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西西河不是左右的问题,而是一群骗子想立牌坊的问题 -- forger

共:💬89 🌺351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繁花说的是90年代的上海生活,装作80年代的样子,但是上海

经过70年代的磨练,已经自信自强了,应该说还是挺舒服的。

其实那时应该是全国学习的样子吧,无论是城市还是公民。

随着改开,汪道涵的培育,上海很快堕落了。

其实西方大部分发达地区包括港澳台在80年代并不比上海超出多少。电子产品上海确实要弱一些。因为上海生产风暴导弹了。

自从改开后,很多人都以为西方80年代是90年代的样子,其实这里面有个时间差。

而且还以为苏东80年代是中国70年代的样子,这非常有意思,不得不佩服西方洗脑水平不错。

当然了,王震老干们的惊讶是很可笑的。

1978年王震访英,得知电梯工的工资是自己8倍后感叹英国搞得不错

www.163.com 2024-06-04 14:15

1978年王震访英,得知电梯工的工资是自己8倍后感叹:"英国搞得不错"。这句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当年的王震作为一名开国上将和国务院副总理,他的生活待遇自然无人能及。但就在那个年代,一位普通的英国电梯工人,竟然拥有比王震更高数倍的收入!这在当时的中国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景象。难道英国百姓真如王震所言,过着"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的生活吗?

一、英伦王公遇异域

1978年的中国,刚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带领代表团远赴英伦,对当时尚处于冷战阵营的西方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少有的友好访问。

长期以来,王震对西方世界存有不少成见。在他的认知中,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普通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一走进英吉利的国门,尘封已久的成见便被彻底颠覆。

维多利亚时代遗留下来的旧城区虽然陈旧破败,但现代化城市建设正如火如荼。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更令王震惊讶的是,普通英国民众的生活条件远远超乎想象。

王震首先听说,英国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还可以出国旅游。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难以企及的奢侈。为了亲自求证,王震明确提出,要求访问一位失业工人家庭。

在中国驻英大使柯华的陪同下,王震来到了一位失业工人的家中。然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王震有些眩晕。这位失业工人居住在一栋1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中,内里装修考究,陈设不凡。客厅里摆放着沙发和电视机,甚至还有银器摆设。房后是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谈不上"水深火热"。

柯华大使告诉王震,这位失业工人即便失去了工作,也可以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可以接受义务教育,再加上无需纳税,生活无虞。王震暗自感叹,英国百姓的这种生活水平,竟然已经比自己这个中国副总理还要优渥!

二、英伦王公怀诘问

在访问失业工人家庭后,王震对英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印象深刻。柯华大使更是向他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细节:一名清洁工人的周收入约为100英镑,而一位普通的电梯工人,每周可挣150英镑。

当时的汇率为1英镑兑15.91人民币。也就是说,一名英国清洁工人的周收入相当于591元人民币,月收入在2300多元;而电梯工人的周收入则高达886元人民币,月收入将近4000元。

王震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当时的级别为正五级,按照标准,月薪不过400元上下,周薪仅百元出头。换而言之,英国一名清洁工人的周收入,就是王震的6倍有余;一名普通电梯工人的周薪,更是超过王震整整8倍!

如果将普通工人的收入与两国人均收入相比较,差距就更加惊人了。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相差高达42倍。也就是说,当年英国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比中国普通百姓高出42倍之多。

面对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王震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作为开国上将和党政高层,他的地位自然超然。可就算如此,生活待遇也远远落后于英国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这是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中国社会的不公平?

