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纪念一下我认识当年的参与者 -- Swell

共:💬302 🌺1256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纪念一下我认识当年的参与者

我是78年出生。89年是11岁。大概是4~5年级之交。 疯玩的年龄,对外边发生的事情自然是没啥太多兴趣。反而是觉得新闻天天报那个广场上的事情好无聊,为啥不能接着整点香港武打片看看。

所以只能说说我知道的一些参与者了。

这要从我妈说起。她当年教书的中学一开始是一个全中,也就是初中加高中。她在初中当班主任。结果改革春风吹来,学校要改了,变成一个纯粹高中。初中部要解散了。她一想我也赶紧自己找出路吧,已经联系了另一个重点中学,校长已经点头说行了。她去找这边的校长:要不然您给早点给我个话,我好找下家?结果校长说:给什么话?留下来接着干那?可我是教初中的啊?有啥差别,没教过学呗。于是我妈就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留下来当高中老师了。

当时全中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就是:当年初中生是考进来的,原则上是要一直读到毕业的。而变成高中之后再想进需要中考了。所以就是老人老办法,我妈带的这个班直接升入高中。另外扩编了几个班从中考进人。 换句话说,我妈带一个班带了6年。

这个班的学生,那毫不夸张的说,比她亲儿子还亲。家里困难的,她给准备中午饭;好多家里远晚自习上的晚的,到我家对付一晚上。学生在外边被打了,她跑到别的学校找校长告状。 班上搞对象的,她找两个人掰开了揉碎了谈,最后不谈了还和好如初。 那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加班不加班一说,早上一睁眼她就走了,晚上回家吃口饭赶紧批卷子,改作业。 几十年过去了,她依然清楚记得每个人的名字。当然回报也是惊人的:当年那种大学录取率,她的班只有一个人最后上了大专,其他都是本科往上。清华一名,科大一名,全省第二一名,各种好学校无算。

当时有两个学生算是和我挺好的,一个是她的课代表,我叫王姐。 现在的观点应该说挺漂亮。她大眼睛,梳着一个大辫子。又高又瘦坐在后排。我妈那时候忙,我爸又出差。所以我放学之后接去他们班后面坐着。我妈就指定王姐看着我,她心细,男生不放心。另一个我叫张大哥。 他家里穷,自尊心强。我妈没少为他费心。成绩波动的时候鼓励他,让他当班干部培养自尊心。 他也知恩图报,经常弄一些男孩喜欢的东西,弹弓啊,小枪啊,给我玩。 这批学生是87年毕业的。王姐上了北邮,张哥去了上海交大。

89那时候,新闻工作者可能基本已经倒戈了,新闻画面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细致。于是我妈都能在电视上时不时的找到她当年的学生。她也越来越愁眉不展。其实很多当年的家长也没办法,都找到她来了,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劝一劝。那时候没电话没手机,写信也没用。后来一听军队进去,更担心了。但那时候谁也不许去北京了。担心了快一个月,尘埃落定。慢慢的有消息了,她的学生都没事,都回家了。算事放心了。

我就记得一个周日,王姐来我家了。进门就哭。 说了几个小时,我能记住的大概就是政府阴险,把车放在那引诱你砸;很多坏人,不是学生混进去捣乱,学生还抓了几个。她认为是政府搞得离间计。后来校长老师都去了,其实学生都准备走了,结果又被激怒了等等。 最后,她就是广场上,坐在最外圈那一批女生之一。我妈也没办法,总之就是劝她这事情过去还是回去上学吧。

张哥过几天来了。他本来就瘦,那天看简直都瘦脱像了。 他当时是绝食那一伙的,别人真假不知道他看着像真的。他一反常态,过去挺能说一个人,那天没几句话,很消沉。我妈一看他就觉得不对。当晚都没敢让他走,非让他住在我家。反反复复的劝:想做大事不能怕小挫折。 后来据他说多亏了我妈,本来他想着再看几个亲人,这辈子就这么算了。

后来呢,王姐据说家里本来就有条件,官运亨通。后来是王局了(局长还是副局长就不知道了)。 还帮我妈办了不少事。 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出国前,人已经彻底圆润没有当年的样子了,只有一双大眼睛依稀有当年的影子。 张哥比较坎坷,起起伏伏,但现在彻底发了大财,都在香港买豪宅,坐游艇了。前几年和他通电话: 要没意思回来跟我干吧。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愤世嫉俗的青年了。

还有一个就是我大学时的辅导员了。他当时是大一也不是大二,本来参与度不强。他是河北农村出来的,人特别实在。被一忽悠就上头了,事事冲在前面。据说也是最后撤那一批的。 对他的后果就是,他毕业后只想留在北大,端茶倒水都行。其他的地方一律不去。每天除了做学问就是绕着操场跑10圈。 后来系里一看这也不行啊,送到香港科大培养培养吧。 正赶上国家评什么优秀青年,把他报上去,结果还评上了。这回好了,真的可以留在北大了。他负责每年敏感时间到了宿舍里面堵我们,不要闹。后来发现他多虑了,我们早就不是一代人了。闹啥闹,凭啥我们闹?

后来海外了,油管上啥视频没有?看了一些,觉得那些学运的领袖真是又蠢又坏。 特别是柴大妈。 前看后看我的老乡王丹算是还有点才气的。这帮人肯定是被人卖了之后数钱的命,完全没有成事的可能。所以我对邓工的做法还是赞赏的:关键时刻,宁可搭上自己的政治声誉,果断止损。避免了更大的流血。 虽然磕磕绊绊,但是还是把接力棒交到了下一任手上。 不容易啊不容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我对当年的那些大哥大姐,前辈们,表示一下敬意吧。

通宝推:敲门,死扛着,北纬42度,宏寺,偶卖糕的,青青的蓝,薄荷糖家族,西江城,陈王奋起,onlookor,缆绳,方恨少,达雅,卡路里,亚细亚的孤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