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307 🌺705 🌵26新 💬32 🌺4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苏东专家很好请么?

中国未必没人懂,即使没人懂,也可以请苏东专家。

请苏东专家,请多少个?请谁?是不是中方到苏联哪里开一个招聘会,苏东专家就拥过来应聘?

你知道当初制定第一批援助计划的时候,苏联出了多少个专家?多少领域的专家和中方专家组进行讨论?

侯德榜、卢作孚、庄前鼎、孙越崎都应该懂一部分。

你举得这个,有几个是真正开过厂的?就一个候德梆,还是做化工的。有哪一个是真正开厂生产机械的?就算是一个工厂管理者,他不过是产业链上一环,他知道怎么规划整个生产链么?

中国建国希望援助的计划基本上以重工业为主,这个是中国从来没有搞过的。你说的这些人哪个能知道,生产机床,生产军工的整个生产链是啥?中国基于这个用了10年,基本建成一个完整工业体系。你自己摸索能用更少的时间么?

如果你让中国人自己去摸索,重工业,军工的整个生产链,需要摸索多久?需要交多少学费?不说其他的,一个航空发动机,你要用多少年,生产发动机的设备,你要用多少年,你要明白当时中国的处境,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初中生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落后国家,是一个甚至到60年代,连护士都不能满足基本需求,还必须靠赤脚医生来填补空缺的国家,你有多少力量能去干你说的事情?你靠自己要用多少时间去培养这些工业所需的工人。

最后说一下,156项目不是单独的援助,是整个苏联援助体系的一部分。整个援助包括

全局, 国家各部局,一对一帮助规划五年计划

工业,156工程以最短时间建立初步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些工厂是一对一援建,1比1对口建设,也就是每个工厂对应一个苏联工厂,每个工人对应一个苏联工人

教育:一文一工,两所大学,人大,哈尔滨工业大学

知识,苏联,东欧大量的技术资料,杂志运过来,帮助中国建立一个自己的技术资料图书库。

这是一个体系的援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援助。挑其中一项出来,说这不好,那不好,没有意义

通宝推:和平共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