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苍狼与白鹿4中的历史 -- 五藤高庆

共:💬627 🌺340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英国 剧本3 苍狼的末裔 1

爱德华一世:这是英格兰中世纪著名的武士国王,有“打击苏格兰之锤”(Malleus Scotorum)之称的爱德华一世(Edward I)。此君为人个性强悍,极其能打,是金雀花王朝武德最盛的君主之一。他在任内重振金雀花王朝的尚武之风,采用了最早的军国主义政策。所以他可以算是英国的军国主义之父。是英国古典军事传统真正的先驱。

无地王约翰的孙子,亨利三世的儿子。他身材上短下长,身高达188厘米。所以历史书上多叫他 “长腿爱德华”(Edward Longshanks)。1239年生于伦敦,童年在威斯敏斯特宫渡过,长大后他获得了加斯科涅当封地,但问题是这个时候西蒙-蒙特福被派去主政加斯科涅,所以他只是有名无实的英属大陆领地的领主。加斯科涅和南面的卡斯蒂利亚有冲突,1254年冲突加剧,为了避免跟卡斯蒂利亚打起来,他爹亨利三世就提出和卡斯蒂利亚联姻。而卡斯蒂利亚接受了这个条件,他就娶了自己的正妻和毕生挚爱埃莉诺王后(Eleanor of Castile)。为了表示自己儿子是有能力成家立业的,亨利三世同意给儿子一块年入15000银马克的封地,但因为一时找不到地盘,所以亨利三世就决定先按照条款给儿子打钱,等有了封地之后再说。这时候爱德华显现出了明君的做派——拿到钱的他没有去混吃等死,而是给自己攒装备和人脉。他早早的参与到了英国朝野的党争中,而且很快吸引到了以瓦朗(William de Valence)为代表的一派人的忠诚,顺利搞出来一个太子党。由于想早日继承自己的领地,而且他这一派人在早期的英国党争中属于英属大陆领地来英格兰的外来派法系贵族,所以他这派人很不受英国本土贵族的待见,而爱德华一世同样也不待见这些英国本土贵族。这成为他日后改革国政,压制贵族权力的动力。

爱德华的老爹亨利三世是个人菜瘾大,又喜欢玩弄权术的人,结果在爱德华15岁时玩脱了,引爆了第二次诸爵战争。爱德华见老爹玩脱,一方面决心保爹,另一方面为了干掉自己一直看不上眼的西蒙-蒙特福,成为本应是自己的加斯科涅的真正主君,遂领着他的那个班子作为保王党的骨干力量投身战争。在战争中他能打的本事被激发出来——他因为崇拜自己的伯祖父理查一世,所以从小就努力习武。为表决心,他甚至在自己宫殿和猎场休息处上全挂上伯祖父的画像以为榜样。而且他通过自己和大陆领地的关系,他早早给自己和扈从弄了全身铠,还引入弓骑兵作为随从。所以他的马队装备好,战力强。凭着自己带出来的这支强兵,他先后在多个地方击败反乱军。但最终在刘易斯战役中因为打的太上头,领着自己的马队追击敌人过远,撕裂了保王军的阵型,导致被反乱军切了中路,击败了他老爹和他大伯的部队。于是没招的他只好跟着他爹投降。西蒙见俘虏了爱德华之后就打算干掉他。但是爱德华毕竟有自己一党人。而且他那个党里面不少人还跟反乱军里的头头脑脑沾亲带故。西蒙本身也只是一个“我意即民意,除此外别无他意”的主,论走极端做表演扯旗杆子是把好手,真论纵横捭阖就不行了。所以在俘虏国王之后,他的一党人就因为分赃不均而迅速分裂,其中有一些人在太子党的劝说下,相信了爱德华有王气,就组织人放水,让爱德华来了场戏剧性的脱狱(当时看守爱德华的人中有好几个隐藏的太子党,由于西蒙一派内讧很重,所以对爱德华看管很不力,甚至允许爱德华出门散心。这样太子党事先给爱德华买了匹好马,然后出行的时候居然提议赛马行乐。其他看守三心二意的同意了,于是爱德华骑上好马纵马狂奔,很快甩开看守,脱狱成功)。脱狱后的爱德华组织太子党招兵买马,很快就拉起来一支队伍。西蒙则此时发现因为自己的横行霸道,他已经是众叛亲离了。于是他不得已求助于威尔士的统治者小卢埃林。但是他本来是打出“皈依者狂热”招牌,自诩为英国贵族的榜样人物,结果情况落下风就去求助敌国,等于自打嘴巴,遭到很大鄙视。由于吃相实在是过于难看,他向威尔士借兵反而导致他这一党人进一步分裂。结果他的兵反而更少了。爱德华见状立即加大攻势,最后在伊夫舍姆(Battle of Evesham)以先虚张声势以吸引敌军,将敌人分为两部,然后出动机动部队将之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办法获得胜利,终结了第二次诸爵战争。诸爵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英国王权的恢复和国家秩序的重建,再建了王室的威望。所以在战后,亨利三世觉得有儿如此,死不恨矣。遂正式交权给爱德华。因此虽然此时爱德华还只是王太子,但是史学家大多以这次战役发生的1265年作为他为君的开始。

