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针对明代土木堡之变,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回答 -- 田雨
该回答对于明代皇权与文官集团的关系给出了一个新颖(对于我个人的认识)的解释。
但由于我在相关历史方向上的知识储备不足,所以无法确认这个回答是否是基于史实的。
所以拿到河里,希望有历史相关的大牛出来批驳一下。
原问题链接如下:
为什么称为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 不要二分法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941760/answer/3540382704
为了防止问题/回答被编辑,将内容拷贝在这里:
问题:
为什么称为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
我国历史大事用字一般都很严谨,土木堡为什么用变字?而不是耻、战、围之类的?
回答(这哥们真的好能写):
不要二分法
14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土木堡之变,已经说明是政变,只是政变成功者掌握了舆论,不能明写。
土木堡背后的经济背景,从明朝的粮食归属权说起
先从农业讲起,你们会见到一个恐怖的推测。
明朝时,全国的农业水平,已经数倍于前。
实际上,明朝经济的繁荣程度,社
明朝时,全国的农业水平,已经数倍于前。
实际上,明朝经济的繁荣程度,社会物资的富饶状态,是后世人完全无法理解的。虽然因为缺粮,导致了大明的灭亡。(直观主因。)
但是,明朝粮价的稳定时间之长,却是历史之最。从开国到万历末期,这长达250年左右的漫长时间,明代粮食始终稳定。
从开国的一两银子三石——到万历后期的0.7两银子一石。两百多年的发展,粮价只是涨了一倍!就看这一条,就知道明代农业产出的繁荣了。而粮食,是社会最基础、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不分。
粮价稳定,就足以说明明代社会的繁荣。当然,局部地区、局部时段会有波动。当然,明末必须除外——隆庆开海之后,外贸银就到了士绅手中,巨额白银的局部转移,再加上皇权受限,就会导致物价飞升。
在经济学上,这样状态下的粮价上涨,是正常现象。就是那句话——畸形的社会,就会导致畸形现象。
明朝前200年左右,粮价始终稳定在0.5两银子以下。就算遭了灾,粮价的波动也不大。
比如:
嘉靖二年,南京旱灾,米价1.3--1.4两。
嘉靖三十二年,大饥荒,米价2.2两。
就算万历十六年,黄河水灾,脱了皮的米,也才2两银子一石;仓库内的陈米,1.5--1.6两银子。
这是灾年的米价啊!
比如现在,稻谷一斤也就一块多,米价呢……
粮食价格,分为:稻价、麦价、粳米价、仓米价、面价……
这是皇帝还有点权利时期的价格。
再看看崇祯朝:
崇祯十三年、河南米价34两。
十四年:山东米价154两……
崇祯十四年,我拿杂粮价格来举例:
就算是杂粮,一斗粟米(小米、高粱等)——售价超过一万枚铜钱。
十斗一石,也就是说,一石杂粮,售价已经达到了十万枚铜钱。这时期铜银兑换价格,在七百多到八百多之间。
按照八百兑一,折合125两银子。杂粮啊,125两银子一石……
为什么会这样?
这就要讲讲明朝的粮食归属权的转变过程了。
明朝农业发达,各地粮仓,动辄就是十几万石以上的储备。甚至,数百万石之巨!
《明史》记载中,也有这样的原话:“洪武二十四年,储粮十六万石于临清,以给训练骑兵。”实际上,到了永乐之后,临清仓,已经常年储备粮食150万石!
宣德六年,更是再次扩建,足足容纳300万石之巨!就这一个仓,就已经超过了元朝运河储粮之和!要知道,这还是建立在明朝地税,只有三十税一的基础上。粮食产量之高,就可见一斑!
仔细研究一下明史,就会发现——只要遇上了灾荒,调查属实后,地方上奏请求减免税收,朱家人没有不同意的。被黑的那么惨,还是在《明史》中,有这样的原话——“民不知凶荒,朝廷不知缺乏也!”
明代漕运比元代更为发达,明政府成立了专门运粮的部队——运军,辖下运船有一万一千多艘,官军达12万人之巨。
因为粮仓分散各地,不容易管辖。于是,明英宗开始改革:“毁临清、德州、河西务仓三分之一,改为京通仓。”历经景泰帝、成化帝三朝,运河四大粮仓,就此成型。(算上英宗复辟的天顺朝,就是四朝。)
分别是:淮安的丰济仓、徐州的广运仓、德州的德州仓、临清的临清仓。
明英宗为何要集中粮仓呢?这件事稍后讲述。
既然扯到四大粮仓,那就扯一扯于谦的死因之一。
明朝在“仁义”皇帝弘治朱佑樘之前,有一个定语——叫做“国积三年粮。”
朱佑樘之后,就变成了“国积两年粮”、隆庆之后,就变成了“国积一年粮”,甚至……很多粮仓一粒也没有!
