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朱镕基的战略与战术 -- 语迟

共:💬73 🌺3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他工农商学无不害,独肥官媚外的战略,那点象毛?

明月照大江

等级:论坛游民

别了~~~~朱徒雷登~~

文章是转的,题目是另加的。

还有二十天不到,朱熔基就将下岗了。

  他当总理仅仅只执政了一届,就灰溜溜的下岗了,实在可怜。平心而

论,他的功过是非,目前还不能作出公正的评价,也许几年之后甚至几十

年后才能知道他执政五年对中国的未来究竟是带来重大利好还是祸国殃民

。因为,朱熔基执政几年,得到他的好处的人不少,吃过他的亏也很多,

要公正评判他的功过,只有这批人过世后,才能不带偏见的评价他。

  记得1998年朱熔基上台时,那时候我正替一个中共党员兼资本家的老

板打工。他原先是一个处级干部,91年保留党籍辞职下海,搞房地产挣了

一大把钞票,开工厂当了老板,是一个成功人士。朱熔基就职演说那天,

他忽然心血来潮,叫我们这一批大学生到他办公室看朱熔基就职演说电视

直播,当我听到朱熔基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

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激动得哭了,我为我国有

了一个好总理感到无比兴奋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点失态。老板

朝我微微一笑,劝说我别太幼稚了。

  但是,我这几年流浪江湖打工生涯中,会见过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谈

及朱熔基时,似乎对朱熔基贬多于褒,到后来甚至有的人咬牙切齿,恨不

得寝皮食肉而不得甘心。进入新世纪后,事情并没有朝我的想象那样,会

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拥护他的行列中来,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反对朱

 基的行列中去,其中有工人,农民,一般干部,商人,老板,警察,军

人甚至学生,有的甚至说要枪毙朱熔基以谢国人。我当时因为打工生涯很

辛苦,无暇细想是何缘故。如今春节期间,细细地想来,形形色色的人都

在反对朱熔基是何道理?想来想去,也许是下面的原因。

  朱熔基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实际上是劫贫济富,得罪了占人口绝大多数

的老百姓。

  就以股市为例。先声明一句,我不炒股,没有这个兴致,所以讲股市

可能不带偏见。尽管我不炒股,可我周围的人炒股的人很多,据说中国的

股民有6000万,一般一家人有一个股民的家庭占绝大多数,6000万股民涉

及到6000万个家庭,一个家庭按三口人计算,将近两亿人。何况政府并没

有规定党政机关干部不准炒股,甚至200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文开禁,

县处级干部也可炒股⑴。据说军官不准炒股,但是没规定军人家属,公安

干警家属不准炒股。实际上,公安干警军队将士家属炒股的多得不计其数

,即使自己不炒,借钱给别人炒也不计其数,这样一来,几乎全国各阶层

的人士中都有大批人卷入了股市。自从2001年朱熔基强行推出国有股减持

以来,股市垮到今天这种地步,多少人倾家荡产,难道这两亿人口,社会

各阶层卷入股市的人士不口出怨言,不痛恨朱熔基?股市垮到这种地步,

原因很多,毫无疑问朱熔基坐在北京高高在上专听汇报,自己为是经济专

家,凭一知半解的股市知识,又偏听偏信海归派的胡说八道,横冲直撞,

一味蛮干,绝对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样一来,他得罪了一大批本来拥护他

的人,干了一件大蠢事,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他们统统赶到了他的敌

对面去了。

  朱熔基就职时夸下海口,说他三年内把国有企业解困。事实上,国有

企业是列宁斯大林发明的,中共是小媳妇检样,跟着办,是决策上致命错

误,连苏共自己都无法扭转国有企业这个老大难问题,弄来弄去只好垮台

了事,朱熔基会有这个本事解决?

  于是朱熔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什么抓大放小呀,减员增效呀,债转

股呀,买断工龄呀,诸如此类天方夜谭令人瞠目结舌的政策,弄的地方政

府的国有企业纷纷破产,大批工人失业下岗,而当头头的官员则利用国有

资产重新组合的机会,让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官员则大发国难财,社会贫

富悬殊,立竿见影,导致很多生活陷于贫困的工人心中的不平衡,怨声载

道,闹事事件层出不穷。

  朱熔基还独出心栽地发明了一个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把地方政

府中效益良好的厂家纳税统统划归国家税务局,税款收到中央。把那些效

益差的,运转不灵的,快要垮台的厂家丢给地方政府,导致地方政府财税

困难,连工资发放都成问题,就我所知,有几个乡,一连一年多未发工资

,乡干部跑得精光。温家宝今年元月5日视察山西时就说过:“首先保证工

资按时发放,保证社会保障资金足额到位,保证机构正常运转。”⑵可见

我所言非虚。即使乡干部不跑,也是花样百出的朝农民身上打主意,想方

设法盘剥农民,导致农民大逃亡,几千万上亿的农民到处逃亡,给交通运

输造成了多大压力,春节火车汽车票价成倍往上翻,又给多少官员中饱私

囊?几千万农民四处逃亡,给大城市社会治安,公共秩序带来多大麻烦,

一旦风吹草动,天翻地覆局面就会形成,这些难道朱熔基想过?

  朱熔基盘剥农民还有新点子,比如粮食市场封闭,不准私人插手粮食

收购,表面上来看是维护农民权益,实际上就是盘剥农民。私人粮食贩子

收购粮食,按质论价,不打白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给粮站收购,白条

子一大堆,各种摊派扣款层出不穷,农民卖粮食给粮站,等于送给粮站,

拿不到一分钱。而粮食经营部门压低价格,打白条,高价卖出,从中渔利

,农民怎么会不清楚?

  教育产业化也是朱熔基一大发明,从未听说教育产业化这个名词,据

说是一个海龟派发明的。弄得高等学校收费如天价一般,其实,读书的多

半还是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弟,富裕家庭,贪官污吏家庭老早就把儿女

送到国外读书去了。其结果,农村家庭读书困难万分,高校贫困生比比皆

是。我有个亲戚在农村,两个儿子考上大学,靠亲友资助,才上了一年级

,到了二年级,便破产了。虽然有什么助学贷款之类谎言,官方也不得不

承认“这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政策目前却处境艰难,尤其是在一些三类院

校更是毫无进展。”“以山东省为例。截至2002年12月30日,全

省银行实际发放贷款数额仅为7639万,发放人数仅为1.6万人。而在

全省统计的8.5名贫困大学生中,有5万多人申请了助学贷款,总额达到

4亿多元,还有近4万贫困生“嗷嗷待哺”,需要国家助学贷款来完成学

业。”⑶,官方的话得打个折扣,只能信一半。山东是一个富裕省份都如

此,何况贫困省份。朱熔基搞的什么教育产业化,一下子就把广大农村的

贫困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点点财富搜刮得干干净净,重新陷入贫困

生活之中。

  今年春节,朱熔基作秀,出面慰问北京市的贫困家庭,从电视画面上

看还送了一个红包,这个家庭,有大彩电,皮沙发,各种家具齐全,也算

贫困家庭?和北京亿万富豪比起来算是贫困家庭了,朱熔基为何不到农村

中微服私访一下?看看到底怎么一回事儿。自己当总理五年弄得农村贫困

如洗,几千万人大逃亡,惭不惭愧?

