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万里长城今尤在 --- 电影《英雄》之浅见 -- 绿豆冰沙

共:💬26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英雄的摄影水平无疑是高超的

但是老谋子不会讲故事的毛病也暴露无遗,他在电影的情节方面并非一无是处,其长处在于用场景和故事本身展现无法言喻的主题,把文绉绉的电影文化一变贴近于人的动物本能,但又是超越之,让你通过这种动物本能发出感悟。这种境界类似于送朋友远行时连干三大碗白干的那种冲动,原始但崇高。而固定一个主题让张艺谋去拍,简直就是让金喜善去党校教《资本论》,让雷锋叔叔去跳霹雳 -- 那肯定是外行的要命外加糟蹋人才。

张艺谋在《英雄》对于“天下”思想的表现个人感觉差强人意,倒不是说这个思想本身如何,玩得好的导演纳粹的思想也能排出精彩的电影来,关键在于有没有体会,感觉问题出在老谋子自己对这个“天下”思想的理解能有多深颇值得怀疑。张艺谋所善于表达的是那种他心中理解却难于付诸笔墨的思想,所以《红高粱》才如此让人着迷,因为笔墨写不出来的东西他可以用镜头表现的淋漓尽致。《英雄》的问题在于他自己是否真明白要说什么,或者说自己心里对它明白多少,信任多少。不要看他对主题思想可以清晰的表达,表达的冠冕堂皇,自古以来斩钉截铁的表态往往是最不可靠。

《英雄》这片儿,老谋子明白自己想拍什么?

出色的导演,倒给观众一壶酒,自己应有一桶。

这一次老谋子恐怕是自己没有一桶,那观众的一壶里就只好掺水了,因此《英雄》的主题铨叙便不免被使者肤浅的现象,现场看简直就差张导下来扯着观众耳朵告诉大伙他想说什么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不是张导没能耐,是为了打入美国市场,必须考虑美国整体文化肤浅传统的影响,如果是这样,应该说第一票房标志着老谋子的理解不中亦不远矣。虽然观众主要是被武打吸引过来的,但是想象一下如果《英雄》充满了法国影片那种深邃,只怕武打的魅力反而会相对减色。《英雄》的主题虽然写在脑门上般的浅,却至少不会让观众头疼。美国人睡着了,就没人买票了。没犯错误的干部就是好干部,那么没招人头疼的主题思想就是好主题。

其实老谋子也是东方人的惯性思维,真正美国片子是不需要主题的,他们没我们这么多文以载道的传统,没主题,估计效果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张导适应美国市场的思路可能有点儿过了头,所以主角们一个也不死(那个无名例外,他一出场就死了,他要活了那就不是中国人拍的片子了),不该死的不死,该死的也不死,已经死了的也能活过来,充分体现了好莱坞影片尊重生命和大团圆的表现方式,可是这种不通情理的事情对于苛刻的东方观众来说,感染力自然就更进一步摔了下去。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