开始治世的爱德华一世,其优缺点都逐渐显露出来——他和所有的金雀花君主一样,从来不会做仁君,甚至可能连为君之道都不擅长。比起做君王,他更像是一位纯粹的武士,治政从来不是他的长处,当一个大军阀已经是他的能力极限了。而且他这为人性格过刚,甚至有点走极端——他终生都把手腕狠辣,做事残酷看作是武人本分。因此毫不忌惮于使用残暴手段。他在击败西蒙后下令将西蒙分尸,将其睾丸被割掉,挂在鼻子两侧后公开展览。其手脚则砍掉,派出使者带着尸块到不同地方巡游以儆效尤。虽然说这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宣传方法,但也暴露了他的暴烈脾气和残忍个性。同时代的人曾评价他说是:像狮子一样骄傲,像豹子一样好斗,像芳香油膏一样甜美”,因为“他的骄傲和凶猛像狮子;他的反复无常和生性易变却像豹子,从不信守诺言,用甜言蜜语为自己开脱。”同时,同样作为武人的本分,他极其喜欢战争。以至于他在1265年平叛完成后,立即就响应了教会的号召,率英军参与了第九次十字军。本来十字军可以期望获得伊尔汗国的支持,但伊尔汗国因为参与了蒙古内战,被察合台汗国束缚住了手脚,所以导致爱德华的英系十字军虽然击败了马木留克朝的军队,但却无法取得更多成果。无力进取的爱德华一世随后又遭到了史上著名的刺杀——拜伯尔斯请“山中老人”萨巴赫出马,派了个刺客持毒刃来行刺爱德华,爱德华空手入白刃,成功反杀刺客。从此英语字典中多了“assassin”这个词,而爱德华虽然干掉了刺客,自己也受伤中毒。多亏自己媳妇给力,带头吮毒,爱德华才幸免于难。但身体情况已经不能允许他继续呆在东方了,于是他只能回国,第九次十字军也就此落幕。1272年,亨利三世薨,爱德华一世归国奔丧,由于他去过圣地,有巡礼者头衔,而且战绩也确实显赫,所以毫无障碍的加冕为新王。

登基称王的爱德华一世并没有改掉他的军阀脾气。而恰巧的是时代还恰好给了他不用改的机会——由于亨利三世的愚蠢治政引爆了英国的内乱,导致周边被英格兰压制的势力都趁着英国的内乱开始恢复自己的实力,这导致英格兰国防形势的恶化,此时除了英国国内蠢蠢欲动的内乱势力,昔日半独立的威尔士地区也借助英格兰的内乱开始争取独立地位,在小卢埃林的率领下,威尔士人连续挫败英军,获得了极大地独立性。而苏格兰也同时开始对英格兰阳奉阴违,打算摆脱英格兰的影响。所以此时英格兰非常需要一位强悍的武士国王来对抗各种内外敌人。而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适合爱德华一世了。而且爱德华一世虽然做不得仁君,但称为明君还是配得上的。因为虽然他脾气酷烈,但头脑清楚,对自己和人生的目标都有很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自己做不来仁君,于是干脆把行政这件事丢给国会去做。所以在他执政时期虽然英国国会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几个政治理论基础文件也都被认定为反动宣传材料遭到废黜。但一方面其形式性得以保留,而另一方面其代表性反而增大。因为爱德华一世为了打击他的内敌传统英系贵族,他反而利用国会的广泛性,主动拉拢下层人士,将他们拉入国会跟贵族阶层斗,进而压制贵族阶层。爱德华一世治政时期是英国下院的形成期,在王权的支持下,以低阶骑士、新兴豪商和下层教士为代表的英格兰底层阶级获得了参知政事,或者至少是话语权力的极大增长。英国下院遂开始形成,并在日后演变成英国两院制。通过引入下层人士参知政事,贵族的势力开始受到抑制,无形中加强了作为天然的中人的王室的地位。通过做中,君主的地位得到了加强,而且爱德华一世作为一个大军阀式的君主,一直是以荡平外寇,国威远扬为己任的。所以上任后他就雄心勃勃的准备拿外敌开练。这时候爱德华一世发现了国会的好处——国会虽然在他看来虽然是个作奸犯科者的巢穴,但至少名义上是代表全国的。如果国会定下来某件事情,这件事在全国推行就合理合法,反对国会决议的就是国贼,人人可诛之。于是爱德华一世经过琢磨后,在英国首开了“众筹战争”模式。英国的军国主义传统由此诞生。