  朱熔基是一个改正右派,我看了朱熔基的简历⑷,似乎并没有发配到

北大荒,劳教所,青藏高原,劳改农场,充军边疆的经历,也没有受到什

么苦楚,不像其他右派饱经磨难,历尽沧桑,才从死里逃生。他上台后并

没有对反右派是一件错误之事讲过半句话。***说过:“1957年反右派

运动是正确的,当初确有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猖狂向党进攻,不打退不行

,只不过扩大了一点而已,把一些够不上右派标准的划成了右派。”所以

右派只能改正不能平反,不能补发工资,朱熔基也是一样,是个改正右派

。实际上反右派是中国天字第一号冤案,是共产党覆灭的开始,是堵塞言

路开端,是谎言遍地起点。胡锦涛提倡讲实话,首先就要宣布反右派是根

本错误的,所有有关反右派的文件统统撤销作废,其中就包括了1957年9月

20日举行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划分右派分子的标准”决定。给右

派,不管在世的或是已去世的平反,赔礼道歉,补发工资。修建国家大剧

院花掉银子几十个亿,难道这点工资都补不出来?如果这些文件至今还有

效,谁还敢讲真话?中共的信誉在老百姓中已经降到最低点,谁敢保险在

一定时候不把文件拿出来再抓一次右派?

  朱熔基只字未提这件事,一心一意去给中共干事,以为可以得到什么

实惠,其结果,正事没干,邪门歪道的事情倒干了不少,贪官没见他抓出

来一个,政府部门在他的领导下腐败之风愈演愈烈,无官不贪,无处不贪

,无所不贪,以致如今已到达不可收拾地步。2003年2月15日

参考文献

http://news.163.com/editor/010421/010421_160131.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9543/9546/20030105/901576.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41/20030128/915486.html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0703/128036.html

(注:家父不是右派,我家里没别的右派,只是讲讲公道话而已)

--------------------------------------------------------------------------------

明月照大江

朱容基总理的任期结束了,有人高喊“一代名相”,虽然肉麻,也说明了朱总理在某些人心目中享有的地位,不过,我倒觉得称朱总理为“不懂总理”更合适一些。

回顾朱总理这几年任期,应该说是完全的失败。其金融背景,注定了其业务能力的局限性。由于中国农民在赵紫阳总理、李鹏总理任期内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国企改革成为国民关心的重点问题,朱总理喊出了“国企三年脱困”的口号,借此登上总理宝座。其任内多项改革措施均以“国企三年脱困”为中心进行。

上任依始,朱总理以解决企业间三角债为入手点,结果是银行趴窝,国企依旧。国企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凝聚力,其金融压力只是一个表象。朱总理舍本逐末,自然不得要领。

三年没有拖困,却拖垮了银行,为展示政绩,不得已加大企业税赋,造成大量国企陷入困境。企业引进设备加大再生产需要自行筹资,设备建成后成为国有资产并以此纳税,贷款、利息、利润一个都不能少,企业叫苦连天;不引进设备,同样死路一条。结果是大中型国企不干也死,越干越死,那时侯不时兴“下岗”,还叫做“休假”。

国企日渐凋零,朱总理急在心里,再走旁门,金融出身,自然想到金融证券,想到用股民的钱为企业输血。结果是一日间,股市遍地开花,企业自然乐得收下这免费午餐。中国国企领导原本为了几万人民币伤脑筋,现在天上掉下几亿,人本性无不好逸恶劳,后果就是大家说的“把行情搞乱了”。企业领导把上市筹资当政绩,原本还满口仁义道德,现在公开地大肆挥霍,整个国企风气彻底败坏。大多数企业上市后,生产没搞好,领导却团体堕落,企业垮台、领导被抓。为了圈几个钱,赔了整个企业、葬送国企几十年的传统,一大批未来的企业精英引入歧途,大量共产党中坚力量被破坏实在得不偿失。其次,股市变赌场。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是经过上百年精心呵护发展壮大,(其监管严格令人不可理解,有兴趣可阅读有关书籍)。可中国证券市场在发展初期就污七八糟,为了顺利圈钱,领导层、监管层纵容庄家横行,证监会自己坐庄炒股实在可叹。为了企业上市行贿索贿成为公开的秘密。试想,一个人幼年时代步入歧途,将来如何担负兴国重任。中国股市初期就畸形发展势必严重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建设。第三,广大股民身受其害。事实是何止股民,大量农民、工人被剥夺了养老金、医疗费。

几番大手笔不见国企景况好转,金融吃紧,为了国企更好生存,朱总理又对村办乡办小企业下手。一段时间中小企业“关停并转”“压锭减锭”之声四起 ,电视节目充斥砸机器拆厂房镜头。原本赵紫阳总理精心呵护,广大农民开始放下锄头,开上机器,从原始农业迈上现代化第一步,李鹏总理在任期间,各行各业继续休生养息,小型企业初步壮大,对国企开始形成冲击,一方面督促国企改进提高,另一方面逐渐形成竞争淘汰弱者,朱总理一声令下,大量小企业关门,工人下岗,怨声载道,无数下岗工人为了生计,男人为200元月工资从事危险工作、女人四处卖淫、小孩辍学、老人有病无钱医治。朱总理一看大事不好,要求各地限期解决工人下岗再就业,大家想象一下,修个厕所都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更何况那些拆掉的工厂,再喊“不做假帐”也是瞎扯。中大型国企又可以睡大觉、大吃大喝了。

几番折腾,朱总理身心疲惫,国企折腾光了,百姓的钱炒股赔完了,国家还背上25000亿债务。朱总理也对国企彻底失去信心,决定加入WTO,打开国门,在竞争中求生存。谁见过考试前不学习就可以过关的吗?迎接国际巨头的挑战,中国企业不做好充分准备只有死路一条。但是,这几年,作为中国经济主流的国企已经从资金上、管理上、凝聚力上受到重创,朱总理打开国门,后果如何,我们只能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搞企业外行,金融出身的朱总理真的明白金融吗?香港金融保卫战,所谓港府大获全胜,保持香港汇率稳定,结果是香港从此走向衰落。

金融危机中除了香港,其它地区韩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都货币贬值、弃车保帅,香港却背道而驰,难道朱总理比别人都强?还是整个就没有搞明白?让我们分析一下,首先,香港保持汇率稳定,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没必要多说。其次,错过转型调整机遇,当时美国经济尚未没有恶化。香港以贸易、港口为其支柱,现在,大陆、东南亚崛起,在港口上面临挑战。贸易,大陆逐渐开放,信息时代电子商务技术应用,香港已经完全丧失其传统优势,加上汇率高企,实业已经全部转向大陆,不彻底反思,寻找突破口,只有死路一条。这些东西,索罗斯首先看到,直接冲击香港金融市场,那时侯中外投资者要死一起死。结果朱总理硬挺,外国投资者高位出逃,中方机构、香港市民举重,现在,看着韩国、泰国、印尼、台湾纷纷走出泥潭,香港房价股市却开始全面跳水,血肉模糊、缺胳膊断腿的香港兄弟刚要反思,朱总理又抛出一个“三千亿国库救香港”的奇谈怪论,这个世界谁见过自己不努力,靠他人救济成功的吗?(有兴趣可以看看阿根廷最近的情况,都是汇率惹的祸,港币未来至少下跌?%,香港不彻底改革、港币不贬值,十年彻底完蛋)

