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莫斯科战役的余波 -- 冬、春季大反攻 (原创) -- zzw78
达到你所说的拿下莫斯科实际上需要两个前提。1 南方的乌克兰的苏军不能给与德军侧翼重大的打击。2 中央的德军能够给与苏军再一次维亚济马战役打击。
1 你所说的的理由我不能够认同。中央方向的危险在于其拉长的侧翼,即便在消除了南方的威胁以后,德军在莫斯科城下也被拖得很散,兵力分散在广阔的战线,这也是后来苏军反攻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南方的战线怎么能说短呢?在斯莫棱斯克之后,中央集团军群的侧翼已经严重制约它的前进步伐了。如果不顾这个缺陷而向莫斯科前进,每前进一公里,侧翼就拉长一公里,那真的成了日本军队常常可见的凿进了。有基辅地域的筑垒地域依托,苏军完全可以将拳头集中起来。在漫长的侧翼,苏军只要在一点上突破就足以威胁前进的德军补给线。德军需要多少兵力去添这个窟窿?何谈兵力绰绰有余?不要把41年的德军神话,刀子扎到谁的身上都会流血的。
莫斯科城下德军的最后阶段的进攻的失败,我不知道你从那里得到正常补给中断的资料。在深入对方敌境后,补给线遭到对方游击队和小股部队的袭击这太正常不过的,谈不上补给中断。
而德国的装甲力量突击力量的削弱是因为负荷太大,好像利刃卷了。一个维亚济马战役后正常情况下装甲部队已经很疲劳,应该休整了,但继续突击,企图在苏军恢复防御力量前夺去莫斯科,但秋季的泥泞季节来到了。德军只准备好了一次大型战役的力量,却不得不打两次,于是军队的力量到了极限因而失去动量。
苏军在基辅和斯莫棱斯克的失败主要是战略战术上出现了错误(斯莫棱斯克战略上甚至可以认为是一次成功),而莫斯科城下,苏军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这是苏军获胜的重要因素。
2 德军在中央方向取得维亚济马的胜利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由于在南方北方获胜,得已将大部分坦克部队集中在中央方向,步兵力量也得到了加强。一个是苏军在整个的8月和9月在中央方向上徒劳无功的进攻,丧失了大量的兵力兵器,同时搞得自己非常疲惫,并且没有构建起完整的防御体系,这是苏军惨败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德军向莫斯科方向进攻, 他的突击集团的力量能够像台风中那样加强么?很是怀疑。同时因为南方北方的态势并不太坏,苏军可以得到相当的加强。在刚刚结束的斯莫棱斯克战役苏军表现出了相当的战斗力。德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再来一次斯莫棱斯克式的胜利,战役再次稳固下来,战争仍然会拖入冬季。德军的后勤保障计划中压根并未为此准备的弱点就会表现无遗。
从上所说,我看不到在夏季战局或秋季战局中德军夺取莫斯科的希望。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我认为希特勒在战略问题的某些方面是有才能的 一介 字380 2003-11-27 20:35:00
是否觉得希特勒没有直取莫斯科是个失误? 司马水镜 字130 2003-11-27 20:46:54
🙂苏德双方对此的看法都不同 3 zzw78 字2060 2003-12-02 03:58:55
不敢苟同
z兄分析得好, 这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一介 字199 2003-12-02 05:37:30
不, 刚说得太笼统, 都是泛泛而论 4 一介 字2637 2003-11-27 21:29:57
🙂没法,希特勒的对苏战争更重要的是“为日尔曼人争取生存空间” 夜月空山 字168 2008-07-19 04:21:56
🙂【转】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伤亡情况 5 zzw78 字8680 2003-12-02 04: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