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集锦】有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 ?! -- 愚弟
(本文在半个月前写好,首发在《网际谈兵》。)
最近我在一个抖音视频里看到“抖主”@彭加荣谈出海 的一个短视频《中国人受排挤是因为?》:
[图 1]
他在这个视频里说:
美国建国的时候修铁路,雇了非洲、南美,还有欧洲的人,
一天工资是10美元。后来华人一去,
华人就说我们不要10美元,我们只要5美元。
或者是2美元,没日没夜的干,非常努力,
严重护乱了市场经济,也影响到了各个种族的利益。
彭加荣的这个观点完全违背了我们大家的常识:“中太平洋铁路上每五块枕木下就有一个死去的华工。”
我恰好在2009年写过一篇《有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 ?!》,发在海外论坛《西西河》里(https://www.talkcc.net/article/2313276),因而知道彭加荣所说的只是扑风捉影,完全违背历史真相。
在我写的那篇短文里,有以下这样一段:
[图:北美西部地形]
19世纪中叶,当美国政府下决心修建横贯美国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时候,修建铁路的工程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公司。前者负责从加州的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 CA)起的西段,后者负责从由内布拉斯加的奥马哈(Omaha, NE)起的东段的修筑;两段铁路最终要在犹他州境内的某处汇合起来。
[图:19世纪🇺🇸修建的主要铁路干线(绿色-太平洋铁路西段)]
修筑太平洋铁路的西段要穿越加州和内华达州之间的巍巍Sierra Mountain。面对山高路险,招募来的爱尔兰工人常常一筹莫展,加上冬天大雪封山,爱尔兰人完全不能适应如此危险、环境恶劣的修路工程,罢工、酗酒、斗殴、要求加薪,即便如此,每天还是有数以百计的爱尔兰劳工逃跑。于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高管克劳克建议雇用华工。
[图:在太平洋铁路西段工地上的华工]
“中国人?他们看上去又瘦又小,能行吗?”
“中国人能修建长城,他们当然也能够修铁路!”
事实证明,中国人不光是干起活来能吃苦耐劳,神勇无比;而且他们循规守纪,头脑灵活,很多工作一学就会;还创造了用绳索把人吊在悬崖上开山劈岭的办法。而当时的白人包工头们却付给华工们比白人更低的工资,对华工们的食宿病死完全不管不顾;大量华工在高强度、高风险劳动中死亡。
[图:在崇山峻岭中修建太平洋铁路西段的华工]
正是一万多名华工不顾生命安危和生活艰苦,平整路基、开通隧道、爆破山腰、连续奋战,才有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如果没有中国人,太平洋铁路的修成大概要推后十年。在太平洋铁路建成之后,招募华工的倡议者查尔斯・克劳克在一次庆祝会上说:“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被称为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表现卓异的忠诚和勤劳。”
[图:庆祝东西太平洋铁路合龙完工]
很显然,当年修建太平洋铁路西段的华工,不是因为靠卷,“把价格打下来”,“严重护乱了市场经济”,得到的修铁路的工作,而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面临无人可用,只好招聘华工。
我补充一点,大量欧洲人在19世纪中叶移民到“新大陆”,其中爱尔兰人是比较能吃苦耐劳的一个族群,在欧洲移民中,他们是中下层,占纽约市人口的1/4。爱尔兰人在米国的大基建时代,是主力军。我们看到的纽约曼哈顿岛上的摩天大楼,很多都是爱尔兰工人建成的。帝国大厦的施工总共动用了3500多名工人,其中许多是爱尔兰人、意大利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印第安原住民莫霍克人。
在爱尔兰人从太平洋铁路西段的工地上逃走以后,铁路公司也试图雇用南北战争后复员的一批老兵,但是这些老兵也应付不了西段铁路的艰苦环境。
其次,问题来了,到哪里去找那么多修铁路的华工的?
我们都知道19世纪的美洲大陆“淘金热”,当时有很多南方沿海一带的农民、渔民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到美洲大陆“淘金”,在加州淘金和开发农场的华人有大约几万人,更多的是从广东沿海招募来的“契约工”。西方人在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劳工,在北美修铁路,中美洲挖运河,在中南美种植咖啡、甘蔗,…,这些都是白人难以忍受的苦力活,除了买卖非洲黑奴之外,他们从亚洲招募了大量“契约工”,一说有20万之众,
[图:越洋到达美洲 和 南洋的 契约工-猪仔]
什么是“契约工”?根据一些历史研究:契约劳工是人贩子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用拐骗、绑架等手段强迫签订卖身契约的华工。一般签订卖身的时间为5—8年,为方便运作,外国商人和中国的人口贩子在很多地方开设了收买和囚禁华工的机构,雇佣了一批地痞流氓来掳掠华工,然后再将拐掠来的华工贩运到国外。
因为缺少完全的历史数据,据估计当年有上百万这样的“契约工”被送到海外,大部分去了南洋种植橡胶园,有10万-20万人经过几个月的海上颠簸,到了美洲。他们在出国途中就受到非人的对待和野蛮,船舱拥挤不堪,疾病频发,…,北美洲或拉丁美洲的“契约工”在贩运旅程中的死亡率竟高达30%至50%,这也是为什么契约劳工被称为“猪仔”。这也就是有名的“苦力贸易”,英文里的“coolie”即是苦力的音译。
[图:修建巴拿马运河的华工]
华工修太平洋铁路、苦力coolie、猪仔的历史故事,我们从小就耳闻能详。我之所以在这里将故事重复一下,就是想提醒一下西方人:你们在讲100多年前的中国历史的时候,要极为小心,因为那里充满了血泪&屈辱。
【注明:】多年前发在“西西河”的文章里的图片链接基本都失效了,上文中的图片是我重新收集的。都是上百年的老照片了,不必顾虑版权,我就直接引用了。
另外,近两年,有一些的比较详细的关于太平洋铁路的历史探索和报道:
【参考:】
(1)https://www.singtaousa.com/2022-06-16/道釘的記憶-重走美國中太平洋鐵路之旅紀實/4127504
道釘的記憶——重走美國中太平洋鐵路之旅紀實
2022-06-16
(李峴 聖地牙哥)
(2)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2249912
路上的美国史︱太平洋铁路:华工用汗水和鲜血浇灌的奇迹
10-13
《澎湃新闻》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集锦】有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 ?! 116 愚弟 字7667 2009-07-15 14:13:02
🙂再谈:《有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 ?!》
🙂日本人韩国人也应该算是勤勤恳恳吧? rtf0 字0 2009-12-27 09:16:29
🙂是不是因为汉文化的沉积?参见另一篇: 愚弟 字180 2009-12-27 09:30:17
🙂有谁愿意像中国人这样工作 ?! 五度 字14 2009-12-27 08:43:09
🙂【文摘】 “中国工人”形象引世界争议 4 愚弟 字8261 2009-12-26 23:17:16
😄“时代”有向人民日报转化的趋势? 西南闲人 字0 2009-12-27 00:21:37
🙂“Chinese Labor”的形象、价值和声望在西方 愚弟 字20 2009-12-27 09: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