说来说去,咱们朱总理以为他那个金融杠杆一动,就可以点石成金。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自己不学习,换学校、换老师、站着听课、倒立着听课、换个作业本、另起一个名字全没用,成绩全靠努力。剑走偏锋,不从大陆国企、香港自身解决问题,都是扯淡。

说心里话,朱总理也是个能人,什么都不懂,竟能以专家型领导自居,并得到认可,确有其过人之处。都说朱总理不会说话,其实,不但会说,而且比唱的好听。什么即使前面是地雷阵,也要赴汤蹈火、死而后已之类,纯粹胡扯。除了老江谁敢给共和国总理摆地雷阵? 从上任前的自由经济鼓吹者,到后来实行全面粮食统购统销、民航强令取消打折、到现在的民航洗牌重组,汽车工业全面限制私企介入,搞起了彻头彻尾的计划经济,其多项政策反复无常,正说明其管理水平低级幼稚。强令取消公有分房,最后是企业领导借机换了别墅,各地私营房地产从业者大捞一票,最后政策本身由于无法兑现,无疾而终,结果是再次加大中国大陆领导层与普通百姓的对立情绪。所谓石油石化重组、民航、电信重组,还是锅里那点东西,只是换了一个马褂穿穿,但是,这些单位的领导数量、待遇却借改革机会翻了一个跟头,是不争的事实,原本就头重脚轻的企业,现在更是有过之无不及。

现在朱总理下台,中央新机构提出“全面小康”,说明中央开始注意到朱总理任期内很多弱势群体被剥夺劳动权、生存权的问题。同时,提出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的问题,真正面对国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这几年中国已经国库空虚,没有阵痛,不可能迎来转机。

--------------------------------------------------------------------------------

明月照大江

朱熔基的农业政策为什么会失败?--二评朱熔基执掌经济的得失

最近,中共召开了十六大之後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从初步得到的信

息来看,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事实上对***,尤其是朱熔基在农业、农

村和农民问题上的失误进行了初步的清算。因此,这次会议可能成为中共

经济政策一个重大的转折。正如我所预料的,要制定新的政策,前提就是

要清算朱熔基的失误。

  朱熔基任上最明显的失败是他的农业政策,这一点连他自己也不得不

承认。但是,朱熔基的农业政策为什么会失败呢?中共农村会议事实上对

此作了回答。会议的文件强调要"把握国情,了解农村,尊重农民",言下

之意***和朱熔基没有把握国情,不了解农村,也不尊重农民。

  当年***朱熔基上台,都是临危授命,仓促上阵,对於执掌国家大

权完全没有准备。不过,***比朱熔基还是强一点,就是他没有不懂装

懂。朱熔基的问题不仅是无知,而在於无知而又要自以为是,这样出笑话

就不可避免了。象大陆许多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一样,朱熔基经历过食

物短缺的漫长岁月。由此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农产品的基本问题

是供给不足。其实,农产品过剩的迹象早在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但是由於

城里人的话语权大大超过了农民,加上当时的消费选择空间太狭小,公费

吃喝和滥发实物滥发奖金盛行,食品价格在扭曲的需求强劲增长的推动下

,高居不下,更加重了朱熔基对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短缺的信念。因此,

从一开始,朱熔基就从城里人的偏见出发,对整个农业问题形成了完全错

误的大判断。按照计划经济的逻辑,既然基本趋势是短缺,政府管制就是

必要的。因此,朱熔基上台之後第一个重大的农业政策,就是把李鹏放开

的粮食自由交易紧急中止。朱熔基人为阻断了地方之间的粮食交易,使各

地政府和农民的库存大幅度增长。库存的增加进一步刺激了粮食价格的上

涨,造成1994至1995的通货膨胀。朱熔基不能理解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不

是短缺而是库存的过量增长,反而采取各种措施,刺激供给的增长,结果

终於导致1996年粮食全面过剩再度爆发。执迷不悟的朱熔基以为过剩仅仅

是暂时的,不顾所有人的劝告,在1998年发明了他著名的三项政策,即所

谓"敞开收购,封闭运行,顺价销售"。这个政策荒唐到了无法执行的地步

,并使政府付出了沉重的财政代价。

  朱熔基对大陆农村无知导致决策失误的另外一个事例就是农村税费改

革。在朱熔基看来,农民负担重,本质上是因为农村贪官太多。这是民众

中流行的看法,但却不是事情的本质。真实的情况是,大陆当局让农民承

受了太多的公共负担,尤其是让农民负担九年义务教育,农民的微薄收入

已经不堪重负。农村基层官吏对农民的巧取豪夺只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

的。正如李昌平的故事所揭示的,是中央的政策迫使基层政权横征暴敛。

但是,朱熔基却天真的以为,他可以不对农村实行重大的收入转移就可以

减少农民的负担。直到税费改革已经全面开展,他才发现了自己的无知,

紧急刹车。

  亡羊补牢,税费改革的失误并没有导致多少严重的後果。朱熔基对农

民问题最大的无知,并且事实上导致了严重後果的是他不懂得加速城市化

对中国大陆长期发展的重大意义。朱熔基象许多长期生活在大陆城乡隔绝

的制度下的城市居民一样,不能也不敢设想给农民移居城市的自由会是什

么景象。因此,朱熔基企图在不加速城市化的前提下,解决农民的收入问

题,而把城市化的难题留给後人。因此,人们可以经常听到朱熔基讲农民

收入问题,但是却很少听到他讲城市化。朱熔基执掌经济的十年,其实是

中国大陆加速城市化最好的时机。出口加工业的迅猛发展给内地农村劳动

力提供了大量在沿海就业的机会,但是由於朱熔基从来没有认真地考虑过

城市化的问题,他没有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来加速大陆的城市化。千千万万

为沿海城市的繁荣付出了血汗贡献的内地农民只能不情愿地回到乡下去。

朱熔基贻误了他们的青春,更贻误了他们的後代。 (梁京/RFA)

--------------------------------------------------------------------------------

明月照大江

《半月谈》(内部版)2001年第7期:"中国的百万富翁近千万之众," 其中更有数百名资产过亿的大富

翁。这些人就是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和中坚力量,他们是今日中国政权的真正

执掌者。然而这部分人不到中国人口的0.8%。

朱容基上台后,中国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被变卖得越来越少,土地虽然未卖光,但剩下的多为不太值钱

的市郊地;国有企业也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只有那些没人要也不好意思卖的军工企业。戴相龙承认的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为25.37%,为22,898亿元,这还不算已经剥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坏