“众筹战争”在英国乃至欧洲,都是有着开天辟地头一遭的。在这个模式之前,传统的欧洲封建战争的特点是非常频繁,可以说甚至没一天不战,但是烈度却比较有限。因为那个时候的战争很多是依赖封臣对于宗主尽军事义务来组织军队和打仗。但是这种军事义务大多有明文规定日期限制(一般是一个月到四十天),到期之后如果宗主要继续战争,封臣就不再是封臣,而变成了宗主的雇佣兵,宗主要对封臣军队的吃喝拉撒付钱。由于中世纪欧洲国家政治普遍不统一,不能实行国家级的财政政策,所以宗主往往到期就选择停战了,以免打一场自己和敌人同时破产的战争。而爱德华一世首开的众筹战争模式是公开开大会,他在会上直接和封臣们谈条件订合同,相约出资多少,如果打赢回报多少,他以此来筹措军费和动员国家进行战争。这种做法非常高明。因为第一:开国会是全国范围的,而且大家出资后均是公款。在这之前国家财政这个词,其实只是指王室家族自己的财政,但是这次全国上下都出了公款,就变相的让国家财政名副其实了。这样王室的财政真正的向国家财政过渡。而国家财政的建立,为日后英国国家统一的事业起了个好头。第二:这种大会公开讲目标,直接谈投资回报率,都是明码标价公开买卖。人人在众人面前压上信誉,不但过后很难反口。打仗时也不得不出工出力,因为如果不出力被人参一本,国家可以合理合法的削减甚至不给予对应的回报。等于出力还白玩,所以这种带有军事民主色彩的公开决议,初步建立了国家早期的财政纪律和军事纪律。并为日后锻造严格的财政和军事纪律奠定了基础,而严格的财政和军事纪律,是英国日后腾飞的基石,也是日后英国国家政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这种众筹开战,投资回报率是等比的,下的本越大,一旦成功,捞的也就越多。为了保本,打仗也愿意动脑出力。这就比起封臣尽军事义务上更有积极性,在动员能力上远大于旧式的封建军队,而且为了项目成功,参与者脑筋普遍比较活络,观念也可以开明,如果国家军政制度里有不利于战斗力发挥的限制,为了项目成功,上下也都有改革的动力。所以很容易推进军事技术和军政体制的变革,进而能组织起一只虎狼之师。现代英国的种种尚武传统,也就是从这里诞生的。而且这种众筹开战的做法解决了传统封建军队的一大问题——不能进行时间较长的战争。因为公开谈项目,所以回报时间也可以谈。这样就避免了旧式领主和封臣之间较为传统的,依靠封建义务来进行有时限的战斗的做法。而改为通过契约和协议来进行较长时间的战争。这种办法组成的军队,虽然不如公民军或者人民军队,因此仍不能打近现代性的长期战争,但对于早期的封建制军队来说,也已经有极大地的优势。甚至可以说这个模式之前的封建军队,只能被认为是一群能够打一场战役的家丁。而这个模式之后的封建军队,是真正能够进行一场战争的军队,能进行战争的军队对只能进行战斗的军队,自然有着碾压优势。