这个“国积三年粮”是啥意思呢?——明朝储存在官方粮仓里面的粮食,足够吃三年——是全国。实际上,单单从明朝官仓的储粮归属权转移情况,就能看出明朝灭亡的真相。
全国粮仓位置,还能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官仓,还是义仓!陈佐立先生的硕士论文《明代粮仓研究》,专门就讲的这个。
实际上,明朝的每个强权皇帝,都屡屡要求储粮。
朱家皇帝下过很多、很多这种类同的圣旨——要求各村建造粮仓储粮。
明朝的粮仓,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中央直辖粮仓,王府辖下粮仓,运河水次仓,地方官府粮仓,民间义仓,村里社仓。
成化帝时期,在奏疏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每里积粮三百石”,甚至不乏“积粮七百石者。”
明朝一里只有110户啊!单单村里储存的粮食,就够全村人吃一年了!这些粮仓全部加起来,在弘治之前,足够全国食用三年!难以置信不?
在弘治之前,不乏这样的记载:
“宣德六年,湖广襄阳广盈仓旧仓,积粮小麦三十余万石。”
“正统三年,福建汀州见在仓,积粮33.2万石。”
“南京各卫仓,积粮四百五十万石,每年军俸粮仅七十五万石,可支六年。”
“景泰六年,衡州府广盈仓积粮十四万石,军需五千石,可支二十八年。”
至于地方遇上灾荒,明朝最常见的操作就是不但免除税赋,更是让开仓借贷。约定春种秋还者,或是免息,或是仅有一分息。甚至,直接不要了!
比如:
洪武二十五年,赈济陈州、原武等地,就是无偿赈济。
永乐十年,莱州等地遭灾,直接发放赈济粮近六十万石。
永乐十一年,青州府水灾,一样直接不要灾民归还了。
朱祁镇的正统六年,常州府的武进等县遭灾,也是直接不要归还了。至于官府施粥,更是常态。
我讲了这么多粮食记载,就是为了说明于谦的死因之一。
既然讲于谦,那就以正统朝来说。
先说朱祁镇这个人的人品——
朱祁镇不是要造海船,重启大航海么,于是,福建发起叛乱。
朱祁镇怎么解决的——他看出来造反的真相了啊!
于是,除了派兵平叛之外,还让福建开仓放粮,约定:借粮一石,还粮两石五斗,但是,不限制归还时间。就看这一条,就能看出朱祁镇的手腕。
一边打,一边拉,这手段不低吧?不要说朱祁镇小家子气,或者说他没看出来福建叛变的真相!
再看看他再次登基后的操作:天顺元年,河间等府三十万人遭灾,朱祁镇直接发放近25万石粮食。直接不要百姓归还了!
若想看透一个人,小事就是最好的入手点。就这两次赈灾,就能看出朱祁镇的人品。
福建叛乱,他想的不是全部杀了,而是用利益,诱使百姓归家。你看,不限制归还日期——这不是白给的么!这不就是告诉老百姓——不要跟着他们造反了……就这一点,这足以看出,朱祁镇是个讲仁义的人。
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于谦?
实际上,这件事要从朱祁镇亲政前后入手。朱祁镇正式亲政,是在正统七年,张太后殡天。
实际上,正统五年,杨荣去世,他就逐渐有权利了。就在朱祁镇亲政前一年的正统六年,福建中央直属粮仓,改为地方掌管。
这背后的含义,兄弟们应该都理解吧?
士绅夺权了呗……
实际上,这也不是首次。
明朝最初的政策,地方纳税粮食,是由各地卫所仓储接收的。中央粮仓,更是设在卫所所在地,军户仓不但储存军粮,还包括皇室用粮,和官员俸禄粮。卫所军户,人家世代当兵,父死子继啊!
换句话说——这是皇帝的人。
朱家人让军户,来看管粮仓。也就是说,这样的规定下,粮仓直属皇帝。
“仁宣之治”的宣宗十年,也就是朱瞻基死那年。朱瞻基正月就死了,小皇帝朱祁镇继位。
当时,朱祁镇只有8岁,大权在张太后和三杨手里。
户部右侍郎王佐,上奏:“河南卫所,发生了贪污事件。我觉得让卫所接收地方粮税,会导致他们贪赃枉法~,滋生腐败~,弊端百出~……还请大佬们拿个意见……”
(原文太长,我就只说核心意思。)
这就是个由头。实际上这话的意思就是——“哎呀,老皇帝死了,新皇帝是个小屁孩,咱们赶紧捞好处吧……”
于是,三杨大手一挥——
“今后粮食的管辖权,再也不归地方卫所了,交给我们文官来掌握吧!
