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看了一个黄奇帆的讲话 -- 思想

共:💬280 🌺939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哈哈哈,继续借地说南粳问题,赫赫赫

大国粮策 | 从“吃饱”到“吃好”,“南粳之父”王才林稻花香里逐梦行

2022-06-18 21:40:27中国江苏网

1959年,王才林出生在无锡新吴区望虞河畔的一户普通农家。他的降临给家人带来不少的快乐,同时也伴着隐隐的担忧,母亲孕期营养不良,孩子出生时骨瘦如柴。逢上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即便有着“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能否安然熬过也未可知。

才林的父亲是从外乡“入赘”而来,一家人受到土著大户的排挤、欺负是常有之事,加上母亲在节骨眼上买过别人抛售的几亩土地,一家子被划成了“富农”,这让王才林的求学之路充满曲折布满荆棘。

从小到大,才林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被人称为“小天才”。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却没有他的名字,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吵”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高中快毕业时,父亲生了一场病,原本壮如牛的强劳力从此干不了重活,17岁的王才林高中毕业后成了挣全工分的劳力。他默默接过了农具,接受了现实的安排。

那时无锡太湖一带还在种双季稻,播种、育苗、插秧、挑担……幼嫩的肩膀扛起全家人的生活,太阳炙烤下的田埂像铁板烧,赤着脚的才林挑着担子一路小跑,他的脚后跟被硬土疙瘩扎成了蜂窝煤状。冬季农闲时也不能歇,要去罱河泥(上个世纪70年代江南地方的一种农活,把河里的淤泥挖出来,与稻草混在一起发酵,待开春后挑到田里当肥料)。五短身材的王才林,力不从心,有一回挑猪厩肥传担子时,村里有恶作剧的,把100多斤的担子冷不丁卸在王才林的肩膀上,险些压断他的芦柴腰,他使劲地忍着,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委屈和悲伤。三年的强劳动,让他瘦弱的身板结实起来,思想越发成熟起来。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才林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灯塔。他悄悄复习起来,他的目标是能做一名医生,救治如他父亲般小病致残的老百姓,那一年考出357的分数,却没有等到意料之中的录取通知书。王才林没有气馁,冬季在挖河工地上,一边继续“修地球”,一边备考,寒冷的工棚里,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打着电筒躲在被窝里看书。高中班主任掂记着这棵“最有希望的好苗子”,专程跑到水利工地找到带队负责人为他请假。这一回他考了391分,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一定能考上了,然而一切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就在几乎绝望之时,1978年11月9日,王才林清晰地记住这个日子,他意外地接到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苏州地区专科班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个大专,还是一所农校,去还是不去?父亲的话帮他下了最后的决心,“儿子,去吧!未来的路还很长,先变成吃国家粮的人!”王才林明白“国家户口”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和期待。

王才林回想20年来的人生,吃过苦、受过辱,出过汗,流过泪,回乡三年的农民生活,让他对土地、庄稼和农村有了更直接的体验和切肤之痛。他曾无数次想象过自己的未来,如今有了这么一个支点,他要好好把握。后来知道,两次落榜均卡在“政审”上,多亏江苏农学院从落榜生中进行了补录,才给了他继续读书的机会。

20岁的王才林被分在农学班农学专业,依然要下地劳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对于农民出身的王才林来说驾轻就熟,只是以前为了挣工分,现在是拿助学金完成学业,两者差距悬殊。王才林活在当下,更珍惜当下。

他的班主任郭二男爱搞科研,喜欢王才林吃苦耐劳的品质,任命他为科研兴趣小组组长,做他的助手。冬去春来,郭老师的《太湖地区地方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研究》的论文在《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文末特别注明王才林等同学参加了该项目的部分工作。自己的名字能登在杂志上,这是一个巨大鼓舞,闻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王才林的心里比蜜还甜,干劲更足了。之后的两年,他或合作或独立,陆续在《作物学报》等权威期刊上刊发了四篇论文,貌不惊人的王才林成了全校的焦点,毕业后顺理成章留校做了老师。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社会经济形势悄然发生着变化。执教一年的王才林迎来了考研机遇,江苏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招生的简章上,注明具有本科或者同等学力者均可报名。这仿佛就是为王才林量身定制,他顺利考入了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

