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哪吒2》观感 -- 崂山一道士

  • 共: 💬 16 🌺 183 🌵 4
  • : 💬 12 🌺 25
就是骨子里的不自信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魔童的票房越高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越是西方文化的胜利,那些为魔童叫好的越多,越是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反讽。用西方动画创作的技术,用西方风格的绘制的人物形象,来颠覆一个中国的传统神话故事的框架,魔改一批中国神话人物,甚至改成面目全非善恶颠倒,最后还要说成是中国动画的胜利,怎么看都是讽刺。

尤其是为了给魔改找借口,还硬给中国神话人物找个洋爹的行为,还要说成是时代的进步,简直让人无语。

中国神话体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比如写入中小学课本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 仓颉造字 、大禹治水、哪吒闹海、女娲造人、吴刚伐桂、盘古开天、刑天舞干戈、黄帝战蚩尤、共工怒触不周山、牛郎织女、许仙和白娘子、天仙配、干将莫邪、孟姜女哭长城。有些是上古传说、有些是民间故事。当然也有一些是佛教经典中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在佛教传入中国的2000年中,早就成为了中国风的神话人物,包括观音、善财、龙女、文殊、普贤、韦驮、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夜叉、哪吒、龙王、弥勒佛、散花天女。哪怕借用了佛典中的名,但已经跟之前没什么联系了。比如夜叉(药叉)在佛教中列为天龙八部之一,但在中国神话中就是恶魔。龙女则是中国风的神女,比如唐代神话小说中的柳毅中泾河牧羊的龙女。类似的还有善财童子、散花天女。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哪吒。

哪吒闹海的故事,最早是出自宋代,成型于元代《搜身广记》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瞰(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间多魔王,玉帝命降凡,以故托胎于托塔天王李靖母(妻)素知夫人。生下长子军(金)吒,次木吒,师(帅)三胎。哪吒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足踏水晶殿,飞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师(帅)时七日,即能战 , 杀 九 龙 。 老 龙 无 奈 何 而 哀 帝 , 帅 知 之 , 截 于 天 门 之 下 而龙死焉。不意时上帝坛,手搭如来弓箭,射死石记娘娘之子,而石记兴兵。帅取父坛降魔杵,西战而戮之。父以石记为·诸魔之领袖,怒其杀之,惹诸魔之兵也,帅遂割肉刻骨还父,而拖真灵求全于世尊之侧。世尊亦以其能降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系(丝)为胫,叶为衣而生之。授以密轮法旨,亲受“木长子”三字,遂能大能小,透河入海,移星转斗。玉帝封三十员第一总领使天帅之领袖,永镇天门也。

在中国古代神话的语境中,哪吒就是李靖的儿子,完全没人会在乎佛教中那个跟他重名的是谁,更不会有人把这两个形象联系起来。而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哪吒出现开始,民间传说中的三太子就是正义的化身,从来没有什么形象不断变化的事,千百年来, 哪吒闹海与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一样,不仅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更体现了他们勤劳勇敢的精神,哪吒与龙王的斗争,展现出他的勇敢和正义。说哪吒在《封神榜》和《西游记》中的形象都不相同,那只是某些人自以为的,并非事实。《封神演义》第十二回至第十四回写哪吒大闹东海、莲花化身与《 西 游 记 》 第八十三回写的并无二致。

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一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一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蚊龙,要抽筋为缘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竟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

所以哪吒的形象并不是非得一成不变的。不必拘泥于哪吒代表什么具体形象,在新的时代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塑造属于自己时代的形象。

这种说法,完全是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侵蚀找的借口。

神话人物无论是虚构的玄女、素女、瑶姬、精卫、刑天、共工还是 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伊尹、姜子牙、老子,成为神话人物并定型后,其形象跟历史人物是没有任何瓜葛的,完全在神话体系中自成体系,也没有什么颠覆性地反复变化。哪怕故事情节有增补,也从来不会魔改人物的形象塑造。因为中国古代神话体系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无论是天庭、神仙的性格、定位都是如此,牵一发而动全部,魔改了一个就会导致中国神话体系的坍塌。就如魔童电影中,哪吒成为魔,寿星成为恶人、申公豹成功反转、龙王出现了母龙,试问后面的武王伐纣神话故事中,到底谁是正义的一方?自古就是护国佑民形象代表的军神李靖,成了电影中只顾亲情却无法护佑百姓被屠城的慈父,那托塔天王托塔的意义又何在?看着这动画片长大的一代,脑海里只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体系去否定,而不会认同,这就是这片子导致的后果。毕竟哪吒闹海的故事是写进小学课本里的,但看完了动画片,满脑子只会是翻白眼鲨鱼牙的魔童形象。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一直奇怪制作者究竟是受到什么影响,才把中国神话人物形象设计成如此丑陋、如此邪恶?如果这个形象出现在教科书上,指定被说成是故意丑化。看这人物造型跟毒教材的画风完全一致。别看现在票房火得一塌糊涂,架不住若干年后,将像毒教材一样拿出来批判。

如果中国神话人物都这样丑化魔改,那跟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龙没区别了。无非就是一个是自我丑化,一个是被西方丑化而已。

点看全图

哪怕这个电影票房到200亿,在我心里它跟早些年那些丑化中国人去国外拿奖的电影一样,无论打着什么旗号,透着的都是制作者心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跟对洋大人的跪拜。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绝不应该仅仅是靠这种虚幻的票房来实现。要这么简单,王者荣耀早在多年前就是游戏中最赚钱的了,但并不代表中国游戏的真实地位。更谈不上文化上的中国代表。尤其是刷票房的行为怎么看都是幼稚可笑的,就如足球场上不提竞技水平,却只说主场观众的掌声最多一样。

与之对照的是,《大闹天宫》作为中国动画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不仅在国内奠定了经典地位,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核对全球动画产业、艺术创作及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综艺》周报称其为“最好的动画片”,美联社更直言其“比迪士尼作品更精彩,美国绝不可能拍出这样的动画片”。法国《世界报》则盛赞其“完美融合了迪士尼的美感和中国传统艺术风格”,芬兰媒体更称其动画技术“国际一流”。日本动画鼻祖手冢治虫公开表示《铁臂阿童木》受《大闹天宫》启发,并专程拜访导演万籁鸣。宫崎骏等创作者推崇其“东方绘画与动画技术结合”的理念,间接影响了日本动画的民族风格探索。这些评价才真正表明什么是东西方艺术对话中的中国文化自信。

通宝推:氵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