账15688亿(已收回1360亿元)。据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不良资产比例远高于50%,中国的银行体系

随时可能遭到挤兑风潮的袭击。从1999年起。财政赤字以每年45%的速度递增,分别为:1997年

582.15 亿,1998年922.23亿,1999年1743.59亿,2002年3098亿。到2002年底,国债余额将达

到25600亿元,相当于2001年GDP的26.7%。这还仅仅是正式的国债。各地政府向中央政府学习,也搞

欠债繁荣,每一任省、市、县长甚至乡长、村长都争相搞建设、上项目,银行贷款不够就集资,集资不

够就挪用教师工资、棉花和粮食收购款,一任接一任地积累起庞大的地方债务(含未登记外债),累计

达60000亿人民币。此外,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失业、越来越早的退休,以及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险基金

的缺口达 4万到8万亿。所有这些债务、不良资产、基金缺口最终都是要由国家来承担,以最低数字

计,高达162826亿人民币。

那么国家到底还剩多少资产呢?据2001年统计年鉴数据:中国共有国有及非国有企业162885万户。企

业拥有的资产总额为126211亿元人民币,负债93271亿人民币。负债率高达73.9%,净资产32940万

亿人民币。经过大规模私有化后,国有企业资产比例已降至全国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负债率高于

其他类企业。若按相同的资产负债率计算,国有净资产只剩下9882亿人民币。

这就是我们世世代代建设了几十年的家底。这是一个吃完祖宗饭,又断子孙路的家底。共和国亿万人民

五十多年来创造的财富就这样流进了少数先富起来者的腰包,却留下了一个152944亿人民币的债务黑

洞。填补这个黑洞的,只能是恶通货膨胀,届时,老百姓手头的存款将被洗劫一空。举债能手朱容基,

你拿什么脸面对人民?

前屋亮堂,后院窟窿,虚假繁荣背后的本质就是一句话:容基请客,子孙买单!

--------------------------------------------------------------------------------

明月照大江

违规】朱熔基女婿秘密接管有色上市公司

  香港东方日报系《东周刊》2002年6月

  东方有色及东方鑫源,两间香港上市公司,最近接二连三爆大镬。继

两公司的直属控股股东,中国有色(香港),在四月向高院申清自动清盘

后,上星期,两公司同时发出公布,表示中国有色(香港)的最终母公司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巳在去年被撤销。公布并否认两间上市公司的控

股权,巳被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矿)接收。

  但据本刊调查所得,中国五矿确实早于2000年巳接管中国有色在

港企业,只不过上市公司一直隐瞒股权变动,而且没按照规例,向小股东

提出全面收购,事件实质上是一宗丑闻。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则丑闻竟牵涉国务院总理朱熔基家族。他的女婿

梁青,其实是中国五矿的话事人,一直参与这宗秘密转移资产的活动。

  上周三,东方有色及东方鑫源两间姊妹公司,同时刊登公布,表示他

们的最终控股公司,国家有色工业局,在去年二月巳被撤销。公布并没交

待控股权现在花落谁家,只否认早前有指中国五矿巳入主的报导。

  然而,本刊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有色系公司,原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所有,并一直由***大

女婿吴建常掌舵任总经理。九二年,吴建常率领有色总公司,来港成立中

国有色(香港),淮备大展拳脚涉足地产,并借壳罗氏地产上市,易名为

东方有色。至九四年,再将从事矿砂及其他有色金属进出口生意,分拆成

东方鑫源上市。

  九七年二月,***病逝,吴建常从此失势。翌年二月,吴突然被调

任为治金工业部副部长,而一星期后治金部整个被撤掉;不久连他的头马

方大成,亦因经济犯罪在北京被捕。

    朱总阻挠改革

  吴建常落台后,总理朱熔基马上派遣前甘肃省省长,国家经贸委常务

副主任张吾乐,出任有色总公司总经理一职。至九八年五月,有色总公司

改组成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而张亦一直出任有色工业局局长。张吾乐掌

管有色工业局期间,曾计划重组有色业务,但最终没被朱总接纳,张更被

拉下马,而有色工业局亦于去年被撤销。

  而有色工业局解散前,中国五矿巳接收所有有色系公司。

  事缘国务院于2000年七月,把有色系资产,拨归中国五矿所有。

而根据一名中国有色属下公司股东,所提供的中国五矿第二零二号文件,

里面清楚下达国务院的指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贸易集团公司(本部)

,中国矿业国际有限公司和中国有色金属(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划归中国

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管理。将中国有色金属(香港)集团有限公司持有

的东方鑫源(集团)公司和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转由中国

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持有。」

  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国务院政令一下,中国五矿高层随即下达文件到

香港的有色系统,指令不同数额的审核,必须改由五矿不同级数的人来签

署。  ……

  而最明显的证据,莫过于将中国五矿的自己友,纷纷空降到有色系的

董事局。其中中国五矿(香港)董事王幸东,在2001年出任东方有色

董事总经理,及东方鑫源董事;而中国五矿(香港)总经理林锡忠,亦坐

镇中国有色(香港)。今年五月,在中国五矿新西兰公司当经理的徐惠中

,更获任为东方鑫源董事总经理。

  记者尝试找身兼中国有色(香港)与东方鑫源董事,及东方有色董事

总经理三职的王幸东作回应,但他的秘书却多次以「王先生正在开会」推

搪。

  于是记者欲找中国五矿香港分公司的董事对质,亦遭接待处职员留难

:「你们找林锡忠?他不在香港。所有董事都出差了。(那现在公司谁是

负责人呢?)我不知道的。总之我们公司没有一个部门,可以回答你们的

问题。」

  虽然香港的公司刻意回避记者,但在北京的有关机构巳露出端倪。前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员工,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工业局在去年春节时

宣布撤销,应该是有文件证明吧,所以中国有色金属的香港公司,巳属中

国五矿所有。」

  而就连中国五矿北京总公司的接线生都说:「香港的有色公司,应该

巳收了吧,反正北京有色就一定是了。」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五矿已接收了中国有色(香港),其控股五成三

的东方有色及持有四成半的东方鑫源,竟然一直没有向联交所及证监会披

露情况。

    财政部倒贴几亿

  国务院颁令把有色的资产拨归五矿。而在五矿背后的抓弗人,(海生

按:粤谚:掌权者,主持人)原来是朱熔基女婿梁青,中国五矿(香港)

