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对方平河友和一些河友的意见建议(抛砖引玉) -- pjgnn

共:💬309 🌺1588 🌵37新 💬39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话说得有点欠妥

厦门的地理,你说了。在翻过来看看,郭台铭是什么时候过来投资的。1988年,为啥考察投资环境完后,投资了深圳。选富士康一家投资20年后名响大江南北的容易理解。当然,如广达、英业达、大众、南亚、裕元(1989).....到珠三角投资,为什么不到福建?原因何在,值得思考。

记得上街散步式抗议,不知是不是厦门人先发明的。

兼回复前几贴。

珠海特区,当年听到内部传的小道,时任珠海的领导班子不同意再高污染路子扩大此类工业。暂列一因,毕竟去当地与人聊过,大多也是此说法。其二,珠海在搞大工业方面与张德江有不同看法,从横琴整个走到今状况,倒是挺现实符合说法的。珠海前几任班子,看20多年城市建筑变化,偏保守式发展。没有大规模进行负债式大发展,当然自大建省内城轨,不知化多少市政富余。习李十年,班子本地人不占优,外人无法知晓市财政到底什么情况。珠海也就与澳门合搞横琴新发展,珠海自格力后,没见有啥出名企业涌现,哪怕是隐形冠军。如有知的,不妨告之。

汕头,不用说。习李上台前,路过看到市景让人回到90年中。过去那些大事件,有点岁月痕迹都知道。习李上台后,前几年听去汕头出差朋友说,路上大基建不断,车时不时拐土坑路上。深圳往东边扩,搞延申特区,不清楚发展如何。潮汕人,敢闯、敢干,缺点也明显爱自立门户自个干、内斗较常见、宗族势力抱团。河里不少那边人,消息更多。

海南,记得当年独立出广东建省搞特区,报纸上吹总设计师把海南打造给台湾回归看的一个样板。30多年后彻底成了,台湾人看的笑话啦。十万人才下海南,成就潘石屹冯仑.....等人盛宴。海南拿来当成微缩版中国改开不为过。问过出自那边土著同事,人家说“海南政府是大陆政府”,他这大学生为啥出省讨生活,当地政府对本土大学生排斥搞壁垒,胳膊肘往外拐,后妈养都不如。了解到一个情况是,干工业是头任两个广东人给力,剩下就那样。回翻历史再算算,发现江上后,海南换人上“上海帮”不少,后面大概1997年左右陆续调离。中央对海南从外“非华南人”大力调入干部,外省人当政的20多年是失败的;习李上台10年,外调华东人干得不怎么样;中央对海南外调干部主导本地官吏场,30多年运行结果是对外加大台湾人对大陆中央政府干预主导一省官吏使一地经济发展不利、本地人分蛋糕受损、歧视本地人才,同时造成海南人敌视中央政府。听同事说的一些从90年代到19大期间,怎么卖官买官,价码多少。有的是前副书记(在外省进班房)、有的是前一地组织部长现到另一市当三把手的....。写有点多,旁有人直接能问到,素材多。

深圳,成在最重要两点:一、一任负责人敢扛事干,眼光又对;二、全国进行过一场资源倾斜。后来人,哪怕出个SB,按中国官场集体民主集中制能纠偏。正应了郭沫若问教员的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