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淮阴候的救赎---评韩信的心路历程 -- 机会主义者
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凭借天险与强大的楚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战局一时呈胶着状态。当是时,刘邦的后方关中稳固,魏地的反叛也被韩信扫平,并在魏地置下河东、太原、上党三郡,又筑甬道直通成皋,取敖仓之黍以佐军粮,但汉军遭受大败后士气低落,无力进攻只能消极防御;项羽方面,英布已经被龙且打败,暂不成近忧,齐地的田横叔侄也只能自保,无力犯楚,惟有梁地的彭越屡屡骚扰楚军的粮道,但限于兵力有限,对于楚军的打击也只有隔靴搔痒之感,综观之楚军无论在兵力、士气、战斗力方面都优与汉军,因此在这个阶段楚军主攻,而汉军只能凭借地形组织防御,楚军猛攻之下数次截断汉军的粮道,汉军的供给遇到很大的困难,形势渐渐对汉军不利。韩信审时度势,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愿益兵三万人,臣请以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在战局陷于困境之时,在北方开辟第二战场,威胁项羽后方,切断楚军的军需供给,缓解楚军在正面战场加诸汉军的压力,待时机成熟时合围项羽。这个战略构想相当大胆,首先汉军在正面战场饱受煎熬,兵力上捉襟见肘,此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开辟第二战场,就意味着汉军必须两线作战,这对汉军的战斗神经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其次赵燕齐在彭城战役后虽然与刘邦划清了界线,但实际上保持着中立性,如果贸然对赵燕齐开战,势必将三诸侯推向项羽的阵营,这对于刘邦寻求盟友支持,合天下人之力对抗项羽的努力是有消极影响的,一旦三地不能一战而械定,而陷入苦战的话,形势对于汉军来说就更加危险了。刘邦权衡再三,还是同意了韩信的方案,给予韩信三万精兵,与张耳一同征战燕赵大地,而曹参也正式加入了韩信的阵营,以左丞相的身份跟随韩信南征北战,直到楚汉战争结束,韩信被徙为楚王为止。
韩信首先拿赵国开刀。汉三年(公元前204年)九月,韩信大破代相夏说于阏与,拔下了进攻赵国的一个战略要地,记得秦始皇十一年冬,趁燕赵两国正在酣战(真是不知死活,六国在危急之刻仍然互相倾轧不止,焉得不亡)之际,秦派王翦率军攻克太行山的阏与,使这个早就为秦国垂涎的战略要地落入秦国的篑中,从而打通了从西面进攻邯郸的通道,赵王歇与陈余听闻阏与被韩信攻克,不敢托大,率大军二十万至井陉口驻扎,准备迎击汉军。井陉、孟门通道乃至险之处,用赵将李左车的话说,“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属于易守难攻之要塞,往昔赵国在此地筑深沟高壁以距秦军,为通燕、赵、齐之要道,井陉一旦失手,则邯郸再无屏障,赵国定亡矣。于是战争的焦点集中到小小的井陉,此战不但成为韩信扬名天下的杰作,同时也成为楚汉战争的分水岭。
让我们分析一下韩、赵双方的实力对比,韩信兵力号称三万,陈余认为“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可以认为是陈余的自我打气的妄言,但韩信的兵力也不会更多了;且长途奔袭连续作战,部队得不到适当的休整;井陉天险又是易守难攻,韩信军远道而来军需供给受到极大限制,时间一长对于军心和士气都明显不利;而赵军军广粮多,以逸待劳且凭借天险进退自如,形势对于韩信是相当不利的,汉军将领对于这场战斗也普遍没有自信,假使全体人员都精神旺盛,勇敢善战,则将领在追求其目标时,也就很少有表现巨大意志力的必要,但一旦困难开始发生时,一切就不会象一具润滑良好的机器那样顺利运转了,而机器本身也开始产生抵抗作用,这种抵抗作用不一定是明确的反抗,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各级战斗人员的一种物质和精神力量全面崩溃的感觉,当这种无助和失落感象瘟疫一样蔓延并逐渐将重量压到指挥官身上的时候,如果指挥官本身的意志或者说是毅力不够坚强,则不但不能重振所有人员的精神,反而会被下属的意志的重量拖沉到一种属于动物天性的较低层次,也就是临难苟免和不知羞耻(摘自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而名将与一般将领的区别,就在于其能迅速摆脱消沉的意志,凭其勇气和智力克服这种“重量”,带动下属振作起来,凝聚形成旺盛的战斗力,改变战争的局势,而韩信无疑就具备名将的一切素质。