看到了种种好处的爱德华一世在琢磨出来这个模式后,立即开始利用国会来推行他的政策,这就是著名的1295年的“模范国会”(Model Parliament)。得益于他在召开模范国会之前就打出来的好成绩——爱德华一世在开会前已经部署人马打击威尔士的小卢埃林。尽管小卢埃林顽强抵抗,但爱德华一世采用步步为营的战士来进逼威尔士人,他先在威尔士大规模建设石质城堡为代表的军事据点,再通过堡垒联营的战术来压缩威尔士人的活动空间,最后进而将其歼灭。(所以成4说他“筑众多城塞”。爱德华一世建立的这些石质城堡很多都保留了下来,现在也是英国本土著名的景点。而依靠这些堡垒而衍生的城市,也因此成为威尔士主要的城镇)。小卢埃林虽然借助英格兰的内乱壮大了自己的势力,但其军队本质还是游击队,而且威尔士只是一隅之地,且英军一直没有丧失对于主要交通线的控制,所以一旦英格兰再次强大起来,像威尔士这样的小地方是顶不住堡垒联营的。因此在稳扎稳打数年后,爱德华一世终于击败威尔士,并凭借极为巧妙,甚至是赌博的方法在法理上确定了英格兰对威尔士的吞并,(一个梗是这么说的:说威尔士人被击败后拒绝屈服,于是提出除非爱德华能派出一个生于威尔士,出身贵族,既不说英语也不说法语,而且道德纯洁无瑕的人来统治。否则威尔士绝不受英格兰吞并,而爱德华一世立即爽快答应。一年后埃莉诺王后在威尔士顺利生下王太子,因为王太子是贵族,生在威尔士,婴儿没有道德问题,也不会说任何语言,所以正好满足了威尔士人提出的全部要求,因此威尔士人只能愿赌服输,从此接受英国统治,后世英国王太子尊位——威尔士亲王也就此诞生)。因此爱德华一世跑到国会上讲话,立项谈条件的时候,在场的投资人对他这个绩优股要上市是一呼百应,这场成功的“模范”的“IPO大会”开完后爱德华就拿到了天使轮投资来支持他提出的这个“上市项目”——征服苏格兰。

亨利三世朝的内讧增加了苏格兰和威尔士这两个英格兰传统对手的实力,但论利用有利形势增强自己这个方面上,苏格兰远不如威尔士——小卢埃林只是国家太小,所以英雄气短(就这样还依然扛了10年)。而苏格兰的亚历山大三世则是看不清楚形势,为了争夺一些岛屿地盘,他跟挪威的哈康大帝干了一仗,虽然击败了挪威军队,但对挪威的军事行动牵扯了他的精力,让他没办法好好利用英格兰的内讧。于是在爱德华一世上任后,亚历山大三世也只能看着爱德华征伐威尔士,而他还有内宅不宁的问题——他没儿子,只有个来自挪威的外孙女。于是他一方面想办法娶新媳妇以搞个儿子出来,另一方面又搞了一大堆复杂的文件来保障王位在他本家里传承。他的操作过于复杂,不同文件之间还相互矛盾,结果把他给坑了——他死后他老婆的遗腹子是死胎,而他的外孙女想要凭借法律关系继承,结果却在坐船的时候吃坏肚子腹泻致死,苏格兰王国王统断绝的结果是导致争权夺利的全面爆发,和王室有姻亲关系的多达14家,而且家家都想夺得王冠,于是乎苏格兰的全面内乱立即爆发,这样战略优势就从苏格兰转到了英格兰一边。