董事,以及窗口公司企荣贸易副总经理。

  五矿接收有色后,便马上部署行动。首先把原本的核数师毕马威撤换

,改聘与朱家关系良好的安达信,而朱熔基大仔朱云来,曾在美国效力该

公司。安达信其后提交的核数报告,显示中国有色(香港)负债累累,负

资产高达十六亿。五矿于是马上向财政部申请拨款十六亿,以补贴五矿「

捱义气」,啃下香港有色这个负资产。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务院最初否决

了五矿的申请,五矿遂缩减补贴数额最后财政部经中国银行,拨了几亿元

给五矿。

  整理账目后,梁青再将有色工业局的三大业务,分为中国铝业,中国

铜铅锌集团及中国稀有稀土。至去年底,先将中国铝业,经朱云来打骰的

中国国际金融做保荐人,在港美两地上市,集资七十八亿元。

    女婿行踪神秘

  本刊在上星期希望访问梁青,但发现他行踪颇为神秘。根据公司注册

处资料显示,他在港报住的地址,是北角赛西湖大厦十五座一个中层单位

。记者于是登门造访发现该单位内只有一对年约十多岁,貌似外籍华侨姊

弟,他们并以流利英语告诉记者:「我是姓黄的,这里没有姓梁的。我们

搬来两年,之前的租客是一个日本人。」

  该处一梯三伙,记者逐户查问,也未发现一位姓梁的住客,就连管理

员也表示,未有听过梁青或朱燕来的名字。

  为证实梁青的身分,记者致电中国五矿,向他的秘书表示:「我们想

找梁青先生和他的太太朱燕来小姐做访问,未知可否预约时间呢?」

  秘书小姐毫不犹疑地回答「梁先生现在出了差,未知何时回港。至于

朱小姐那边,我们不方便作络,你还是自己找吧,或者等梁先生回来再算

。」间接证实,梁青是朱燕来的夫婿。

    五矿违规定 证监无理

  五矿接收中国有色(香港)及旗下上市公司后,迟迟未有公布,实属

违规。根据证监会《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第二十六条,任何交易在取得

一间公司三成以上的权益时,必须向全部股东提出全面收购建议。在特殊

情况下,公司亦可向证监会申请豁免。但无论采取任何一种方法,公司均

有责任发表公布,向公众求代。

  不过,据证监会回覆,在2000至今2001年期间,东方有色及

东方鑫源并没有发表任何有根据《收购合并守则》的宣布。而当记者追问

两间上市公司有否向证监会呈交全面收购的申请,证监会却说:「不可就

个别公司作出评论。」反映对事件并不关心。

    有色香港自动清盘

  而国务院打茅波,突然把有色系的资产转到五矿手上,而没有向外公

布,令本来有色工业局的债主当灾,其中巳括逾三亿银行贷款,据悉其大

债主是住友,另外还有金辉集团。

  九八年,金辉入禀高院,向中国有色(香港)追讨一笔九千万元认购

金辉船务款项后,复于今年二月再申请把中国有色(香港)清盘。

  其实,据消息透露,中国有色(香港)早巳打算入禀申请自动清盘。

据一会计行内人士解释:「如果拣自动清盘,可以找相熟的清盘公司,对

自己较有利。」他们本想委任安永会计师行,但不获接纳。

  另外,由于五矿入主后,东方有色及东方鑫源两间上市公司的业务无

甚扩展,两公司分别蚀了三亿多及亿几。而五矿亦与东方有色属下的瑞和

工程,去年入标竞投广州花都机场金属屋顶合约,五矿又入标,一瑞和员

工表示:「五矿要我地让俾□地(他们),最后合约当然由五矿抢(口左

)。五矿入主两年,所有业务都要□地审批,但无论大小工程都唔批,这

两年蚀得好惨!」  摘自《东周刊》之【财经脉搏】2002年六月

  【党国「清官」】朱熔基铁面背后

  掌管国家经济政策的总理朱熔基,一向予人公正无私的印象,并有「

朱铁面」的美誉。但其实他的仔女,早巳安插在金融机构充当要职,难免

令人非难。

  朱有两名儿女,大仔朱云来,现年四十六岁,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

学,后来到芝加哥DePaul大学读会计,毕业后在美国的安达信及第一波士

顿工作。九八年朱云来加盟由中国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共同成立的投资

银行,中国国际金融,现巳晋升为中金香港主管。据商业银行界人士透露

,由于大型国企在海外上市,需由朱总理批核,所以这些国企都不敢不将

上市一事交托中金。例如过去两年,中金便安排了联通及中石油在港美上

市,以及替新浪网到美国Nasdaq上市等。

  朱总的女儿朱燕来曾留学加拿大,在中银多伦多分行工作过一段时间

。回国后,朱燕来被派到中银港澳管理处工作。中银重组后,朱燕来升任

为发展规划部总经理,负责推广工作。 摘自【东周刊】2002年六月

  (【东周刊】在2002年11月初在香港登载了受害于黑社会女星

裸照的「自杀行为」后自动停刊,数星期后,朱熔基访问香港。)

  海生植字于枫叶之国屠龙之都 2002年12月30日

  海生按:回到多伦多巳过半年,整理旧资料见到这份原载六月份《东

周刊》的内幕资料。回想起《东周刊》在今年十一月初登载受黑社会迫害

女星之裸照的「媒体自杀」事件,忽发奇想,今日巳「RIP」(归土安

息)的东周刊的「自杀」,会不会和得罪了太子党的这篇文章有关呢?

(海生一笑)

--------------------------------------------------------------------------------

明月照大江

不久前朱到香港高喊“我爱香港”,又表演了一次激情戏。这种令人肉麻的口号,当年朱熔基

到美国“消气”的时候,就曾经喊过,不过用的是英语罢了,而他倾吐爱意的对象则是美国和美国人

民。作为中国的总理,跑到美国去“爱”别人的国家和人民,不能不让人反感。那么“人民的儿子”朱

熔基,又是怎样“爱”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呢?

  当今太上喜欢演戏,演的是滑稽剧,似乎颇有些娱乐效果,让人在开口一笑之余多活几年。而朱熔

基演的是“主旋律”的“清官”剧,却很能欺骗一些善良的人。当年朱熔基喊的口号“不管前面是地雷

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准备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

留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云云,让很多人热血沸腾,似乎苍天有眼,又一个包青天奇迹般地产生了,

中国又有希望了。

  八九年朱熔基一曲“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给听说的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加上他被打为右派的经

历,人们似乎有理由相信他会有些正派的品格。但是不少清醒的人根本不相信什么“青天”,对这位横

空出世的人物仍然“听其言,观其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位“青天”表现出来的,无非还是那些刚

愎自用、好大喜功的党国官员的共同特色。

  在作副总理主管经济时,“懂经济”的朱熔基对於过热的经济,不是对症下药地约束政府投资,压

缩政府开支,制止政府部门参与市场经商,而是严令银行紧缩银根,收缩贷款,於是银行纷纷拿私营企

业的贷款开刀,撕毁贷款合同勒令提前还贷,而朱熔基对国营企业的烂帐“三角债”却继续投入大量银

行资金。结果中国经济活力所在的私人企业大量倒闭,经济迅速降温。从增长率的数字上看,似乎是达

到了朱熔基期望的目标,于是朱熔基得到了“经济沙皇”的称号。朱熔基对自己让经济“软着陆”的绝

技颇为得意,在记者面前吹嘘自己凭此足可以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际上,正是朱熔基的这些得意之

