,以及汽车业准入门槛提高,它们的创业模式已经不可能再行复制。

  人才方略:饥不择食VS高桐引凤

  北京大学教授路风把吉利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8年到2002年,吉利‘揭竿而起’,成功进入汽车业;第二个阶段是2002年至今,吉利开始从家族式企业向管理型企业转变,并通过整合国内汽车业内资源,加快自身技术能力发展”。其中,第二个阶段开始的标志是,2002年5月25日,原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地税局总会计师徐刚出任集团首席执行官。从此之后,职业管理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替代原有人员进入公司主要管理岗位。

  吉利的人才战略观是“以人为本”。吉利从创业初始就面临着人才极度缺乏的窘境。据传,在李书福决定制造汽车的时候,手中却没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他挨个翻摩托车员工的档案,最后发现有三个从汽车厂来的工程师,李书福如获至宝,立即派上了用场。人才的匮乏和技术空白让李书福的造车计划举步维艰,饥不择食地招纳各方贤才便成了当务之急。

  吉利是民营企业,不但势力弱小,而且还受到有色眼镜的歧视,故此李书福最迫切的是聘请具有政府背景的高级人才帮他打天下,并吸纳大型汽车企业的高管和技术人才为吉利扩充管理和技术实力。在这种思路之下,李书福找到了第一个最佳拍档——徐刚。徐到吉利后任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负责日常经营管理,是李的左膀右臂。2003年2月中旬,吉利挖来了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担任集团副总裁,负责规划、制造、合作。这样的人才还有曾任万家乐集团董事、总会计师和新资源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合伙人的张喆,曾任一汽-大众公司商务总经理、一汽金杯集团董事兼总经理、中国华晨汽车副董事长展万金等,他们个个都是能运筹帷幄、开疆扩土的得力干将。

  经过一年的革新,李书福的亲兄弟退出了管理层,吉利告别了家族式企业时代,此时李书福高端人才布局已经完成,但吉利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以及一线的技工、技师始终是最大的短板。一次,二汽在湖北有一个汽车厂被福特兼并后大量裁员,华普得知后立即派人将这批被裁职工全部招进。可见吉利对人才的饥渴程度。

  李书福感受过人才饥荒,在目前国内汽车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的现状下,靠四处挖人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而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是必要的。2000年,北京吉利大学在北京昌平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有在校学生1.6万人,成为民营企业办学的典范。李书福高瞻远瞩,不仅造车,同时还在造人。

  奇瑞本身就是国有企业,原董事长詹夏来是芜湖市委书记,这样的国有和官方背景条件是吉利所无法比拟的。同样是“以人为本”,筑就奇瑞公司走“中国创造”之路的坚实平台,吉利喜欢“大有来头”的人,奇瑞最缺的则是技术管理人才。奇瑞肩负着“中国制造”的重任,单这一块招牌就吸笼了大批为了实现自主造车理想的人才。故此,奇瑞引进的人才更高端、更专业、更富有理想主义。除了尹同耀,几位重量级人物不得不提。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采购部部长张林,安徽福臻技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谷峪,均为曾在国外著名汽车企业有技术和管理上的经验的海归派。奇瑞公司副总工程师冯建权,是新中国汽车发动机设计第一人。寺田真二,日本人,汽车生产企业现场改善专家,曾供职三菱汽车厂30年,现任奇瑞总装二厂厂长……

  在奇瑞公司,有这样的世界级汽车专家和国内汽车顶尖人才120多名,另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3000名。奇瑞能把这些人“挖”来,决不是因为奇瑞会提供更好的待遇,而是来自企业本身魅力的感召,因为奇瑞的这个平台可以让梦想变成现实。用事业留人,用梦想留人,这是奇瑞的最大优势。

  最近一条关于吉利的消息是,被李书福请来的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已经请辞,离职后的他可能回到其原来工作的上汽集团任职。这次离职事件也反映了吉利作为民营企业不成熟的一面。吉利汽车公司有过两个总裁缪雪中和柏杨,后来柏杨取代缪雪中成为汽车公司总裁,缪离开吉利。在这以后,李书福又请来了徐刚和随后空降的一批管理精英。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人事的频繁变动让吉利充满了不稳定性。总之,技术鸿沟、市场萎缩、人才流失等问题,都是民营企业应该特别重视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