此时虽然爱德华还在镇压威尔士,但作为一代明君的他可不想这样放弃这一千载良机。于是他就开始积极介入苏格兰的内讧中。不过此时他实在抽不出人来进攻苏格兰,于是他就来了个拉大旗作虎皮,靠诈唬来骗苏格兰人。亚历山大三世是爱德华的妹夫,所以他通过婚姻收嫁妆,在英格兰是有自己的地产的。爱德华瞧不上这个妹夫,妹妹死后他心里就琢磨怎么笑纳妹妹的地产。征伐苏格兰的心也就此萌生,而亚历山大三世此时也正着急生儿子,同时大搞各种法律连环套,没精神头跟爱德华争来夺去,于是爱德华在得知自己有了儿子后就设了个套,他和亚历山大三世谈判,提出让自己儿子和亚历山大三世那个挪威外孙女联姻。这样万一亚历山大三世实在没儿子,他的三岁的外孙女就是苏格兰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王。这样年幼的女主继位,闹出来乱子是板上钉钉的。所以爱德华承诺到时可以让女王借英格兰的兵镇压不服管的反叛分子。亚历山大三世看出爱德华有谋苏格兰的心,但是他此时病急乱投医,于是他在同意有个保险条件的情况下——即便是女主继位,苏格兰和英格兰也得并行两套王统——签了这个《伯尔格姆条约》(Treaty of Birgham)。条约授予了爱德华三世“苏格兰的保护者”的头衔,尽管这是个空头衔,但是爱德华想要的大旗和地产到手了——女方家出嫁妆,把亚历山大三世在英格兰的地产作为嫁妆给了爱德华的儿子,同时爱德华从法理上得到了干预苏格兰的内政事务的合适借口。亚历山大三世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坏处,但一方面他不信自己家会真的这么倒霉,另一方面他也找了个外援——法王腓力四世。这位法国的铁王和其他的卡佩家的国王一样,终生以削藩为志向,而金雀花王朝这个法国最大的藩,一直就是卡佩家族要干掉的头号大敌。做了这番安排的亚历山大三世就放心大胆的去玩他的法律连环套,结果他死后,他的一系列安排连续玩脱——他是真的就这么倒霉,一个儿子没有,外孙女还死了。然后法律连环套把国家给坑了——圈套圈式的法律安排给了大堆野心家谋朝篡位的借口,包括他的亲家爱德华。爱德华听说妹夫死翘后就挥舞着条约,大喊说亲家同意出了事的话让我做中,你们苏格兰贵族们不能无视先王遗愿。而此时苏格兰贵族圈里争权夺利的各路诸侯中最强的两家是巴里奥尔和布鲁斯两家族。而此时巴里奥尔家正在走下风——论血缘亲疏他不如布鲁斯家近,所以此时布鲁斯家理论上掌握在苏格兰的权柄,并以此口实到处镇压反叛——就像爱德华预料的一样,苏格兰不可能接受一位幼年女主,所以叛乱蜂起,整个国家实际已经陷入内战状态。随着挪威小公主腹泻致死,苏格兰的内乱有增无减,已经到了各家贵族自建坞堡,各村联保据守的态势。实在不能忍受的贵族为免全面内战,就在巴里奥尔家的带头下,听了爱德华一世收买的苏格兰长老会的提议,同意接受爱德华一世的做中。于是爱德华一世赶紧从威尔士战线抽出一支兵马,武装北上做中。1291年,爱德华一世抵苏格兰,自命中人的他先不着急做中,而是拿着昔日的条约大谈条件,要求苏格兰恢复过去对英格兰的臣属地位。而这时候他发现自己这个素来看不上的妹夫不是那么没本事——亚历山大三世是一位杰出的讼师,他敢搞法律圈套圈,自然在文件上处处留心。他在条约里措辞字斟句酌,所以很容易就让苏格兰贵族们找到借口抵制爱德华的提议。爱德华一看讲法律不行就搞串联,他直接提出要么做中要么内战,然后派说客去游说各家诸侯。最后迫使大部分不愿内战的苏格兰贵族以个人身份宣布成为英格兰的封臣,于是最后双方妥协,爱德华一世顺利做中,判了巴里奥尔家继承王位。苏格兰的巴里奥尔王朝就此建立。但是这个王朝也因此烙上了傀儡的烙印,这就注定了它的命运。