1991年,王才林公派自费第一次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

之后的10年,王才林驶上了人生的快车道。他又两次前往日本攻读博士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他和日本的导师团队合作,挖掘了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用生物考古的方法证明了这里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古稻田——这项成果轰动了日本。1996年3月份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申请了博士后研究。1999年春暖花开的三月,40岁的王才林回到祖国,在广阔天地间施展才华和抱负。

王才林带领着团队收集了数千个粳稻品种,其中就包括“关东194”,从中发现了控制水稻食味品质的关键基因,向着他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小目标艰难跋涉。

每年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晨曦初露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呆又是四五个小时。每年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每年要在数以万计的不稳定材料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需要的后代进行“加代”种植,只有完成八代子孙的选育,才有可能将基因特性稳定下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王才林晒得比庄稼汉还要黝黑,有一次他从海南南繁育种回来,家人母女俩在路上与他擦肩而过,竟然没有认得出来。

优质品种培育出来后,要在江苏不同区域试种,品种审定后再大面积推广。也就是说,一个好品种从试验田走上餐桌,至少要花十年时间。好吃大米的背后,凝聚着科研工作者甘于寂寞的坚守、不计成败的境界、无私奉献的情怀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2008年结出了硕果。王才林选出了适宜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南粳46”,这个名字其实一点也不浪漫,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南京粳稻,出生编号46号。按照这个命名方法,王才林和他的团队又接连研发培育出“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等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这些品种适种于江南、苏中直至江苏全省,还辐射至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区。

王才林名气渐渐大了起来,“南粳之父”的称号不胫而走,以至业界流传这么一句话“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王才林的事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16年,在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和“南粳9108”双双荣获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南方吧)“最好吃的大米”,“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南粳品种,那该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2017年,新疆克州农业部门与江苏省农科院“联姻”,在克州有近一万亩水稻田。时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的王才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100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中选出15个品种,在克州阿克陶县盐碱地试种。王才林团队攻坚克难,确定了4个耐盐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而且稻米品质非常好,被业内惊呼为“奇迹”。“南粳9108”“盐稻12号”“盐粳765”等耐盐新品种现在已在江苏、辽宁等沿海滩涂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量还在不断超越。

王才林说,水稻种植形成的特殊水环境,有助于盐碱地土壤的持续改良。如果能大面积种植耐盐水稻,广袤的盐碱地会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意江南”,大大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

儿时“一家煮饭百家香,一亩稻花香十里”的梦想,求学时种出“最好吃的大米”的誓言,在他数十年的科研实践,在“与时间赛跑”的淘汰赛制下,一步步实现了。作为一名农业科研者,王才林无疑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他得到了土地的丰厚回馈,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的高度认可,老百姓送他的“南粳之父”的称号,实至名归。

岁月如歌,王才林不觉就到了退休年龄。他干劲没一点退却,依旧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劳碌,像候鸟一般南北迁徙,为稻米操更多的心。2021年的秋分,王才林首次出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为打造和推广以南粳系列为主的水韵苏米品牌代言。

同年,江苏省粮食集团、省农科院、苏垦米业、沿海农发等合资成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为王才林领衔的团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为地方政府主要为水韵苏米培育专用品种,提供全产业链标准化技术服务,为种植大户、为稻米加工企业、为地方政府服务。

他欣然受命,翻身上马,做喜欢的事,做有利于农民的事,他愿意。

他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先干到80岁,再说。

--------------------------------

射阳县稻米种植历史悠久。

早在明朝中叶,射阳地区就有“人烟稀少,临海著盐,汪田种稻,一年一熟”的记载(《射阳县志》)。但当时未经开垦,河道淤塞、海水倒灌,“春天冒盐霜,秋天芦花荡”。1916年(民国5年),民族资本家张謇来此创办垦殖公司,屯民挖渠,叠坝成田,东部植棉,西部种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把“风吹盐屑满天白”的盐碱滩,改造成“雨洒田园四季绿”的沃土。射阳成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水稻种植品种上,也随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此时是啥米不知道)

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追逐的是有饭吃,解决温饱,以产量高的杂交稻为主。(毛时代射阳是籼米)

随着粮食市场放开,20世纪90年代开始,改种粳稻,一经上市,便受到长三角地区消费者热捧。

20世纪90年代末,全部改种粳稻。

射阳水稻栽培技术领先,全县推广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覆盖整个稻作区域,水稻种植水平空前提高。