我们读书人,多清高啊,放我们这,那是不会贪污的!”
朱瞻基是正月死的,这件事发生在七月。朱祁镇刚刚登基之初。
明史对这件事描述不多,最终的结果是:
——除了外面一圈要打仗的地方外,其他地方的粮食大权,全部落到文官集团手中。
也就是除了辽东、甘肃、宁夏、沿海卫所照旧由卫所掌管外;
全国粮仓管辖权,都已经掌控在了文官手中。
值得一提的是,引出了这件事的河南卫所——当时于谦就巡抚河南、山西两地。就在他在河南、山西当巡抚时,他有一份奏疏,至今还在。
正统六年,朱祁镇还未彻底掌权之前。
于谦上奏,说河南、山西,都有几百万石粮食,不若让地方官统计有没有百姓吃不上饭,制定一个标准,救济他们,等他们有粮了,再还回来……
三杨在位时期,于谦的地位是很高的。
三杨将于谦视为自己的接班人。他上的所有奏疏,早上递上去,晚上就被内阁批复同意,并立即发出!效率之高,堪称第一。甚至,于谦上奏的事情,几乎没有被驳回的。也就是说——他说啥,就是啥!
试想,于谦主政河南、山西两地;所奏之事,又不会被三杨刁难。于谦可是出了名的大清官,他为何没有提前发现河南军户的贪污问题?
这里面只有两个可能:
其一,发现而不说;或者不能说。
其二,以兵部右侍郎之尊巡抚河南、山西的于谦,真的没有发现自己治下,出了这种事。
要知道,在这件事发生时,他以兵部右侍郎之尊,担任河南、山西巡抚,已经整整五年之久!
…………
于谦是宣德五年,直接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巡抚河南、山西两地的。
虽然“巡抚”这个词汇出现的很早。
但是,巡抚成为人们印象中的那个定义名词,就源于宣德五年。
“宣德五年(1430年)九月,明宣宗派遣于谦等6位侍郎,巡抚各省,督理税粮及与税粮有关的地方事务。”
看到没,于谦的任务重心,就在税粮上!
要知道的是——为什么要设置巡抚?
明初,一省最高长官是布政使。士绅们是将“家”放在第一位的。一省大权全部在布政使这里,就导致了“贪污”、“腐败”、“舞弊”……窝案丛发!正像他们说的——老朱几万人、几万人的砍,都没将他们砍老实!
洪武24年,文人集团上奏,说秦王朱樉昏庸无能,胡作非为,掳走一百多男童,阉割当太监,又抢夺一百多童女……
朱樉是明朝宗人府,第一任宗人令。它们要弄朱樉,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了。
更何况,,,我原来,碧莲咧?还特么能不能要点碧莲了?
哪怕只有一个原子大小——我不要求多的,只要这么连个显微镜也看不到的脸皮。
它们哪怕只有一个原子厚的脸皮,也不会说这个话!
朱樉的这个最大罪过,受害者是谁,你们知道吗?
没有人告诉你们吧?
他们为什么不说?
……
有没有这回事?
有!
——朱樉出征西藩,破其部落,掳走其妇,并童男童女三百人。看清楚了,这些人都是朱樉出国征讨敌人时,带回来的。
哦!
原来是敌人啊。
朱元璋收到很多攻歼朱樉的奏疏,于是让朱标巡抚陕西。兄弟们可以不相信我,朱标你们该相信吧?
朱标都不认可的罪责——它们是有多么不要脸,使劲在那里呼扇?
朱标查到了什么?
史书上没说——就在返回不久,落水而死!
“我让你查,我让你查,我特么弄死你……”
弄死了朱标,紧接着连遮掩都不遮掩了,直接毒死朱老二。
大明皇室首任宗人令——卒……
……
前面我也说过,朱元璋已经成年了的儿子,五年时间,死了四个……
死得朱元璋不得不下令,让大军护卫朱老三、朱老四……
死的朱老三、朱老四不得不躲在军营内……
就这——
朱老三还是被刀了……
……
朱元璋时期,都已经是这个样子——
有了“仁宣之治”,经过三杨独揽朝政后,会发生什么……
就已经是可以想象的了!
