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三国随章侃 第二章汉末政治(一)
(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这第二回说的是何进登台一事,而此事对于东汉的灭亡又极大关系。
黄巾之乱对东汉政权的直接打击并不十分严重,几个月黄巾军的主力就告覆灭,首脑全部被杀,已经对东汉政权构不成威胁。但是对于东汉政权的间接打击却颇为严重,在黄巾之乱发生后,为了扑灭黄巾之乱,中央政权仓促下达了让各地方政权自行组织武装的命令,各地方官员,地主豪强,乘机抬头,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而敢于与中央政权明着或暗着唱对台戏了,而且黄巾军主力首脑都告覆灭,但是其余党却在四处流窜,外加东汉政权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处置不当,出现大量流民,这些流民许多加入了盗贼行列。这比黄巾主力对东汉的损害更大,如演义中提到的,在幽州冀州称帝被刘虞剿灭的张纯张举,在长沙作乱被孙坚平定的区星,此外还有在常山活动的张牛角张飞燕部,在益州称帝的马相,在凉州反叛的王国,马腾,还有在青徐两州活动的几十万黄巾余部,这些流寇的存在使得地方武装的存在有了借口,而日后曹操袁绍等人也就是靠收编了这些流寇日益壮大。
但是,这并非日后造成群雄割据的根本原因,毕竟流寇四处这种情形基本上是大规模起义后的后遗症,如清朝太平天国天京被攻破后,还有大量太平军捻军在大江南北活动,僧格林沁也战死,但是仍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黄巾之乱平定于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12月,到汉灵帝死,汉少帝登基的光熹元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夏,近四年半的时间,虽然流寇四处作乱,但是大都被很快平定,而虽然地方势力有所增强,但远没有达到如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官员大都还是以中央政权马首是瞻,中央委派的地方官也大都能控制政权。而且汉王朝也人材济济,虽然日后的风云人物袁曹等人还没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当时的朝中大臣如皇甫嵩,朱儁,张温等人也是一时之栋梁。丝毫看不出东汉王朝就要在之后的三十年丧失所有的权威,最终灭亡。
这一切,都缘于东汉的党争,或者说,外戚,宦官,士大夫这三者之间的争斗。
东汉一朝,边患不烈,终其一代,少有西汉匈奴,唐突厥这般的强敌,甚至回纥吐蕃那一级别的也没有出现。这一来是西汉朝对匈奴的打击甚强,东汉建立后边疆无有强敌;二来是东汉对外征伐颇为得力,出现了班超,耿秉,窦宪,窦固这般的名将,即便是东汉末年,皇甫嵩,公孙瓒在对北方羌,鲜卑乌桓征伐也是屡战屡胜。但同时,东汉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极为激烈。
外戚掌权这一情况实际上在皇权社会是很难避免的,皇权社会由一族一姓统治天下,为了巩固自己家族作为皇族的地位,便不得不打击别的家族,加强自己家族的实力,最好的办法便是将自己皇姓一族实力大大加强,汉高祖,明太祖等帝王分封同姓王不外乎如此,但是后代皇帝并没有前代皇帝一般的威信,同姓王给予自己的不是支持反而是压力,及至七国之乱后,汉朝便着力削减同姓王之权,对于同姓王也不是十分信任,然而权力的真空总要有人来填补,除了父系家族外,血缘之亲近莫过于母系,这样一来外戚上台则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尤其古代太后威权极重,且不说第一位汉朝太后吕后本就是辅佐刘邦的一大奇女子,在汉朝前期一度掌控全权,就说日后的皇帝年幼,大都是太后听政,太后之旨意不下于皇帝圣旨,而太后为女流,行事又多有不便,如此一般太后这一族便得以掌控朝政了。西汉末年多是如此,西汉更是被外戚夺去了政权。
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在西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权力进一步集中于尚书台。希望以此防止王莽第二的出现。但是自汉章帝始,东汉各帝都少见的短命,而接任的皇帝大都年幼,使得太后临朝,外戚掌权的局面再起,尚书台反而成了他们操纵的有利工具。(所以说历代制度一改再改,至多是消灭了一类势力,但是总不能避免被权力利用的下场)