----------------------------

稻花香里逐梦行!听“南粳之父”王才林讲述丰收故事

2023年09月24日 12:02:17 | 作者:郝朦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

字号变小

  人间最美是金秋,金秋最美是丰收。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鱼米之乡的江苏稻香蟹肥,一派丰收景象。

  说起江苏水稻,很多农户和科研工作者都会提到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南粳之父”王才林。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省级活动现场,王才林正式被聘请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就在前不久他又获评2023年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虽然已过退休年龄,但是王才林仍然活跃在农业科研和生产一线。为了向更多科研和农业生产一线工作者讲述丰收故事,9月23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分享会在南京召开,在种植户口中的“王所”“王老师”从田间走上讲台跟200多位“三农”工作者分享了他和水稻的不解情缘。

  说起童年的生活,王才林满是感慨——“出生于三年困难时期”“学习成绩优秀人称‘小天才’”“17岁返乡务农成为强劳动力”……童年时期挑过猪粪、罱过河泥、挑过草塘泥的王才林可能从没有想过会从事当时看着“高大上”的科研工作。第一次转机来自于校长跟大队书记“吵”来的中考机会。听王才林说,“14岁初中毕业那年,推荐考高中的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为此,班主任找到村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王才林争取来一个考高中的名额。” 困难的童年时代练就了王才林吃苦耐劳的本质,对于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王才林自然倍加珍惜。

1978年11月他也被江苏农学院苏州地区专科班录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1983年,王才林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啃起“杂交粳稻”硬骨头。从那时开始,王才林正式开启水稻育种之路。

在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王才林一直把“让中国百姓吃上最好吃的大米”作为自己的目标。从1986年参加杂交粳稻、863课题研究制定个人努力计划,到1991年开始三赴日本求学深造,再到1998年应聘江苏省农科院粮食所业务副所长……酷暑时节奔波在田头,寒冬腊月依然坚守在南繁基地育种一线,寒来暑往、北种南迁,王才林广泛收集了各类种质资源,终于在“屡败屡战”中发掘出水稻优良食味形成的主效基因,找到了好吃大米的“江苏密码”。

在2016年日本举行的中日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一举战胜日本诸多品种荣获“最优秀奖”;随后,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南粳46”声名鹊起犹如找到了培育优良食味粳稻的“钥匙”,自那以后,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等相继问世,不仅口感依然上乘,而且产量节节攀升。(主要是产量不够吧)

推广面积是一个品种好坏的有力注脚。统计显示,截止2022年,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其中,南粳9108连续8年超过500万亩,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全国常规水稻第三大品种,并在周边省、市、区相继引种示范。得益于南粳系列的成功,王才林也因此荣获国家和部省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等荣誉称号。

  不仅产量高而且效益好。

谈起成功,王才林很是谦虚,“大家的支持帮助成就了南粳系列的品种”。说起工作,已经退休的王才林依然劲头十足。2021年江苏成立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王才林众望所归成为研究院第一位总经理(总经理搞研发?)。站在新起点,王才林依然坚持着躬耕田园的初心:为政府服务,聚力打造“水韵苏米”品牌,提升优质稻米区域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为企业服务,为相关企业提供全产业链的标准化技术产品与服务,提升稻米品牌效益;为农民服务,为订单种植大户提供优质原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指导,提升优质原粮效益。

  记者手记:作为“三农”条线的记者,我日常经常疲于发现各种有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但是每次翻看王所的朋友圈,都能了解江苏水稻产业的新动向新特点。每一次问候和邀约,都能收到来自王所最真诚的回复。在我看来,对于种植户和农业企业来说,王所是他们丰收的坚强后盾,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己来说,王所也是我讲述丰收故事的“密钥”。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郝朦 编辑/徐玮琪)

----------------------------

汤玉庚先生九十华诞庆祝会暨杂交粳稻学术论坛论文集

作者: 王才林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2

页数: 227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802331075

显然只是理论。

------------------------

解码大米“明星家族”南粳系列

人民资讯

2021-09-10 00:00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南粳5718”“南粳39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至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已有4个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这背后,是该院粮作所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努力——江苏种植的水稻,三分之一用的是省农科院育成的“南粳”系列,其中多个品种在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得最高等级奖项。

群星璀璨,满园稻香,南粳系列为什么这么“牛”?