作,在后来使得中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可能复苏。

  朱熔基还向全世界宣布台湾的民主“是个笑话”,又一本正经地保证将赖昌星从加拿大弄回来后

“不判死刑”,明明白白地表现出这位总理对现代社会一些基本知识的见解荒唐,他自己才真正“是个

笑话”。当然,同无能的李鹏相比起来,朱熔基非常能干,能干之处就在于非常能敛财、花钱,这就是

所谓的“懂经济”的主要表现,也是朱熔基自豪的资本。正是因为能干,朱熔基极爱虚荣,听不得不同

意见。为了他的面子,老百姓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惜一切代价”是朱熔基的口头禅。朱熔基给人印象

深刻的地方之一就是爱摆弄些数据,有时候一兴起就信口乱吹,比如二○○二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朱

熔基吹嘘本届政府“建设了九万五千万千瓦的电站”。实际上到一九九八年底,全国总装机容量才二万

七千多万千瓦。人民网发布的全文,到后来又不得不将这句牛皮删掉。

  由於户口制度造成的城乡隔离,农业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行业,虽说每年有四亿多五亿吨的粮食

产量,平均到人头,产值还远不到一千元,但这却是在没有其它收入时,农民年收入的一个大头,同时

粮食市场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八十年代初开放粮食市场以后,国营粮站形成的垄断格局被打

破,粮食相对自由地在市场流动,农民和市民都得到好处,这对农民的现金收入逐年增加有着现实的意

义。

  朱熔基曾对全世界吹嘘,中国的粮食储备可以供中国人吃两年。后来却发现粮食系统有两千亿元的

亏空,粮食储备几近空虚,朱熔基的大话才真正“是个笑话”。朱熔基恼火之余,就搞起所谓的“粮食

系统改革”,试图重新恢复粮食系统旧有的垄断地位,再搞统购统销那一套,比如规定长途调运粮食必

须通过国家粮站。本来粮食系统由於态度恶劣、压级压价、收购粮食后不给钱而给白条,深受农民痛

恨;而私人粮食贩子由於竞争,会相对公平,出价总是高于国家粮站,更主要的是给现金,对农民增加

收入少受气有着实际意义。再加上贪污、腐败,粮食系统在一九九八年就已经实际破产,地方粮站已经

纷纷准备解散。由於朱熔基的改革,粮食系统起死回生,重新获得垄断地位,对农民变本加厉地压榨。

这种“改革”由於逆潮流而动,经过三年多回光返照,最后不得不重新放开粮食市场。粮食系统的亏损

累计达七千亿元。不光是粮食,棉花、蚕茧等农产品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都曾有过国营和私营企业

的价格大战,朱熔基重新垄断市场的“改革”,虽然暂时消灭了这种现象,但最吃亏的是农民。按照政

府的数字,农民年收入的增长率立即大幅度下降到2.1%,受到直接打击的是原本活跃的农村经济。

  朱熔基的粮食系统“改革”和其它农村政策带来的恶果,就是严重打击了农村经济。广大农民不仅

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因此丧失了相当多参与市场并扩大市场的能力和机会。这不仅使农村经济

萧条,对於城市经济也有着很大影响,因为农村同样是城市工业品的巨大市场。八十年代初由於土地承

包制度、粮食市场开放,农民有了现金,就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初始动力,而农民本身也是改革后最早

最活跃的商人,由此产生的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生机勃勃的力量。而九十年代暂住证、身份

证等等强化隔离制度的政策出台,各级公安根据这些强化政策,“靠山吃山”,对进城农民进行盘剥甚

至任意抓捕收容,更加上地方政府的超高额人头税,一方面掠夺了农民微薄的一点进入经济活动的原始

资金,并增加了人身和财产风险,使得广大农民在经济活动中几乎没有机会,更不用说像八十年代那样

迅速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农民购买力大幅度降低,直接影响到城市工业品的销售,这与经济萧条有着直

接关系。没有购买力的人口,绝不会成为市场。对比一下八十年代的情况,农民只要有当地的介绍信,

就可以到各地经商而不会有失去人身自由并损失财物的危险,那才是农民大展身手的好时候。

  当然朱熔基可以拿出许多数字说明自己能干,比如二○○一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一

亿元,比上年几乎增加18%,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7.3%(国外专家以为实际只有3.5%)相比,高出好几

倍,是一九八九年财政收入的6.2倍,而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则增加到5.6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二○○一年中央财政收入达九千一百七十四亿元,是一九九四年的6.2倍,同期国

民生产总值只增加到2.1倍,即中央财政收入的增幅是同期经济增幅的几乎3倍整!再来对比一下,一九

七八年全国财政收入为一千一百多亿元,一九八九年为二千六百多亿元,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

长幅度很少,只有37%;而同期经济增长则远远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到一九七八年的

2.71倍(不扣除物价因素为4.66倍)。由此可以看出朱熔基在为中央政府敛财方面,确实非常能干。风行

一时的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残暴的雍正皇帝被翻案、吹捧的一条主要功绩就是国库的银子增加了几

倍,看来真是“与时俱进”,价值观念变了,朝廷越能聚敛越值得称颂。然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税收高速增长绝不会是好事。经济萧条时税收高速增加,只能说明商家和老百姓手里的钱必定减少了,

投入再生产和消费的资金必然跟着减少而导致经济进一步萧条。一些马屁代表居然大力歌颂每年财政收

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争取二○○五年达到20%!老百姓还活不活?!

  在朱熔基管经济期间,他搞的改革之一是两税制,即中央政府直接对地方征税,地方税收分开征

收,这与过去由地方税收上缴不同。这样,中央财政的口袋迅速鼓起来,而地方税收却大幅度减少,且

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反馈却不成比例。另一项所谓的“改革”是财政下放包干。这包括县级和基层政府一

方面必须上缴上级政府定额税收,而县级和基层政府的财政预算必须自己解决,上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

府是不管的。由於政府规模急速扩大,基层政府就对农民任意征税,残暴压榨农民,这是导致广大农民

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急剧贫困的直接原因。对於城市居民来说,每月八百元才会征收所得税;而农民无论

老幼,无论有无收入,都是按照人头征收。正是由於人头税对老百姓极尽压榨之能事,贫者尤其无法承

受,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不得征收人头税,中国在清朝也曾改为“摊丁入亩”,“人口滋生永不加赋”。

乡、村级政府为了上缴财政,大量借贷,甚至借高利贷,不仅导致大量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处於破产状

态,而这些强加在农民头上的债务,进一步加深了农民的贫困。这才是朱熔基“成功”的税收改革的真

实面目。这种税收改革,是以农民急剧贫困为代价的。对於农民的处境,朱熔基不是按城市居民的同一

征税起点来对待农民,从而彻底缓解他们的税赋压力,而是准备将农业税率由5%提高到8.4%,从而将

农业税额由三百亿元提高到五百亿元,以为他再发个文件什么的取消其它杂税,拨出二百亿元补贴一

下,基层就不再向农民乱征税了。如果这就是全部问题所在,而这样一来就解决问题了,那么农民不还

是要出同样多的钱而没有任何改善吗?这种主意,未免太荒唐了吧?

