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谈苏德战争——苏联元帅全攻略 -- napolen

共:💬69 🌺32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 一定要抓住的宝贵机遇3

库尔斯克会战

现在已经是1943年了,同志,难道你还没有在哪一次战役里大大的露一次脸,当上方面军司令员吗?不过,没有也没关系,现在还剩最后一次露脸的机会——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这一仗干得好,就算战时元帅当不上,当个准战时元帅还是有希望的!

在这次战役中,除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这一群我们熟悉的老面孔又在四处忙忙碌碌,为自己增添新的星星之外,还有两个新面孔,或是半新不旧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科涅夫和巴格拉米扬。

严格来说,科涅夫对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了。他的形象早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看过电影《莫斯科保卫战》的人们,想必不会忘记他向大本营的代表们解释退却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战斗形式,而伏罗希洛夫元帅冲着他大吼“我想知道你这种复杂的战斗形式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的场面吧。应该说,科涅夫在战争前期的表现是优劣参半,因而他的元帅地位也始终是上上下下忽忽悠悠的站不稳当。但从库尔斯克会战开始,他的军事指挥艺术越来越成熟,打得胜仗越来越精彩,到最后不仅成为战时元帅,而且成为战时元帅中最强的之一,能够跟朱可夫并肩突击柏林,而且还要跟副最高统帅较较劲。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科涅夫担任草原方面军(也有音译作斯捷普方面军的)司令员。这个方面军不是拿来阻击德军进攻的,而是作为最高统帅部的战略预备队,准备投入反攻用的。以方面军级的战略军团组成预备队,专门用于反攻,这在人类战争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了当时苏联的军事实力、工业实力和军事学术都到了极高的境界。想象一下,当曼施坦因的部队拼死拼活的啃了半个月的苏军防御阵地,已经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发现50多万已经在后方养了几个月的膘、等打仗都等得不耐烦了的俄国彪形大汉,开着一千多辆坦克迎头猛冲过来,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当然,最后这个宏伟的画面并没有完全实现。在防御阶段中,为了阻击德军突击集团,草原方面军的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和近卫第5集团军被调给第一线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图金),而几个在前线受到损失,需要整补的集团军(如近卫第7集团军,69集团军)被换给了草原方面军。这一决定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预备队使用得过早了,削弱了后来反攻(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的力量,也有人认为使用预备队对于阻止德军的攻势是很关键的——如果连德国人的进攻都阻止不了,还谈什么反攻?但不管怎么样,草原方面军转入反攻的时候还是有好几个新锐集团军的,三四十万彪形大汉、几百辆坦克还是有的。科涅夫和瓦图金携手,撵着曼施坦因的屁股猛揍。转入进攻后的第三天就拿下了别尔哥罗德(同日,苏军在北线的反攻也获得胜利,攻克了奥廖尔,我们即将介绍的另一个大牛人巴格拉米扬就在这次战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这一胜利,斯大林命令在莫斯科鸣放了卫国战争以来的第一次礼炮(124门火炮12响)。18天后,草原方面军又攻克了以经历了多次拉锯战而闻名的乌克兰工业首都——哈尔科夫(在谈卫国战争历史的时候,如果要说哈尔科夫战役,就必须指出是哪一年的哪一次哈尔科夫战役)。莫斯科又第一次鸣放了二级礼炮(224门火炮20响)。两个第一次礼炮都是为科涅夫而鸣,元帅的肩章在炮声中已经浮现出来了。