战争是在下述四种因素所构成的层面上进行的,即危险、肉体的劳苦、不确定性和机会(不是我,呵呵),而要保证战争在这四要素构成的层面种获得安全和成功的进行,需要指挥官拥有强大的心智。韩信在面临不利形势的时候,沉着冷静的分析敌我双方的情报,做出一系列的战场部署。首先派出间谍打探敌军的部署,在得知李左车的断绝汉军粮道,屯兵以待其变的毒计没有被儒雅的陈余所采纳,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汉军的后路得到可靠的保障,于是放心的前进到战场。但仅仅如此还不足以跟赵军正面决战,由于兵力悬殊,且没有地利之变,正面交战难有胜算,唯一的选择只有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将赵军诱出阵地,改变地形对双方实力的影响力,同时采取奇袭的非常手段,断其后路从而一气歼之。值得注意的是,奇袭不仅仅是在作战过程中获得数量优势的工具,当奇袭获得高度的成功时,对于敌军精神层面的打击是巨大的,并且在敌军内部制造混乱使其丧失继续作战的勇气,而这些因素足以扩大成功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秘密和迅速是实现即定目标的两个支架,这要求指挥官拥有高度集中的意志,能高效的控制和指挥军队的部署和调动,这样说来,韩信兵力的弱势反而成为此刻的优势,军队的少而精能保证部队在指挥上的简练和高效率,相反赵、代联军军队庞杂,指挥混乱,这也为韩信计谋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当然,战争始终是不确定性的领域,作为计算战争行动基础的一切事物中至少有四分之三是隐藏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的雾幕中,再好的计划,如果缺乏优秀的指挥官的临场发挥,实施的效果都无法得到保证,名将和庸将的区别在这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是远远不及灵机而动的李牧的,至于作战计划,我所见过最完美的莫过于一战前德国的史利芬计划,其战略部署容疯狂与理性为一体,面面俱到至无可挑剔的地步,而战争的初期也确实如计划的安排那样丝丝入扣,但战争的不确定性刻板的德国人尝到不知变通的苦果,马恩河一战标志着史利芬计划的彻底破碎,乃至战役结束后总参谋长小毛奇沮丧得向德皇报告,“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扯远了,回到井陉之战前夕,韩信的计划需要军队的每一个步骤都在韩信的直接控制下得到坚决的实施,进攻、退却、诱敌、奇袭、死战环环相扣,容不得一点差池,而战争总需要一点点冒险,韩信计划的最大冒险之处就是算定诱敌后赵军不会在大本营留下战略预备队,这是基于韩信对敌军指挥官的个性的揣摩所得出的结论,由于表现上的优势和地形的特殊性,这种推断有相当的合理性,当然也有赌博的性质,结局当然如众所周知的那样,韩信赌赢了,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赢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名将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一种精明的洞察心,足以凭借其判断拨开层层迷雾,发现隐藏在表象中的事实真相,而韩信就是这一类人。孙子说“谋定而后动”,韩信在做出正确的部署之后,战争的序幕徐徐拉开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顶一顶表示一直在看着,花一花表示一直喜欢看着 老票 字0 2005-09-14 03:33:11
😁机会兄越写越精湛了,推荐此文设为春秋史话镇宅之宝 老票 字126 2005-09-12 23:29:21
赞,送花一朵! imres 字0 2005-09-09 03:20:41
【原创】五---扬名(1.奇袭)
【原创】五---扬名(2.夺旗) 7 机会主义者 字9656 2005-09-08 02:09:17
【原创】五---扬名(3.异心) 10 机会主义者 字6341 2005-09-12 09:59:51
【原创】五---扬名(4.反间) 8 机会主义者 字6588 2005-09-12 22:41:20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很可能借鉴了这个历史经验 笨鸟先飞 字0 2005-09-19 01: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