  而将农村教育预算下放到乡级政府,更是对中国农村教育产生致命的打击。各种财政预算中,首先

遭到克扣的就是教育经费,结果长期拖欠教师工资成为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迫使教师不得不采取养

猪、在学校经商等对策来获取收入。尤其恶劣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公然*迫教师去征税。而经费不足,地

方政府就要求学校对学生收取高额学费,直接导致大批儿童辍学。直到最近,教育经费预算才被收回县

级政府,教师待遇才因此有所改善。《南方周末》曾对一个县调查发现,在税收中分得最大一份的中央

政府,对地方教育的投入根本没有,县级财政只有9%。税收最少的乡政府则负担48%,其余全部由农民

承担。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中国缅甸交界的地区,儿童纷纷到缅甸去读书,因为那边读书不要钱,饭

也免费。注意,缅甸可比中国穷得多!

  朱熔基为了面子曾经表演过一场精彩的经济增长率为8%闹剧。由於夸下海口要将经济增长率达到

8%,而经济偏偏有目共睹地不景气,朱熔基就将“保八”当成了全国的政治任务,年终时终於千方百

计弄出个7.8%的增长率自欺欺人。而朱熔基对记者说,全国报上来的增长率数字都高于8%,似乎全国

省级官员都说假话,只有他自己就没说假话。但是,从这些报上来的高增长率,又怎么能算出个7.8%?

而这些说假话的官员受到惩罚了吗?没有!正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

死”。下级官员纷纷说假话,只能证明上级官员喜欢听假话,至少说假话无害。朱熔基对全世界记者声

明,江西芳林村小学的爆炸不是由於学校制造鞭炮,就是朱熔基公开撒谎的一个例子。学校成为鞭炮工

场,恰恰是朱熔基税务和财政“改革”的结果!

  空话、口号是朱熔基的常态。回想一下,朱熔基当总理时信誓旦旦宣布的“三年使国有企业扭亏增

盈”的目标是不是空话?为了这张空头支票,朱熔基搞所谓的“债转股”,将国营企业欠银行的巨额贷

款,变成不值钱的股票,使国营企业根本不用承担还债的责任。这一“改革”不过让那些效益恶劣的国

营企业更迅速地烂掉。一堆烂帐转嫁到银行,最终还不是转移到存款的普通百姓头上。而在同时,朱熔

基为了解决国营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其实是连环债务),强迫自己抓在手里的银行动用数千亿元资

金。这虽说能暂时解决掉一些连环债,但国营企业没有债务责任而导致没有信用的关键问题,却更加没

有指望解决;而银行投入的资金更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对效益恶劣的国营企业是一种变相的鼓

励,不久就产生更多的“三角债”。

  不得已,朱熔基再出馊招,让这些烂透了的国营企业到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圈钱,用虚假信息给老百

姓形势大好的假象,让人们购买这些国营企业的股票。当这些垃圾股票充斥市场后,再来一招“国有股

减持”,试图圈进更多的钱,结果股市崩溃,那些相信政府鬼话的人血本无归。而那些背后操纵的银

行、国营企业、官僚及太子党则大捞了一笔。

  朱熔基的另一个空话就是政府裁员,最后还是不了了之,政府机构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膨

胀。与此鲜明对照的是,在没有建立任何形式上的、更不用说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国营企业为了朱

熔基“扭亏增盈”的目标,对於无权无势的工人搞裁员却一点不含糊,造成数千万城市失业人口。这也

是他“扭亏增盈”计划的最重要部分,所谓“减员增效”。但这么庞大的失业人口没有生活保障,迅速

陷于贫困境地,却造成全社会的不安全感,直接打击人们的信心。与此同时展开的住房改革,剥夺了城

市居民的大量积蓄,医疗制度改革则完全抛弃了原本受益的城市居民。这几个大动作使得全社会的普通

人普遍没有安全感,不得不节省开支存钱。直接的后果就是经济急剧萧条。消费减少,造成生产利润减

少,造成在职员工收入减少,进一步导致消费减少,这个循环还在持续。国营企业是否应该裁员增加效

率?住房和医疗体制是否要改革?当然应该。但社会改革不是玩电子游戏,老百姓要生存、要吃饭,在

人们没有基本保障、没有广泛的谋生机会时,就搞什么“大刀阔斧”的大手术,后果必定是致命的。

  当“改革”立竿见影地造成经济萎缩后,朱熔基不是对症下药地解决社会保障制度问题,而是想方

设法*老百姓消费。为了刺激消费,政府对一降再降、已经低得可怜的利息征收利息税,似乎老百姓就

那么傻,为了节省几个税钱就会像官员们一样大手大脚。另一项措施是大幅度增加各级教育的学费,尤

其是高等教育的学费,因为一般老百姓对别的开支可以省,而对子女的教育总舍得咬紧牙关投资的。同

时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将招生人数翻倍。这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高学历失业人口迅速

增加。而高学费和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更直接严重挫伤了农村儿童读书的积极性,因为他们原本只有比

大城市学校低劣得多的教育条件,却必须超过高得多的分数线,才能考取大学,而这种“改革”意味着

许多人在付出更多努力、在远远超过大城市学校的激烈竞争中获胜之后,却由於高额学费而不得不放

弃,况且即使能完成学业也难找到工作,还有比这更绝望的情况吗?

  另一个措施是为公务员加薪。而对普通公务员来说,他们也不过是普通百姓,对于当今社会缺乏安

全感的状况,他们同样耳闻目睹,他们敢随意花钱吗?而对有实权的官员来说,工资涨一倍同样不够塞

牙缝,如果不是那些公款,他们如何能够花天酒地,如果不是那些不义之财,他们怎么能豪宅二奶的干

活?

  既然老百姓不愿花钱,朱熔基的最后一招就是政府使劲花钱刺激经济。各种大工程大量上马,各种

项目、庆典也是化钱的好方法,如北京国庆就可以挥霍上千亿,治理空气污染又是上千亿。对老百姓有

利的当然应该花钱,但花钱应该量入为出,有个节制。而且贪污的最好方法就是上工程,可以说每一项

政府工程后面,都有一大群贪官,利益驱动使得官员们想方设法上工程,他们尤其爱好大气魄的工程,

比如海口市的官员有本事将全城所有椰子树砍掉种棕榈。朱熔基的税制改革,大大增加了税收,为官员

们乱花钱提供了基础,但最关键的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却连影子都没有,于是国家的财富就象流水一样

漏到官员们口袋里,再安全地流到外国。乱花起来,钱总是不够的,於是又大量发行国债,朱熔基在总

理任上几年就发行国债六千六百多亿元,而这里面有不少又是直接摊派到老百姓的工资里的,实际上进

一步减少老百姓的消费欲望,反过来打击经济。还有透支造成的财政赤字,最后还不是要通过在老百姓

头上收更多的税来补偿。“赤字总理”的称号,对朱熔基何其贴切。虽然在其它地方花钱如流水,但对

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教育,朱熔基又何等吝啬!

