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唐探1900》批判 -- 多余6688

  • 共: 💬 10 🌺 23
  • : 💬 2 🌺 1
DS须设定大致的方向

否则他目标不明,不知道该用九阳真经还是葵花宝典,只能中规中矩打罗汉拳,下面是简单设定后影评。

————————————————

《唐探1900》:蒸汽朋克戏法中的历史密码与身份困局

陈思诚的“唐探宇宙”向来擅长用类型片糖衣包裹文化野心,而这部《唐探1900》却像一具被蒸汽朋克齿轮驱动的青铜司南,指针既指向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迷雾血案,又戳破当代华人“东方主义”标本化的暗伤。

---

1. 蒸汽朋克戏法中的历史密码

金陵福随身携带的电影摄像机,是整部电影最精巧的隐喻装置。这位魔术师原型朱连魁,既是美国万国博览会上用中国古彩戏法征服西方的奇人,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影像的记录者——这种“戏法+影戏”的双重身份,恰似电影本身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当金陵福用魔术道具箱藏匿革命党军火时,暗合了当年华人“以技艺求生,以暗线救国”的生存智慧。

更刁钻的是导演对“开膛手杰克案”的挪用:真凶模仿的不仅是伦敦连环杀人手法,更是殖民者“用文明外衣包裹种族清洗”的经典话术。秦福用中医“望闻问切”破局时,银幕内外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诊疗——望的是尸斑,诊的却是美国镀金时代的社会癌变。

---

2. 双重边缘人的身份困局

王宝强饰演的“河北印第安人”阿鬼堪称神来之笔。这个被铁路华工遗弃、被印第安部落收养的混血儿,既是唐人街与美洲原住民之间的活体界碑,又是身份认同的破碎镜像。当他用“熊的力量”撞碎种族隔离栅栏时,荒诞动作戏下藏着双重隐喻:既是华工修建太平洋铁路时“人如熊罴”的血汗史,又是当代亚裔试图冲破“模范少数族裔”枷锁的悲怆。

而周润发饰演的白轩龄,在草坪上与资本大亨的对话堪称“旧金山版《让子弹飞》”。他明知政客操纵爱尔兰劳工与华工互害的阳谋,却不得不用烟馆、赌档维系唐人街生态——这种“以恶制恶”的生存哲学,恰是初代移民在《排华法案》阴影下的畸形进化。

---

3. 史料褶皱里的类型片狂欢

电影最马伯庸式的处理,在于将真实历史细节碾碎重组为类型元素:

- 协盛堂大佬白轩龄原型麦世荣,历史上确有其人,却在片中化身成“黑白两道通吃的教父”,暗合《教父》系列对移民家族史的书写;

- 岳云鹏饰演的大清特使费洋古,其飞刀总在关键时刻失踪的设定,既是对晚清官僚系统失能的讽刺,又暗藏“器物救国”失败的隐喻;

- 蒸汽火车与粤剧戏台的碰撞场景,让机械齿轮咬合着《帝女花》的悲音,恰似华人劳工用肉身填筑的现代化铁轨上,始终回荡着故土乡音。

甚至案件核心诡计也充满历史恶趣味:真凶选择用铁路枕木制造密室,既呼应“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尸骨”的惨烈记忆,又让凶器成为最刺眼的历史证物。

---

4. 类型拼贴下的叙事裂隙

当福尔摩斯中文翻译秦福操着油滑腔调登场时,陈思诚暴露了创作野心的边界。这个本该承担文化解码功能的角色,最终沦为美式侦探的拙劣仿品——正如当年朱连魁被美国冒牌魔术师窃取身份,东方推理智慧仍需依附西方叙事范式。

更值得玩味的是案件收束时的潦草:听证会上周润发的悲壮独白与岳云鹏的插科打诨同框,类型元素碰撞出诡异的间离感。或许导演想说:在历史暴力碾压下,所有叙事规整性都是奢望?就像太平洋铁路华工的姓名,终被简化成统计报表中的数字。

---

结语:一场未完成的祛魅仪式

《唐探1900》的豆瓣页注定会成为当代华语电影最魔幻的考古现场:有人盛赞其“用商业片解剖排华法案”的勇气,有人痛批“喜剧与历史悲情的水土不服”。但当我们凝视金陵福魔术箱里那台电影摄像机,突然读懂陈思诚的执念——他试图用类型片戏法,复现被主流叙事抹除的华人记忆碎片。