此外,汉光武帝对功臣极其优待,不遏豪强,这些功臣勋爵往往相互之间通婚,外加东汉的举荐制度,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袁绍就是有名的四世三公,耿家,窦家几代都是名将,日后的士族制度在此时已经基本形成,朱儁以商贾人家入仕途成就高位,已经是罕见的异数了。(不过朱儁在升迁过程中花的钱也不少)
这些豪强大族在朝中有极大的发言权,而有些大族甚至借与皇室结亲的机会,成为把持朝政,权势熏天的外戚,如梁家,窦家。比之西汉外戚专权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起这,其实唐朝在宦官专权之前也一度是后宫专权。)
然而皇帝一旦成年亲政,便再也没有兴趣做皇朝顶端的傀儡,也没有人理论上可以阻止其成为皇朝的主宰。(之前还有太后可以。)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朝中大权都为自己的母系家族所掌握,原本为加强皇权的尚书台却成为限制皇权的最好武器,而满朝文武,功勋世族,或本就是和外戚同气连枝,为其党羽,或虚于委蛇,两不相帮。自己能拥有的只有皇帝本身的权威和从小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宦官,其他别无人可用。那不信任宦官还能信任谁呢?于是推倒外戚专权,取而代之的便是宦官主政,而等皇帝死去,新帝年幼,太后听政,宦官失权,再度是外戚掌权了,有时干脆宦官外戚联手。汉和帝(说起和帝也挺可怜,虽然夺回朝政,为政还算清明,但是生了无数皇子都夭折了,疑心是宦官外戚联手要害之,将皇子送到民间,结果接任自己的汉殇帝八个月便死去。)之后,便是外戚宦官接替或联手朝政,及到桓灵两帝,除了外戚宦官之外,士大夫阶层也卷入,李膺和外戚联手,本想扳倒宦官,却遭到失败,反而引起了两次党锢之祸,而两次党锢之祸后,士大夫阶层视宦官为仇敌,非不灭之而后快。
在黄巾起义后,汉末的政治形势:宦官把持朝政,但是地方势力逐渐壮大,因剿讨各路叛军崛起的年轻士大夫阶层势力渐强,而且因为党锢的仇恨,和宦官势不两立,而朝中的其他官员以皇帝马首是瞻。而维系这个平衡的就是汉灵帝。
假如这样下去,至多不过一个唐朝那般藩镇割据的局面,然而汉灵帝突然死去,而何进的登台改变了一切。
汉灵帝死,皇子年幼,自然何太后听政,而何进得以掌握大权,由于何进本就是宦官引见得权,外戚宦官联手本来完全可能,但是因为何进倚重的年轻士大夫如袁绍和宦官势不两立,导致了何进对宦官的敌对,要诛灭之。
而何进在得不到太后支持下,居然接纳袁绍建议,下密令引外兵入京,威逼太后,这使得野心勃勃的地方诸侯得有借口公然上京,而宦官的临死一搏使得何进身死,没了主事人物,之后的乱战中外戚宦官都告覆灭,皇帝被董卓掌控,中央政权权威丧失殆尽,使得各路诸侯四起,群雄割据,究其根源,还在这杀猪的屠夫何进身上。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八章 从美女貂禅说起 15 沉睡的天空 字5496 2005-12-19 00:44:20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四章汉末政治(三)董卓背后的故事 21 沉睡的天空 字5373 2005-12-08 01:23:46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三章汉末政治(二)宦官 19 沉睡的天空 字5796 2005-12-08 01:23:04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二章汉末政治(一)
【原创】第一章 中国的宗教战争和农民起义 16 沉睡的天空 字4243 2005-12-05 01:49:19
艰巨的工程,花之支持。 配合配合 字0 2006-01-14 22:58:34
中国的“宗教战争”是为战争而宗教,而非为宗教而战争 6 napolen 字772 2005-12-07 12:26:32
在我看来 2 沉睡的天空 字1046 2005-12-08 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