长期以来,中国执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有限的资源高度集中用于重工业建设。尽管几代人为之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国民生活水平却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未见大的改观。

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即便发生经济危机,也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无怪乎王震在看到英国百姓生活的实际情况后,对西方的社会制度产生了由衷的赞叹。

毫无疑问,英国之行让王震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文明,从而引发了极大的思想冲击和反思。这种反思不仅针对英中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更是质疑了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合理性。

三、求知若渴访贫富

在英国之行的过程中,王震保持着一颗求知若渴的心态。他不仅实地考察了英国普通工人家庭的生活状况,更是专门安排了对失业人员家庭的访问。

在中国驻英大使柯华的陪同下,王震来到了一位失业工人的家中。尽管这名工人已经失去了工作,但他所居住的小楼条件却远远出乎王震的预料。1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内里装修考究、陈设不凡,客厅里更是摆放着当时在国内罕见的沙发和电视机,堪称豪华。

柯华大使向王震解释道,即便失去工作,这位工人也不会受到生活的困扰。因为英国政府会为失业者提供救助,免除他们的税费缴纳义务,同时享受免费医疗,子女也可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在当时的中国,普通工人的生活无疑远远比不上英国同行。即便是有工作的人,收入水平也非常有限。而一旦失去工作来源,如果没有亲朋好友的资助,生活将陷入困境。王震不由得对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倍感称赞。

柯华大使更是向王震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当年一名英国清洁工人的周收入约为100英镑,而一位普通的电梯工人,每周能挣到150英镑。以当时的汇率计算,前者的月收入相当于2300多元人民币,后者更是将近4000元。

作为中国最高领导层的一员,王震自己的月薪也不过400元上下。因此,英国一名最底层的清洁工人,其周薪就已经是王震的6倍有余;而一名普通的电梯工人,周薪竟然高达王震的8倍之多!

面对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王震不仅感到震惊,更是对英国社会的公正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叹。他说:"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如果加上共产党执政,英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

四、思想大解放另起炉

在访问英国之后,王震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启发。这位开国元勋亲眼目睹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文明面貌,同时也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回国后,王震毫不迟疑地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和推动者。他意识到,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像英国普通工人那样富足的生活,根本出路就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

1979年,王震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激情演讲,大力支持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方针,并重点提出利用外资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主张。

他指出,当前中国虽然已掌握了一些尖端武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但在很多领域仍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因此应充分利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一切有利的形式和办法,加快国防现代化的步伐。

同时,王震还提出利用境外资金的主张。他说,既然外国资本可利用中国的优惠政策在内地设厂,那么中国何不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在国外建厂呢?从而获得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国防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这一主张后来确实得到落实。例如,中国航空工业就在美国和加拿大先后建立了多家合资公司,以获取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除了国防现代化,王震还大力支持引进先进的民用科技和管理理念。1983年,在广东工作时,他专门听取了深圳特区利用外资、外脑的经验介绍,并为此事给予高度评价。

凭借着超前的远见卓识,王震不仅自己成为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更是鼓励和支持全国各地大胆试验、大胆创新。正是他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明领导,推动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展开。

五、振兴沿海扬帆启航

作为改革开放的坚定支持者,王震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倡导利用外资推进国防现代化,还大力支持在沿海地区建设经济特区,以此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1979年初,广东省委就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在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设立"出口加工区"的请示报告。得到党中央的原则同意后,广东随即开始酝酿在深圳等地建立经济特区的具体方案。

与此同时,王震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对于这一新生事物也是高度重视和支持。1983年11月,他专程赶赴广东视察时,特意安排了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实地考察。在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后,王震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证明,只要政策得当、措施力度够大、领导坚强有力,就一定能把一个小渔村建设成为对内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试验区。深圳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全国仔细学习和推广。

正是凭着王震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远见卓识,经济特区建设才得以在广东沿海地区逐步铺开。到1984年底,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已初步建成,形成了改革开放前沿和新高地。

在继续支持特区发展的同时,王震还大力呼吁扩大开放的步伐。1984年2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他郑重提议在沿海其他城市设立经济开放区,形成纵深开放的战略局面。

半年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决定在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14个城市设立经济开放区,开放面持续扩大。到1988年,又先后批准海南建省、建经济特区,福建厦门市所辖整个同安、思明等县市地区实行经济特区政策。

一个时期以来,以王震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秉持着与时俱进的理念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大力支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改革开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振兴与走向富强。

这王震就不会问句负债率么?实在可笑。

通宝推:潜望镜,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