再来看看我们那位运气好得出奇的少数民族(亚美尼亚)元帅巴格拉米扬同志。他在带着那个连从二号大陷阱——基辅合围圈中突围出来之后,做了西南方面军和西南方向总指挥部的参谋长。也许是这段时间的运气指标已经被透支殆尽的缘故吧,他像叶廖缅科、马利诺夫斯基一样,也犯了一次错误,那就是1942年哈尔科夫战役(不要跟这次弄混了哦)。作为参谋长,巴格拉米扬是战役计划的主要制度者之一,那么自然也免不了要为战役的惨败负上些责任。他被降职为集团军参谋长,后来又调去西方面军做了16集团军的司令员(这也是个牛人辈出的集团军啊,他的前任是罗科索夫斯基,再前任是卢金),打了几个胜仗之后,该集团军被改编为近卫11集团军(最后一个近卫合成集团军)。库尔斯克会战中,北线德军是先被击退的。7月12日(此时瓦图金在南线正和曼施坦因打得火热),苏军开始了库图佐夫作战,即奥廖尔进攻战役。作为西方面军主要突击力量的近卫11集团军,在巴格拉米扬的指挥下狂扁当面的德军。巴格拉米扬在7公里的突击正面上集中了两个近卫步兵军和包括坦克第5军在内的几乎全部加强部队,平均一公里的正面上有一万多个彪形大汉、200多门火炮和几十辆坦克(巴格拉米扬的回忆录里曾经提到,他当集团军作战部长的时候曾经对集团军司令员把兵力火力分散在很宽的正面上的做法颇感不满,现在他做集团军司令了,可以爱怎么集中兵力就怎么集中兵力了)。在战役的第一天,近卫11集团军就突破了德军的主要防御地带,第二天又砸烂了第二防御地带,7天前进了70公里。坦克第1军,第5军,25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先后从近卫11集团军打开的突破口里投入战斗。为了避免被合围,德军被迫不断从对付中央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里抽调兵马来应付巴格拉米扬,从而为中央方面军的胜利进攻铺平了道路。由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杰出表现,奥廖尔战役刚结束,8月27日,巴格拉米扬就被晋升为上将。一个多月之后,斯大林又打算让他去指挥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他当时表现很犹豫,因为该方面军有一个集团军的司令员也是上将,而且资历比巴格拉米扬还老。当他把这个考虑告诉斯大林时,最高统帅很痛快的说:这好办,那就晋升你做大将好啦。斯大林又看了看一同在场的安东诺夫(大将)和什捷缅科(中将),说:如果我们给什捷缅科同志也晋升一下军衔,是不是他以后工作起来会更方便些呢?安东诺夫连忙说那当然啦。于是斯大林命令立刻为他们起草晋衔令。三个哥们非常开心的回到宿舍,安东诺夫拿了一副自己的备用肩章给巴格拉米扬,巴格拉米扬再把自己的肩章摘下来给什捷缅科,同志们戴着新肩章,开心的喝起酒来(看看,火候到了,升官就是这么简单)。此后,巴格拉米扬一直在波罗的海沿岸作战,由指挥一个方面军,到同时协调几个方面军,逐步确定了自己准战时元帅的地位,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库尔斯克。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军的将帅们谁有多大能耐,将取得什么样的地位,基本已经确定了。谁能当元帅,谁不能,基本上大家心里都有了个数。但是对那些能力威望还没有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那么突出的大将们来说,要最后坐稳元帅的宝座,还需要临门一脚,踢好了,就能当战时元帅,踢不好,说不定就只能做准战时元帅了,甚至于一辈子做个大将也有可能。

在这些临门一脚里,最精彩的就要数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了。虽然这次战役的知名度远不及前面提到的几次,但它却是被朱可夫元帅评价为卫国战争中最重要的几次战略性战役中的一次。在这次战役里,马利诺夫斯基指挥的乌克兰第二方面军和托尔布欣指挥的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并肩作战,发起向心突击。先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垮了罗马尼亚军的防御,进而又合围了几乎整个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详细过程参见Mars的东线战役——罗马尼亚战役)。苏军在10天的时间里,歼灭了25万多德军,16万多罗马尼亚军,解放了苏维埃摩尔达维亚,迫降了罗马尼亚,而苏军仅损失了13197人(以上损失均指死亡和失踪),双方损失比是1:32!这样大的战果,这样小的代价,不仅在卫国战争中,而且在整个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斯大林给予两位胜利者的奖赏是慷慨的,战役结束之后不过2个星期,他们就被先后提升为苏联元帅。

大胜之后又获得最高的荣誉,两位元帅当时可谓是春风得意之极了吧。如果是真的踢球的话,恐怕要脱掉衣服在草地上打滚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