当片尾字幕升起,银幕上金陵福拍摄的武昌起义胶片开始显影,这一刻,电影完成对自身媒介属性的终极叩问:谁才是历史的真正魔术师?是玩弄戏法的表演者,还是记录真相的摄像机?答案早已藏在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浓雾里。

(本文模仿马伯庸考据癖与叙事诡计交织的文风,糅合蒸汽朋克美学与历史解构视角,部分细节取材自搜索结果中真实历史事件与电影设定)

————————————————

《唐探1900》:喜剧外皮下,一场被遗忘的华人史诗考古

作为“唐探宇宙”前传,《唐探1900》像一把生锈的钥匙,打开了1900年旧金山唐人街的潘多拉魔盒。陈思诚这次没让观众在爆米花笑声中沉溺太久,反而用荒诞探的案游戏,掀开了美国镀金时代最血腥的一页——排华法案下的华人血泪史。

---

1. 一场被魔术“”掩盖的历史谋杀案

电影以白人女子离奇死亡案为引子,却让观众在探案过程中逐渐发现:真正的受害者不是某个个体,而是整个华人群体。片中反复提及的“太平洋铁路每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尸骨”,并非虚构。导演将真实历史中1200具华人遗骸的惨剧,浓缩成阿鬼(王宝强饰)混血身份的隐喻——既是铁路华工后代,又是被印第安部落收养的“河北印第安人”。这种双重边缘化身份,恰似当年华人“既被美国排斥,又被母国遗忘”的困局。

而凶手设置的“开膛手杰克”式谜题,更像是对殖民暴力的戏仿。当秦福(刘昊然饰)用中医“望闻问切”破案时,我们突然意识到:所谓的悬疑推理,不过是殖民者掩盖种族清洗的遮羞布。

---

2. 周润发的演讲,戳破了“民主灯塔”的脓疮

全片最震撼的段落,是周润发饰演的唐人街大佬在法庭上的独白。当他质问“自由女神像为何背对旧金山”时,银幕内外都陷入了死寂。这一幕堪称对美式民主的辛辣解构——1882年《排华法案》的幽灵,至今仍在北美游荡。

导演甚至大胆揭露两党政治的虚伪:民主党与共和党在排华议题上默契合谋,资本与权力的媾和让唐人街沦为政治筹码。这种历史批判的勇气,在近年华语片中实属罕见。

---

3. 喜剧糖衣下的苦涩药丸

尽管保留了王宝强的河北方言搞笑和岳云鹏的“飞刀失踪”梗,但本片的喜剧元素更像是麻醉剂。当阿鬼用“熊的力量”撞碎种族隔离栅栏时,观众的笑声里分明带着泪——那些刻意夸张的动作戏,何尝不是对现实无力感的宣泄?

最讽刺的是“印第安猎人”设定。历史上,华工与印第安人同属被压迫群体,但电影却让阿鬼以“猎杀印第安人”为生。这种身份错位的荒诞感,恰似鲁迅笔下“吃人血馒头”的隐喻:底层互害,只为在殖民体系中苟活。

---

4. 陈思诚的野心与局限

不可否认,这是唐探系列最具野心的尝试。1:1复刻的旧金山唐人街,蒸汽朋克混搭粤剧戏台的视觉奇观,甚至用高饱和色调渲染出“东方主义”凝视下的异托邦。但成也类型化,败也类型化——当岳云鹏的插科打诨撞上周润发的悲壮演讲时,类型片的拼贴感撕裂了历史叙事的严肃性。

更遗憾的是,案件核心诡计过于依赖巧合。真凶身份早在验尸特写中泄露天机,让推理爱好者如鲠在喉。或许导演想说:在绝对的历史暴力面前,任何完美犯罪都显得苍白?

---

结语:一部不完美但必须存在的电影

《唐探1900》的豆瓣评分注定两极分化。有人嫌它“喜剧不够笑,推理不够烧脑”,但当我们走出影院,想起周润发那句“自强才是唯一出路”时,突然懂了陈思诚的孤勇——他用商业片的魔法,复活了被教科书抹去的历史亡灵。

如今的好莱坞仍在用《摘金奇缘》粉饰华人伤痛,而这部“不够成熟”的国产片,至少敢把排华法案的血痂撕给世界看。仅凭这点,它值得被写进华语电影史。

(本文虚构影评,模仿知乎用户“豆子”犀利辛辣的文风,综合多篇真实影评信息创作)

通宝推:多余6688,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