做中成功的爱德华一世,通过成为苏格兰贵族们的宗主,获得了对苏格兰国政的干涉权力,本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原则,他马上就进一步以宗主的身份开始谋夺苏格兰,于是中世纪常见的各种宗主谋夺封臣财货地产的骚操作就新鲜出炉了。同时爱德华一世开始用激将法,变着招的侮辱巴里奥尔,因为苏格兰贵族向爱德华效忠是以个人身份或单一领地的身份宣誓,并不是苏格兰王国整个向英格兰臣服了。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单一封臣双重效忠的局面,而爱德华对此再熟悉不过——这正是英法当时的局面,而这种局面曾给英国带来了多大的被动,历代英王都是心里有本账的。相似的局面但角色地位相反,所以爱德华就用了和法国王室谋取英国大陆领地一样的路数来对付苏格兰。但这个套路在英吉利海峡两边太流行了,所以巴里奥尔也懂这套路,他选择一面当缩头龟,一面让人去鼓动法王来跟英格兰开撕,而卡佩王室非常愿意这么干,所以为了制约英国,法国开始动员兵马蚕食英国的大陆领地。在法军的不断进攻下,军队被造反的威尔士人困住的英格兰立即感觉有点顶不住。面对两边压力的爱德华一世必须想办法还手。于是他先找自己的盟友——就像苏格兰有盟友一样,英格兰也有自己的盟友——佛兰德斯诸城市正在跟他们的新宗主法王闹别扭。于是爱德华一世先想招弄点人马去加斯科涅,然后一边想办法支持自己的佛兰德斯盟友造法国的反,一边到处派人游说停战。在教廷的做中下,爱德华一世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他决定要加紧搞定苏格兰。于是在1293年左右他直截了当和巴里奥尔摊牌,要求吞并苏格兰王国。巴里奥尔当然不干,派人通知法王腓力四世,于是腓力四世立即加码,终于攻下了英属大陆领地的核心区加斯科涅。丢了加斯科涅的爱德华一世顿感危机,他急需筹集钱粮兵马摆平外敌。所以他筹划好上市项目后,就召开了1295年的模范国会,向各位大主教、主教、修士团长、贵族和豪商组成的四百多名代表游说筹钱,这场IPO大会开的非常成功,参与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很快组织起来一只兵马。拿到钱的爱德华一世立即开始向投资人兑现承诺,7月,他宣布正式吞并苏格兰,要求苏格兰为英格兰反对法国的军事行动出资。巴里奥尔这样没法再当缩头龟了,只能撕破脸皮直接开战。1296年,邓巴战役(Battle of Dunbar)爆发。由于巴里奥尔背了苏奸罪名,他又是爱德华做中当上的国王,所以普遍被看做是双料叛徒。因而不受任何人待见,除了自己的一点人马外他动员不起来苏格兰的任何人。而他这点人马在英格兰的重甲骑士和弓骑兵面前就是被吊打,两军见面走了一个回合他就垮了。于是6月爱德华一世率领英军抵达爱丁堡,将巴里奥尔一党人全部抓起来蹲大牢,然后宣布英格兰王国正式吞并苏格兰,并在贝里科组建了殖民政府,随后带着包括苏格兰的国宝斯昆石在内的一批财货凯旋而归。

消灭巴里奥尔王朝是“众筹战争”模式的第一次大胜,尽管对手实在是弱的可以,但也展示了这种模式的先进性,为之后英国军国主义传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参股的各位股东获得的回报也很可观,可以说对英格兰是一次完美的战争。但对于作为君主的爱德华来说,这个回报并不令人满意。作为开疆扩土的国君,爱德华一世成功获得了名望,英格兰王室的权威也随之恢复,他成为金雀花王朝的又一位实权君主。但金雀花王朝的君主基本都不会治政,所以他成为实权君主不等于他能用政策巩固他的权力。军事成功给他带来了权威,而他只会用更多的军事成功来巩固它。他的对手巴里奥尔王朝和它君主的绰号一样,只不过是一件“空大衣”。因为苏格兰王国本来就很贫瘠,爱德华打倒这个君主又只是苏格兰政坛中的一股没落的势力,所以他在这次战争中在财货上所得很少,因此只能通过建立殖民政府,用土地来满足投资者们要求的回报。这时“众筹战争”模式的第一个主要弱点就显示出来——这种战争模式要求快速且直白的回报,所以封建战争中常见的“胜负双方均破产”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的纠正。越战越穷的情况不但存在,而且随着投机资本大力进入这种战争模式后,回报额度越发不可控。事实上爱德华获得了苏格兰国库的财货后很快就把它花完了,因为他一方面欠了外国投资人的债务,拿了苏格兰的财物后要还债,另一方面是他和法国的昂贵的战争依然在继续。尽管腓力四世和他签了和约,并在他的吸引下调头去对付佛兰德斯。但依然保持着对加斯科涅为主的英国大陆领地的军事压力。和法国的军备竞赛和佛兰德斯起义军的开支都需要英国掏钱,而穷的荡气回肠的苏格兰国库没办法给爱德华带来太多钱。因此他不得不想办法继续弄钱。他首先想起他昔日政敌西蒙开过的恶劣先例——赶走犹太人,于是他先通过宰犹太肥羊弄了一些钱应付一下,然后他开征羊毛关税,开国会征收地产税,向意大利银行家借贷来弄钱。最后为了搞钱他甚至在1293年把脑筋打到了英格兰教会身上,要求英格兰教会捐献,为此还跟教廷大吵一架。最后英格兰教会同意在不设限的前提下捐资,通过以上种种手段,爱德华总算是将财政问题糊弄了过去,但是糊弄没多久就裱糊不了了,因为“众筹战争”模式的第二个主要弱点爆发出来——这种模式因为要求回报是普遍性的,所以急着发财的参与者们人数很多,他们为了见利益,普遍拒绝顿顿饱,基本都采用竭泽而渔一顿饱的做法。众筹战争模式在日后由于受益者扩大到下级兵士,导致回报不受控制,进而让军队彻底蜕变为强盗团,而抢掠也成了战争的主要目的。但在爱德华一世时期由于参与者还大多是国会的议员老爷们,不至于为抢参军,但获得了封地的他们马上就开始对新征服的地区横征暴敛敲骨吸髓,贝里科政府本来就是一个殖民政府,而着急要钱的议员老爷们很快就把它变成了殖民政府中最糟的一种。残酷而彻底的聚敛逼反了苏格兰的老百姓,让他们很快团结在以威廉-华莱士为代表的各路苏格兰游击队中。随着华莱士的崛起,贝里科政府的控制能力日益糟糕。而此时爱德华一世虽然裱糊了财政问题,但对法战略带来的压力,特别是佛兰德斯诸城市为了对抗法军而向他要支援的要求仍然消耗着英格兰的国库,这个问题到1297年时达到了一个高峰。导致一批贵族要求爱德华一世停止征税,并承诺不带领他们的扈从前往佛兰德斯地区对抗法军。因此爱德华一世只能带着自己的亲信部队去佛兰德斯给佛兰德斯诸城站台。