文官集团是怎么传承坐大的?明朝中期以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没有在翰林院学习工作经历的人不能入内阁当首辅,也不能担任礼部、吏部的主要官员。翰林院是宰相的储备库,明朝百分之九十的宰相拥有这一经历。
《明史·选举志》: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
翰林院庶吉士的选拔权属于首辅,由首辅亲自出题、阅卷,从新科进士中选拔。新科翰林的主要任务是跟着宰相们,除了继续学业上的深造,就是学习治国理政。学制三年,优秀的留翰林院工作,其他的另行从优安排工作。翰林“毕业”后的职务,吏部无权过问,由宰相们直接安排。
由此可知,国家未来的首辅,乃至掌管国家人才选拔和意识形态的礼部主官、掌管官员任免的吏部主官,均为今日首辅的弟子门生。
知道这一常识非常重要!否则,完全不可能读懂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认识胡乱猜想。
王佐上奏,三杨大手一挥,拿走全国粮食大权的时候——
于谦已经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担任山西、河南两地巡抚——五年之久!
我上面举得那个例子,于谦正统六年的这份奏疏,从此开启了“文官要求中央开放粮库下发粮食的定例!”
这么大的事——当天通过并发出!
那么,事关大明生死存亡的粮食大权事件,他为何沉默?
五年时间啊,治下的情况,他还没摸清楚吗?
如果没摸清……(结论我不敢下)
按照世人记忆中于谦英明神武的程度来讲,这完全不应该吧!
还有——
为何恰恰是他主政下的河南卫所,会爆出贪污之事呢?
天下这么多卫所,为何偏偏发生在于谦主政的河南?
偏偏是“三杨内定接班人”于谦的治下?
就算贪污是真事!
我不去深挖这事是真是假!
我只说出这几个问题:
为什么一个地方军户的贪污,竟然要拿走全国粮食大权?
为何发生的时机——恰恰是三杨之一的杨荣老死,张太后身体也不行了的时候?
为何偏偏发生在——朱祁镇已经逐渐开始掌权的节骨眼上!
为什么一件小事,引发了这么大的后果,于谦却没有站出来?
于谦可是兵部右侍郎、巡抚两省的国家重臣啊! 这种事关国家稳定的大事,他竟然袖手旁观了?
要知道,明朝各部尚书,是基本不管事的,部内差事,实际上都由左右侍郎管理。
于谦握着兵部二把手的大权,巡抚河南、山西两地。 为何在“全国粮食大权”这种事关一国安危的大事上,他却没有站出来反对呢?
就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于谦是文人集团的人,不是皇帝的臣。
再问:
为何偏偏一个地方卫所的出事,全国粮食大权,立刻转移了呢?
为何偏偏发生在杨荣死后,朱祁镇已经开始掌权之际?
这个时机之巧妙,结局之重大,完全有悖常识啊!
你看——小皇帝继位,就立刻转移粮食大权的归属,
正统五年,杨荣去世,朱祁镇逐渐掌权,
正统六年,于谦一封奏疏,使得文臣集团拿到了开仓放粮的权利,
正统六年,福建粮仓划归文官掌控。
有意思不?
时机巧妙不?
这么大的事啊!
全国粮食归属权的转移啊!
竟然没有经过讨论,没有经过论证,立刻就转移了……
效率之高,速度之快——竟然赶在在朱祁镇亲政之前,就已经全部搞定!
那些为了封驳皇帝权利,不惜几百人一起挨板子的壮举……
竟然一个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这……
离谱的词意太小!
还有更高级点的词汇没?
……
这个背景先放一放。
既然讲于谦的死因之一,就要将整个脉络挖出来。
再说回粮食问题。
正统年间,单单南京诸卫粮仓,岁收粮食160余万石。
正统元年,定通州粮仓之名。(四大运河仓储即将开始出现。)
正统九年,太原上奏,当地一个仓库,存粮九万石!(记住这个地点。)
正统十年,朱祁镇裁撤临清、德州、河西务三仓,各三分之一,通州仓设立。
有意思了。
朱祁镇亲政后,他为何要集中运河粮仓?
为什么设立通州——这个就在京师城外、规模最大的新粮仓?
《英宗实录》正统十年四月条,有这样的解释:
“时各仓闲,而京师、通(州)仓皆不足,故也!”
啥意思呢?
也就是说,运河沿线的这些仓储,建的太大了,有空闲仓库用不上;
而京师、通州两地,粮仓又不够用!