  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为了保障港币跟美元的联系汇率,朱熔基“不惜一切代价”;朱熔基最近这

次跑到香港去“挺董”,为了香港的繁荣,又要“不惜一切代价”,准备拿他非常得意的两千多亿美元

的外汇储备做赌注。这一切都是为了面子。而香港却是不给中央政府交税的!也就是说,要用大陆百姓

的血汗钱,去给香港再镀层金。这样大手脚的人管家,不是败家精是什么?

  “懂经济”的朱熔基实在太能干,他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造成严重的失业问题,严重打击了城市和

农村经济,造成经济持续萎缩,而他的解救措施无非是挖肉补疮,让问题更加严重。他自吹给下届政府

积累了两万五千亿元“优质资本”,实际上是十多万亿元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三万五千亿元的银行烂

帐,两万五千六百亿元国债,仅二○○二年的财政赤字就高达三千零九十八亿元,及一个萎缩的经济和

动荡不安的社会。虽然这不能由朱熔基承担全部责任,但他是主要责任者,是一些主要措施的发起者和

执行者。

  朱熔基口口声声反腐败,他自己控制着银行系统,而他的一子一女却在银行业中身居要职,毫不回

避。比如他儿子朱云来于一九九四年在美国获得大气物理博士学位,然后又去弄了个会计硕士学位。后

来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当低级别的雇员,干了两年后,于一九九八年回国就成了中国国际金融公

司最高层的六名成员之一,而且逐渐成为说一不二的人物,其作用与其职位极不相称,破坏了公司的管

理结构,造成管理混乱。朱云来这样迅速地位居要职,有这么大的影响,又能在股市当中呼风唤雨,靠

的还不是他老子有权势吗?要不然,难道他天生“懂经济”不成?对朱熔基到底怎样清廉,还是存疑的

好。

  朱熔基在二○○一年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

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熔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清廉本是对政

府官员的起码要求,怎么在朱熔基那里就成了个了不得的业绩了呢?不过,真的谢天谢地,朱熔基总算

要从总理位置上走开了。

  在一个专制体制中,掌权的人太能干而又好虚荣,就是老百姓的灾难。他们往往相信“成大事者不

谋于众”,偏爱大气魄的动作,干事偏偏崇尚果决和大刀阔斧而不是谨慎,加上听不得反对意见,出了

问题又不能面对。这样的人来折腾一个国家,不出问题才怪!如果最高统治者是这种人,那政局就更加

颠三倒四,百姓苦不堪言。不信的话看看毛皇帝时候的中国。在昏昏噩噩的当政者底下,老百姓反而还

有些自我发展的自由空间。但是,腐败是专制之癌,无论当权者精明还是昏庸,因为整个统治阶层的利

益来源于权力,专制的权力不受制度和老百姓制约,必然的结果就是膨胀的权力掠夺更多的利益,孤立

无助的老百姓对此无能为力,注定要倒霉。

  所以,对目前的中国,千万不要指望什么清官,什么能人,只有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一股不可

忽视的力量,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让政府不能随意行为,从而削弱政府权力,进一步削弱中央集权,

并根除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与民争利的行为以及垄断政策,即使还没有建立民主制度,老百姓的自由空间

都会大大扩展,经济才有可能良性发展。在目前这个制度下,千万不要再来个朱熔基式的强人,中国再

经不起折腾。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永别了,朱熔基!

明月照大江

等级:论坛游民

因些许小事得送朱一程(转)

人有生老病死,自然、常情。同理,吉安也会老,也会死。同理,当今总理朱因为年纪老了,七十四岁,便该退下。最近,吉安看到许多表扬朱的文章,细看,其实,这些表扬内容不过恰恰正是吉安多年来所作批评的反面。换言之,这些表扬文章,正好可作反面教材的真实记录。不看这些表扬文章也罢了,看了,倒使吉安想起未与人谈的有关朱的些许小事,不得不写此文,算送朱一程。

朱是个很注意小事的人,是个很会注意小事的人,相信大家都知道。他特别具有从小事上判断大是大非的能力。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他曾为小事打过他儿子一嘴巴的故事。

吉安现在要谈的也是几件小事。

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除了按规定可以从国库中领取出国访问的差旅费外,一般到了国外,还会受到驻外外交机构、中资机构的不成文的所谓内部接待和照顾,基本依据有关到访官员的职务高低来定。当然,官职越大,所受这种内部接待和照顾的规格就越高。

比如中国的一号人物出访,当然是会受到最高规格的内部接待和照顾。朱呢,大概算不上二号,也该算三号人物了。

所谓内部接待和照顾的内容之中,有一条,就是驻外外交机构特别赠送的零用钱,不多,以驻美国的外交机构一般不成文的规定,所赠金额约每人二、三百美元。如果赠送给一号人物为三百美元,那么,随同一号人物出访的所有大小官员便统统按每人三百美元赠送。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一、二、三号人物都是去过美国的。据吉安所知,一号人物及随从人员,在驻美外交机构赠送零用钱后,是谢绝了,退回了的。而朱及随从人员,在外交机构赠送零用钱后,是笑纳了的。这一退、一纳,便促吉安要吐出此文,正所谓不吐不快。

单看三百美元的零用钱,在现在连中国不少老百姓都可以出国旅游的今天,实在是件小事了。然而,在吉安看,这又不像小到咱老百姓自己口袋里多装或少装三百美元那么样的小事。毕竟,驻外外交机构赠送零用钱,绝不会是驻外外交机构人员自己私人口袋里的钱。一个高级代表团几十人,每人三百元,就是成千上万美元咧,大使个人出?领事个人出?要谁出,谁也出不起呀,当然,所赠金额就是出自驻外外交机构的公费,所谓公费,当然就是与中国国库有关的钱。

拿朱打儿子一嘴巴那件事情的原因来对比这三百美元,儿子挨嘴巴的事情就是芝麻,老子纳这三百美元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咧。当然,打儿子嘴巴的事情是可以公开讲的,而笑纳三百美元的事情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

朱随行带有理发师,据吉安所知,理发师每到一站,必要所在外交机构出钱买一套新的理发用具,几乎经过几站,就买了几套理发用具,在中国驻美各使领馆一时广传。当然,这也是小事,小到没有多少人知道。

朱随行带有警卫,警卫的头,在纽约,在外交机构人员的陪同下逛街,进珠宝店,指着一些贵重的珠宝,仅一句话,就这些,都要了。这,可能也算小事,小到没有多少人知道。吉安知道后,很想了些日子,想那警卫头何至于有虎豹胆,竟敢如此狂下手?那时那刻左右,依稀记得倒是有个什么香港电视台的女人要结婚,这,只能点到即止,很可能是吉安的胡乱猜测。大事小事,只有靠那于公开处事事明察秋毫的当今总理才能察得清楚了。

至于那个已经被关在牢子里的朱小华,还有其他几位已经被关在牢子里的朱的爱将们,据说,也都是因为些小事情,居然就那么被关了起来。

朱受到的表扬太多,特别是西方送的表扬太多,临别之际,吉安只有这一文批评送朱一程,这些事情,是有,是无,是是,是非,吉安写出来,是为天下大公,相信朱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

因些许小事,就因为是些小事,吉安得送朱一程。

…………………………………………………………………………………

二00三年三月七日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