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摇滚往事 -- 五度

共:💬47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嘿嘿!怎么说呢!

中国的民乐多是由师傅带领下,口授身传,所以很多东西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就失传了,这很正常,因为中国素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研究过西方文化史你也会发现,其实西方失传的东西也不少。这些东西是无法避免的。

但如果就这样认为中国民乐的表现能力弱?片面了点吧。听过那些大型的古乐没?是按古书里记载的展现的,里面的音乐元素可能有增加,但总体还是能感应到里面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不光是敲敲打打的。

中国的古音乐是很能让人平静的,想想如果国家元首听着摇滚乐处理国事那可不行,但听着古琴,心里平静,处理任何事情都很好。(呵呵,扯远了)

古乐其实不是没有完整的官方记载,不过很多都成为了皇帝的陪葬而失传于世了。什么时候等那些陵墓开挖了,那些东西就会出现了。中国历代盛世里都不缺少研究古代的人。不过我最期待的是《永乐大典》,希望我死前能听说它完整出现吧。

五线谱确实是非常先进的和完善的记录语言,这点不得不承认。

如果你一开始就练了民谣吉他的话,那转练古典就麻烦大了,最起码你左手大拇指的动作纠正就够你受的,保证你练上一个月,大拇指麻木一个月,还有就是持琴的姿势。。。。。。。我在大学教了不少的同学弹古典,不过很多都转练民谣了,因为姿势可以很随意,也可能是我太严格了吧,招他们烦。

巴列奥斯的大圣堂确实是经典,我也很喜欢,不过我更喜欢那些小品曲,比如阿尔罕布拉的回忆。魔笛不用想了,没有3年以上的功力,别指望能拿下。

离开学校好多年了,再没碰过吉他了,不过也不可惜,那些只是人生的点缀部分,失去了就失去了,要有缘分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