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按照以上我给出的证据——朱祁镇时期,全国是不缺粮食的!
京师附近,单单新建的这个通州新仓,你们知道储粮多少吗?
——900万石!(记住这个数据。)
业内有人统计过,明英宗被俘时,全国官仓储粮总数是1900万石!
这是官仓!
不算县衙仓库、民间义仓,村里社仓,士绅粮库,以及百姓们自己的存粮。
当时全国存粮,足够大明全国食用三年之久!
客观条件已经交代清楚。
整合一下:
首先,朱祁镇时期的大明,是不缺粮食的——能让整个大明吃三年。
其次,粮食归属权,已经从军户,到了文人集团手中。
再次,这件事,牵连上了于谦。
说一下明朝土木堡之变以前,明朝周边情况
朱祁镇继位前,蒙古是双汗并立,也就是鞑靼部、瓦剌部。
(实际上是三部分,兀良哈部早前已经投降永乐大帝,只能称为残部。
就是朵颜三卫。
驻扎地在贝湖东侧,永乐年间内附后迁入奴儿干。)
正统三年,英宗朝第一次北伐,兵分两路。 鞑靼阿台汗(即阿岱汗)部几乎被全歼。
明军打下亦集乃湖泊这个适合定居的草原要地。 石亨提议在当地恢复屯卫治理。
但是,三杨坚决反对,此事遂罢。——你究竟是哪边的?大军都打下来了,你不要?(记住这个地点。)
同时,也先收到了消息,袭击阿岱汗所在,并杀了他。
鞑靼可汗的死亡,标志着鞑靼部的衰弱。
正统五年,杨荣去世,三杨去掉一膀。
英宗初掌权。
正统六年。
朱祁镇第二次北伐。(也是他掌权后的首次大战。)
也先与兀良哈部大战与沙静洲。 朱祁镇得到消息,命石亨带兵五万三千,出兵河套,收复丰州滩。
石亨在当地设立屯卫,安排军户开垦,恢复大明统治。
(看看前后截然不同的处理办法。)
正统八年,太皇太后张氏走了,朱祁镇正式掌权。
准备重启大航海。
同年,也先打哈密。
正统九年,朱祁镇分兵八路。
调派大军具体数量未知。
(已经被掩盖,只留下一句“各将兵万人,约至黄河土河两叉口等处汇合”。
由此可见,这一次出兵,最少也在八万以上!)
第三次北伐的对象——残部兀良哈部。也就是以克列苏之战。
这一战,打的就是朵颜三卫。而最终战场所在,是奴儿干。领头的是朱勇、徐亨、曹义、马亮、陈怀五路兵马。
三日后,朱祁镇又命:杨洪、石亨、朱谦三路大军出击。此外,此战,石亨独一路大军。(由此,就可以看出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石亨,朱祁镇是多么信任他了。这就是石亨支持朱祁镇复位的原因。)
朱祁镇调派八路大军攻打兀良哈三部。他为什么要打呢?这兀良哈三部,原本在贝湖东侧,占据了水草丰美的一大片土地。
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攻破北元王庭。兀良哈等部投降,朱棣将他内迁到了奴儿干。
三杨掌权后,这些全部不要。
于是,兀良哈等部(实际上是三个大部落,加上几个小部落),就开始南下。甚至,出现在了宣府、辽东走廊上。
朱祁镇彻底掌握了权力后,就筹备反攻了。
正统九年,明英宗八路大军北伐!这一战战果很大,几乎全复被三杨放弃的辽东等地。
如果朱祁镇还能再坐稳十年……兀良哈必然会回到贝湖的。以朱祁镇的脾气,怕是就要打回去了……
被三杨抛弃的北边土地,除了亦集乃因为三杨反对,没有拿回之外,全部再次拿了回来。(亦集乃:就是汉朝历史,屡屡出现的居延。)
明英宗与也先是盟友
明朝正统年间三次北伐
有意思的是——朱祁镇出兵前,特意派人给也先传信,让也先躲远点,自己要动手了。也先和朱祁镇之间的互动,就很有意思。
正统十年,也先打兀良哈之前,也特意派两千人朝贡,知会朱祁镇。仁宣之后,朵颜三卫已经叛变。所以,兀良哈对于朱祁镇来说,就是自己的敌人!
实际上,两部蒙古的败亡,是也先和朱祁镇联合作战给打垮的。朱祁镇三次北伐,也先都在同期,征伐他们。
你看,朱祁镇打鞑靼,知会也先。也先打鞑靼,一样知会朱祁镇。
朱祁镇打朵颜三卫,知会也先。也先打朵颜三卫,一样知会朱祁镇。
有意思吧!