不过就在他离开之后事情有了转机——9月11日华莱士率领苏格兰抵抗军在斯特灵桥大败英军,贝里科殖民政府丧失了全部的野战部队,迅速崩溃。胜利的华莱士开始率领苏格兰人反扑英格兰,连续击败英格兰的边军,甚至深入英格兰内陆地区,并且沿途把贝里科政府的残酷做法全部给英格兰人来了一遍。华莱士的做法让苏格兰人大出一口恶气,但也激起了英格兰人的恐惧。对复仇主义的畏惧驱动了英格兰策划反扑,并导致贵族们愿意和爱德华一世再谈谈。爱德华一世当然不能允许自己征伐苏格兰的武功化为流水,同时他见各路诸侯又愿意“尊王攘夷”。于是马上领人回来组织兵马。10月,爱德华一世在开完会后宣布签署了《宪章议定》(Confirmatio cartarum)和《林法宪章附件》(Charter of the Forest)。前者确定了《大宪章》仍然是一份英王需遵守的法律文件,后者则重新厘清了“森林”概念,给英格兰各阶层都让了利的同时(英国传统上森林菏泽地区都是王室的私产。但自亨利二世后,“森林”概念大规模扩大,乃至和森林沾边的土地也都被认为是林地,归王室所有。自这个宪章签署后,森林概念被严格限制,因此民间获得了对于不成林的地区和林木线的开发权。而且这个宪章也规定了从森林地区里获取燃料和土特产应被视为一种公益,这样小民只要缴纳税费,在获取这些资材的时候就不该再被贵族在中间吃拿卡要。贵族权力因此受到限制,所以这本宪章为后世英国的森林法和民权法都提供了法律上的参考范例,因此在英国史上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大宪章》诸附属文件中最重要的一份,现代我们熟知的对于产权保护的种种法律其实并不源自《大宪章》,而是源自大宪章下面的类似《林法宪章》这样的“附属文件”。说到底其实大宪章只是一个筐,而真正填满筐的,是许多份这样的文件),也说服了英格兰贵族们团结在他身边。于是众筹战争模式再次开启,很快英国就组织起来一支强兵。特别是著名的威尔士长弓兵的逐步加入,极大的增加了英军的火力。1298年,爱德华一世带着英军再次杀进苏格兰,并在福尔柯克战役中以先用长弓兵猛射,再以骑兵续冲的战术击败华莱士的军队。并最终扫平了华莱士派的抵抗军,顺利赢得了“打击苏格兰之锤”的尊号。一战封神。

