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给弟弟讲新闻-中国政府对付阿里巴巴 -- 脑袋

共:💬490 🌺6064 🌵16新 💬15 🌺22 待认可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前几天晨枫的公众号里有个文章,说以前机器人靠步进机精确定位

如今国内走的路线是靠视觉感知来定位,不需要像前者那么精确的步进机(这个国内不如德日),根据视觉反馈调整呗

然后加上AI,人做啥它跟着操作,也不用非得复杂编程了,学几遍人工帮助调整下就好了。他举的例子是焊接,工具不需要精确放可以随便点放,待焊接件也一样

他觉得这个方向更适合国内,供参考

不过文章没找不到。大意如此

通宝推:外俗内正,审度,
  • 上帖之待认可回复,花囧定1 / 0
    不完全是电机的问题

    主要是机械系统的重复精度和长期可靠性的问题。

    依靠机器视觉降低队机械系统性能要求的想法很早就有了。二十年前我工作的日本公司(一个搞机器视觉的中小公司)就和雅马哈一起搞。雅马哈想自己做产线上的机械手,又不想投大钱,就想用机器视觉+单臂机械手解决自己的问题。结果还不错。确实便宜很多而且够用了。那个时候主要的问题是机器视觉能力比较低下,只能对付固定的目标。每次换产品就得折腾一下。当然对于量产固定产品的工厂这个不是大问题。

    目前工厂里面的机器人多数仍然是没有感觉的, 基本上就是人工教它该按什么轨迹做什么动作。如果机械本身的精度不好的话,重复几万次之后就有个精度不够出错的问题。齿利磨损,间隙扩大,应力变化等等都会造成机械部分运动轨迹的变化。

    要保证机器人的长期精度不劣化的话,对机械部分的要求就很高,而且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办法弯道超车,只能靠经验积累和试错。所以门槛极高。

    反过来,集成了机器视觉之后,对机械精度部分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因为机器视觉会把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这个精度可以很容易的做得很高。这样机械部分的成本和进入门槛就极大降低了。简单比方的话相当于火枪代替弓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