那么——朱祁镇为什么和也先交好呢?这个时候,草原分为两大部、一残部。残部就是兀良哈等三部,也就是朵颜三卫。那两大部,其一就是朱祁镇一直在打的鞑靼部。按照地理,我们暂且称之为东蒙古。(实际上它是蒙古本部,也就是大明的对手。因为也先手里的大汗,是逃过去的。)
其二,就是被也先太师,架空了的黄金家族的大汗——瓦剌部。我们可以称之为西蒙古。瓦剌此时的大汗是谁呢?脱脱不花!是黄金家族的人!逃出去的黄金家族,也是草原上公认的共主啊!
而也先呢?他姓绰罗斯。来自今天的西亚。很显然,这是当初蒙古征服欧亚大陆时候,立了功劳的色目人。绰罗斯家族为了朝上爬,历代家主都会选择将女儿,许配给黄金家族的人们。
也先父亲脱欢,迎回黄金家族阿寨台吉、脱脱不花父子。将脱脱不花立为瓦剌蒙古大汗后,终于熬到了太师之位。
对于蒙古人来说,也先家族是外人。因为出身问题,就算绰罗斯家族做了蒙古大汗,也站不住脚跟。(朱祁钰时期,也先做了大汗,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被刺杀了。)
草原上是很讲出身的!
不是黄金家族出身,就无法成为草原共主。这就是也先为什么交好大明的原因。
朱祁镇拉拢也先的举动,也是最符合明朝利益的。因为就算也先统一了整个草原……他出身的不足,就会成为大明操纵草原的把柄。要知道——政治和常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政治上只有利用和利益!
谁在政治上谈感情,吃亏的绝对是他!
没有兄弟,没有朋友——只有利用和利益!
……
瓦剌的大体背景,就是——非黄金家族身份的太师也先,与北元皇帝脱脱不花争权,并压制脱脱不花。
明朝朱祁镇的再次雄起,将原本能和瓦剌掰腕子的鞑靼给打残了。
脱脱不花为了摆脱也先的控制,就开始吞并东方两部蒙古的残余势力。
草原上的政治很简单——出身、部族人口、士兵装备。只要脱脱不花掌握的势力,大于也先家族掌握的势力……他就是草原上的共主!因为瓦剌,在西方。而东方的鞑靼部、兀良哈部,已经被朱祁镇、也先打败。
被也先压制的北元大汗脱脱不花,为了摆脱也先的控制,就开始朝东方扩展。也先和朱祁镇的互动又来了。
此时,已经成为草原上唯一的大汗脱脱不花,每一次对鞑靼部残余势力开战。
也先就要进贡一次。
这个时间点,巧妙不?
换句话说——脱脱不花死之前,或者说黄金家族势力衰弱之前……
也先只能和大明联合。这时期,也先的最大敌人,永远是脱脱不花!
兄弟们看明白了吗?
也先要是真对大明出手,那他就是疯了!
也先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他不但不能对大明出手,甚至还要保证大明不会灭亡……
就明朝在三次北伐蒙古的同时——明英宗还办了好几件大事。
对西南——四伐麓川。
麓川这个地方,就是“三宣六慰”最主要的一部分。
麓川是那么好打吗?三杨坚决反对,王振作为朱祁镇的人,力主南征。
第一次南征。
思任发进攻掠夺腾冲、南甸、孟养等地,屠杀腾冲,并占领潞江。正统四年沐国公沐晟兵败,沐晟暴亡。
正统五年,杨荣去世。初掌权的英宗,下旨斥责新任沐国公沐昂,让他讨伐麓川。麓川思任发,赶紧遣使来朝。
这是第一次。
没啥值得说道的地方。文人集团的无耻,尽在其中……
总体就是——朱祁镇没掌权,三杨一贯的“不要国土”。
(因为这里要主讲的是于谦的死因,详细过程不展开,大家可以搜一下。很有意思!明朝文臣的无耻,展现的淋漓尽致。)
真要说,那血压就要爆表……
正统六年,二征麓川:
朱祁镇让定西伯蒋贵挂帅,让太监曹吉祥监军,在朝野全部反对的情况下,再次出征麓川。
要知道,这是同时北伐和南伐啊!
结果——
大胜!
