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斗争残酷了 -- 胡里糊涂

共:💬293 🌺1674 🌵9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河友,碳14年代测定原理决定只适用于生物残留物品

碳14年代测定(Radiocarbon dating)是一种基于放射性同位素碳-14(^{14}C)衰变原理的测年技术,广泛应用于考古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领域,以确定含有机材料样品的年龄。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简要概述:

自然生成过程:碳-14是在地球大气层中由宇宙射线与氮-14 (^{14}N) 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当宇宙射线中的中子碰撞氮原子核时,一个中子会被吸收,将氮-14转化为碳-14。生成的碳-14随后会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14}CO_{2}),并被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进而进入食物链的所有层级。

放射性衰变:碳-14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稳定的原子核,会经历β衰变,转变为氮-14,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这个过程的半衰期约为5730年,意味着每经过5730年,初始碳-14量将减少一半。

测年原理:活体生物在其一生中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吸收^{14}C,因此其体内的^{14}C与^{12}C的比例与大气中的比例保持一致。一旦生物死亡,不再摄入^{14}C,其体内的^{14}C便开始按固定的半衰期衰减,而稳定的^{12}C保持不变。通过测量死亡生物遗骸中剩余的^{14}C与^{12}C的比例,科学家可以计算出该生物死亡至今的时间。

测量与校正:实际测量时,通常会提取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并转换成CO_{2},之后通过质谱仪等精密仪器测定^{14}C的含量。由于大气中^{14}C的浓度并非恒定(受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因素影响),以及仪器测量误差的存在,测定结果需要通过已知年龄的标准样品进行校准,使用校准曲线得出最终的年代估计。

适用范围:由于碳-14的半衰期相对较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大约5万年至6万年内的样品,对于更古老的样品,则需采用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技术,如钾-氩测年、铀系测年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