但爱德华一世的封神并没有修正他的性格缺陷,反而把他的性格缺陷神格化了。爱德华一世性格的阳面是一位伟大的,精于谋略的军人,而性格的暗面里则是一个残忍暴烈,心狠手辣的兵痞。他曾经有一次没忍住,对随从大发雷霆,竟然把随从给吓到自杀,他的毕生所爱埃莉诺王后生前时就很担忧他的脾气,因此努力约束他,所以之前的他还能忍忍,但在埃莉诺死后,斯人已逝的悲痛一直困扰着爱德华,这让他脾气更加易变,身上的光芒开始散去,而反复和残忍渐渐成为常态。他赢得福尔柯克战役胜利后,华莱士重操旧业,把残兵化整为零,继续以游击战术来攻击英军。一打就是好几年。在华莱士的游击作战下,爱德华一世的众筹军没办法应付,也不能安全的把战果兑现,虽然说官面上爱德华一世是兑现了众筹合同,所以股东们也不能对爱德华讲什么,但老是这样拖来拖去,收上来一点钱就流水价花,这让爱德华头痛不已。最后他决定用离间计,勾结现在已是苏格兰王位不二人选的布鲁斯家,以叛卖华莱士为代价扶植布鲁斯家上位。布鲁斯为了鸟位,叛卖华莱士给爱德华。爱德华抓住华莱士后大为欣喜,这时他性格的暗面发作。因为自己的身份和个性,所以爱德华素来看不上华莱士这样的小民出身的人,在他的观念里战争是贵族的事务,小民不过是随军的牲畜,任何反抗都是可怕的洪水猛兽。于是他立即下令要用最残酷的手段将其杀死,于是华莱士在经过走过场式的审讯后,惨遭虐杀分尸。他悲惨的结局激起了苏格兰的民族义愤。使得苏格兰人更不能接受英格兰的统治。民族义愤直接推动了布鲁斯的崛起。因为爱德华一世为了剿灭华莱士,在跟布鲁斯勾结的时候心里一着急,就真的让渡了很多重要权力给布鲁斯,在干掉华莱士之后他回过味来,开始琢磨怎么整布鲁斯。而布鲁斯对他的心思洞若观火,所以他一方面跟英格兰合作充当维持会,凭借爱德华给的权力以权谋私。另一面抓紧收编苏格兰反抗军的残部,借助华莱士被杀的义愤来团结苏格兰人,势力迅速壮大。爱德华见按下葫芦浮起瓢,赶紧让自己在苏格兰的总督科明(John Comyn III of Badenoch)想辙干掉布鲁斯,结果科明反被布鲁斯算计,中伏被杀。撕破脸的布鲁斯立即加冕,扯旗造反。这下众筹战争模式的第三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这种模式光顾着军事建设,没有政治建设。而且回报要求过多过滥导致只能使用暴力对付反抗,这样就很容易把中世纪常见的封建兼并战争搞成民族解放战争。而这种众筹模式不可能应付对抗民族解放战争的需求。所以爱德华一世组织人马开进苏格兰后,迅速陷入苏格兰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虽然英军依然能赢得大部分战斗的胜利,但是布鲁斯就犹如打不死的小强,次次都能卷土重来。爱德华此时因为身体江河日下,丧失了自控力,于是开始使用越加残暴的方法对付苏格兰的反抗——反抗者家庭中男眷被抓住就会被肢解,而女眷被抓住则剥光衣服关进笼子挂起来示众。这种兽行的结果就是激起来更大的反抗,反倒让布鲁斯的力量越战越强。被逐渐糜烂的局面困扰的爱德华越加狂躁,晚年的他以燥郁的态度对待一切事物,甚至把自己的暴烈脾气被用在了教育后代上,最后导致自己儿子养出了龙阳之好,成了英格兰的绝代昏君。被狂躁遮掩了理智的爱德华身体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不能应付日益增加的军事压力,1307年,布鲁斯在劳登山战役(Battle of Loudoun Hill)中再次击败瓦朗的英格兰殖民军。驻苏格兰的英军机动部队损失很大。爱德华见势头不好,拖着病体组织了兵马去支援瓦朗,但是走到半路他因为乱喝生水而患上了痢疾,最后在7月6日腹泻而死。

爱德华一世的时代是将英格兰步入兴盛的时代,他作为金雀花王朝又一位极其能打的君主,在任内顺利敉平内乱诸侯,重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对外讨平威尔士,重挫苏格兰。基本奠定了英格兰在英伦三岛的绝对优势。他首创的众筹战争模式,在日后成为英国军国主义文化的先驱和精神源泉,也并推动了日后英国政治体制的形成。所以这让他成为英国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明君。但是他的过分鲜明的个性把他性格中好的坏的东西都放大了,并且随着他的武功而进一步被神化。他强悍尚武,精于谋略的性格为英格兰民族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如狐的狡诈,但他的残暴不仁和狭隘的种族阶层观也在英格兰人的民族性格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性格中的阳面会让英格兰在日后走上巅峰,而他性格中的暗面则注定了英格兰日后的命运。作为一位典型马基雅弗利式的,信奉宁要人畏莫要人爱的君主,他的风格和操作都成为日后英国对外政策的范例。所以他作为一位英格兰历史上甚具开创性的君主,永载史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