思任发远遁。
朱祁镇升蒋贵为侯爵。
正统七年,刚刚结束一南一北,两场战事的朱祁镇——三征麓川。朱祁镇命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再次远征麓川。这一仗,一直打了三年。为什么打这么久——杨士奇等人坚决反对增兵!甚至,还出现了给远征军下绊子的行为。
正统九年,杨士奇病死。明英宗的掣肘,去了俩,南征军这才开始发力。次年,也就是正统十年。明军斩首思任发,抓捕思任发全家,归朝。
麓川大捷!
正统十一年,杨溥去世。至此,朱祁镇在朝中的对手,全部倒下。
正统十三年,就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朱祁镇四征麓川,从三月出征,到十月凯旋,竟然只用了短短七个月。
稀奇不?
明明上一次还打了三年之久,这一次,竟然只用了七个月时间!就很有意思了……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
“请问:
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下一步的用兵方向,是哪里?他会不会全部收回南方失土?”
扎心不?
……
你们觉得,明英宗这么能干,以明朝文官的惯性,他还能活着吗?
土木堡之变前:朱祁镇准备重开大航海
土木堡之变前外部国际环境讲完。再讲内部。
正统八年,朱祁镇准备重开大航海。并让郭琰担任福建福州府同知,开始造船。让马云巡视旧港宣慰司、满剌加外府、苏门答剌官厂、察地港抽分所及古里官厂。
正统九年,福建、江西、浙江交界处,就爆发了一千人规模的矿工起义。
……
史书上将这一次叛乱,美化成农民起义,然后遮遮掩掩。实际上,这伙人是盗银贼。这里的银矿,每年单单福建一地的银矿税收,要上缴八万两。正统初年,这一片的银矿,在文臣的建议下,就全部被关闭了。那么——这些矿工是谁的工人?
……
并且,人家不朝江西、浙江——这两个富裕的地方打。专门硬着头皮,一个劲朝福建打!
为啥?
妄自猜测一下——郭琰就在福州造船呗!还制造了海船120艘!永乐大帝最大的一次下西洋,也才两百来艘啊!
朱祁镇上来就这么大——人家能容忍他?
……
朱祁镇本来没当回事,下令让地方剿灭。一个千把人的矿工造反,还要朝深山老林钻。在当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朱祁镇看来……那叫事么?饿也给他饿死了啊!
谁知道,浙江、福建、江西去平叛的士兵越多,叛军规模越大。到了正统十三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坐拥二十余座城池。并且浙江、福建,接连爆发了好几股叛军。这个时候,正好三杨全部去世,朝堂上能压制朱祁镇的人,已经不存在了。
真实消息再也压不住,详细情况,终于被送到了朱祁镇这里。英宗重视起来。他做了两手准备。
其一,发放粮食,安抚百姓,以利益,诱使百姓归家。
其二,调派京营,出动精兵镇压。
朱祁镇出动京营士兵了……
然而,稀奇的是——福建、浙江爆发民变,朱祁镇派遣多少大军前往镇压,史书中莫说给出答案了。就连这件事都忌讳莫深,支支吾吾。这么大规模的叛乱,明史竟然语焉不详。离谱不?
猜测一下——这里牵制两三万京营士兵,轻轻松松吧?这场叛乱,直到朱祁钰去世的前两年,才彻底平息。也就是说,这最少两三万京营兵马……直到八年后,才返回京师。
在朱祁镇御驾亲征的时候,他们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京营的!好了——京营大军已经被调走三万人……
正统十四年三月。就在土木堡之变的前五个月。贵州爆发苗民叛乱,几乎一瞬间,就占领了思州府城和清浪、镇远等地。速度之快,莫说朝廷了,近在咫尺的广西,都没反应过来。
再回过头来,看看老朱当年的那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能跟着老朱砍人的大明百姓,还是据守城池,对付叛乱……竟然一瞬间就丢了几个府?
当年亲眼看到这一幕的百姓,都还在呢!要知道,这时候就连靖难勋贵,都还有好几人呢!才几十年时间啊?
现代有人说是朱祁镇屡屡对西南用兵,致使当地百姓困苦,不得不造反……
脸咧?
朱祁镇下过这样的一封圣旨,大意就是:趁着太皇太后张氏大寿之际,给全国老年人发放福利。并且明文天下——今后:
凡六十五岁以上的百姓,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劳役、徭役,不计、不征。
凡七十岁以上人口,国家每年发放粮食。
凡九十岁以上老人,发放粮食数额加倍。
朱元璋的“与民休息”政策,在在朱祁镇这里,再一次得到延续,并且更进一步。
前文说过此时大明的粮食情况——足够全国不劳作,也能食用三年之久!
