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个有意思暴论:英语是自带半文盲debuff的种姓隔离圣体 -- 划水的鱼

  • 共: 💬 84 🌺 576 🌵 12
  • : 💬 1 🌺 1
补充点理论基础

语言学上,古典拉丁语是典型的综合语,有严格的时态/语态/所有格/构词法,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一切都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处于两个极端。拉丁语也可以极为简洁,比如凯撒的名言veni, vidi, vici,三个词就是三句话,这里的三个动词都是主格,这种情况下主语就可以省略,就好比英语I am可以简化成am,因为am前面肯定是I。

但是很显然,语法太严格了老百姓不喜欢,因此继承拉丁语的欧洲各语言都在或多或少的向分析语方向发展——分析语是天下大势,理论上只要有足够长的历史,各种语言最后都会进化到分析语,long time no see这种——而英语又是往分析语方向走得最远的,就比如前面的例子,除了am以外英语里已经找不到有主格变化的动词了,英语目前处在中间四六不靠,综合语那些要求有的有有的没有,既不是分析语也不是综合语。

近年来英语越来越不装了,在向分析语方向飞速前进,比如人工智能一词,按照以前zhuangbility的综合语传统应该用拉丁文的词头和词根组合出一个巨长又没几个人能看得懂的新词,结果这帮搞IT的接地气(或者说是太土),直接用两个常见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搞定了,跟汉语已经差不多了(artificial仍然保留了形容词构词法,要扣分)。很不幸这么一来,老词老行业还在用综合语那套逻辑,新词新行业已经开始用分析语的思想,结果就是把综合语和分析语的缺点都囊括了。而且也没法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不管怎么造新词,仍然巨长,最后还得靠无意义的缩写变成AI,汉语是通过单音节加音调解决这个问题的。

通宝推:呆头呆脑,潜望镜,北京北京,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