我就不说此时的边关用粮,是直接从卫所粮库调拨了!他们说的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吗?
如果说因为朱祁镇对西南用兵,而导致的叛乱?总要有加税的圣旨吧?说出自己的判断,拿出原文资料,这才能让人信服啊!
再说了——就算是造反,也没有这么快吧?这是有电话啊,还是有手机啊,竟然一夜之间,就几个府一起造反?但凡民变,必有先兆!为何之前却不见踪影呢?
为何上一次打了三年之久,都不见叛乱?偏偏连出征时间也算上,才七个月的时间,就有了如此大规模的反叛?
谁组织的他们?用什么组织的他们?难道——大明造反百姓,真的研究出了手机、电话?
这就是极限吗?
士绅集团:你小瞧谁呢!我们既然要玩,就不会小打小闹啊!
大招来了!
紧接着——就在几天后!西自永宁(今贵州晴隆),东至沅州(今湖南芷江),北起播州(今贵州遵义),东南达武冈(湖南今县)的广大地区内……在这短短几天时间内,就爆发出了最少20万人规模的大起义。
按照现在划分,这叫席卷四省。
什么!
啥?
大明造反百姓……
原来,竟然真有手机和信号基站……短短几天时间,就能联动好几个省!
不对啊!他没这个科技呢……
什么!
不好!
大明造反百姓会修仙,还都已经达到金丹期——千里传音人人都会!
——玄幻小说里的飞鹤传音,都没有这么快啊!
……
这么大的范围,这么庞大的叛乱人数,这么短的几天时间……
大家觉得谁能做到?
还就在朱祁镇南征北战,北边几乎全部收复国土,南边也即将对“丢失”的国土,动手的时候……
就在朱祁镇声望日隆,权柄直逼明太祖、明成祖之际!
……
你们觉得这正常吗?
李自成都没这么牛啊!快递小哥专业造反十几年……明朝灭亡前,还在压着李自成暴揍呢!
张角还传道几十年呢!就这,还被朝廷先发制人了……
而席卷四声,参与人数高达二十多万的大造反——不管是军队体系也好,还是锦衣卫体系也罢……竟然一点信号都没发现!
这科学不?
……
你们说——是不是朱祁镇的行为,伤害了某群人呢?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祁镇在北方,已经恢复了永乐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
也就是说——北边没有掣肘了。
同时,打服了麓川,使得西南十万大山,短期内不会牵扯朱祁镇的精力。
恰恰这时候,朱祁镇派去南洋宣抚海外领土的使臣,回来了!
下西洋,已经成为了定局!
以朱祁镇的脾气,他只要下西洋,就会在南洋设郡置县,直接纳入中央管控。
而南洋——最少自唐代起,就有华夏势力在经营。
宋代发达的贸易,使得当地势力,已经壮大成了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南宋灭亡,南逃的官方势力,更是在当地建立了好几个邦国。——华夏豪族,已经控制了当地的货币发行权。
南洋华夏势力如此庞大,你们猜——他们有没有与本土豪族势力,已经有了融合呢?
为什么强权如永乐大帝,下了几次西洋,暴毙在出征的路上? 为什么他一死,方便远洋船补给的交趾,就给废了? 为什么朱瞻基重开西洋,却再次暴毙?
短短时间内,福建、浙江,贵州、湖广,长江以南,烽火遍地。这两处叛变的规模太大了!
朱祁镇不得不第一时间,就调动京营8万人,前去平叛。这还不算地方卫所。这8万京营大军,直到景泰帝二年,才控制了战场。然而,这时候,局势已经不是“它们”可以掌控的了。已经沾了血,尝到了甜头的“叛军”,岂能轻易就投降了……
……
我前文讲过,在朱祁镇时期,京营最多只能容纳18万人。直到朱祁钰继位,朱祁镇带着也先打回来,(因为上面的大军未归)于谦不得不扩大京营。至此,京营的最大极限,才能达到容纳24万大军的规模。——就这,出操时都已经容不下了!
我放宽一点,按照朱祁镇时期,京营大军有二十万人,来计算。不说各处战场,单单这两地叛乱,就已经牵走了最少11万京营大军。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就算南征北战的京营士兵,已经全部返回!就算他们一个人都没死!
土木堡事变时,京营人马也绝对不足十万人!按照我的计算,当时的京师,只有七万不到。
成国公朱勇的奏疏中,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奉命选拔三干大营、五军、神机等营精锐官军十五万一干有奇。”
... 这哥们太能写,正文已经放不下了,原文可以通过链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