“家学渊源”,九十载赓续传承

省农科院粮作所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展水稻育种工作,先后涌现出周拾禄、赵连芳、陈永康、周泰初、许济川、汤玉庚、疏仁山等知名育种家,选育出“中农”“南京”“南粳”等系列品种120余个。

上世纪60-70年代培育的籼稻“南京11号”在长江流域最大年推广面积达869万亩,是当时南方稻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被选为科技援非的主要水稻品种,在几内亚、坦桑尼亚种植,最高亩产达700公斤,为提高当地水稻产量做出重大贡献。该品种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90年代末,邹江石带领团队育成了“两优培九”。这是我国第一个两系杂交超级稻,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该品种先后通过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及全国品种审定,于2000年实现我国第一期超级稻育种目标,在2002-2007年5年间,一直是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累计种植面积超亿亩,社会经济效益超过140亿元。在越南、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产量和品质均表现优异,于2004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说到优良食味粳稻时,在江苏甚至周边的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种植大户、大米加工企业都会提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南粳系列品种,作为该院水稻品种名片,新时代的“南粳”已在百姓和市民中留下了“好吃大米”的美名。

江苏是我国水稻主产省,也是高产省,江苏的优质育种不能以牺牲产量为代价。

为了培育既高产又好吃的大米,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团队从我国东北、长江中下游、云贵高原等不同粳稻区和日本、韩国等国家收集了数千种粳稻品种,

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发现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粳稻优良食味品质的关键因子,并在日本粳稻品种“越光”的后代中发掘出食味品质改良的核心种质,历经10多年耕耘,研究出适合太湖流域种植的“南粳46”,并于2008年通过审定。2007年、2008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2011年,王才林团队研发出了适合长江两岸种植的“南粳5055”,2013年,又推出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南粳9108”。“南粳46”“南粳5055”和“南粳9108”不但好吃,而且产量高,审定以后一直是江苏省的主推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9108”被农业农村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这些品种先后30多次获得全国和江苏省食味评比一等奖和“金奖大米”等殊荣。2016年,王才林带着“南粳46”赴日本参加中日优质粳稻食味评比,在众多日本粳稻品种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优秀奖。2019年,“南粳46”和“南粳9108”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排名第一。

为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随后几年,王才林、张亚东带领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育成了“南粳3908”“南粳晶谷”“南粳5718”等等12个优良食味粳稻系列品种,完成了覆盖江苏省不同稻区和周边省份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

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在2020年第五届“江苏好大米”粳稻特等奖中,南粳系列品种占比85.7%;评出的125个奖项中,种植品种为南粳系列品种的占获奖总数的70.4%。在江苏省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评鉴会上,“南粳5718”“南粳46”“南粳9108”“南粳晶谷”获得特等奖。2020年“好吃苏米”品鉴大赛暨“水韵苏米”公用品牌建设成果发布会上,全省近百个稻米区域公用品牌、苏米核心企业和稻米龙头企业同台竞技,评选出的30个“好吃苏米”获奖产品中,28个为“南粳46”和“南粳9108”品种。第二届中国“好米榜”共评选出30个金奖稻米产品,有22个采用的是南粳系列品种。

南粳系列品种获奖,增强了江苏省扩大推广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信心,省政府办公厅2020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确保粮食稳产增效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省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推广面积超过1300万亩的目标。2020年“南粳9108”单品种面积超过700万亩,全省优良食味品种的推广面积约1350万亩,占江苏水稻总面积的40%,奠定了优良食味粳稻的市场优势,提升了优良食味粳稻的市场占有率。“南粳9108”成为全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全国常规粳稻推广面积第4位的品种,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唯一入选的常规水稻品种。

不光注重口感改进,省农科院还一直重视攻克水稻产量难题,通过挖掘高产资源,选育了一批具有高产潜力兼顾优良食味的水稻新品种。“两优培九”“南粳44”“南粳45”“南粳49”“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2”“南粳0212”“苏垦118”“南粳5718”和“南粳3908”等11个品种先后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其中“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5718”“南粳3908”等4个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

2020年认定的“超级稻”家族新成员——“南粳5718”和“南粳3908”是新一代高产型优良食味粳稻品种,育种家在注重产量、食味品质的同时,将提高抗性融入育种目标,使高产与优质有机融合,对夯实全省水稻稳产增产、促进优良食味粳稻的产量水平上升到新台阶、推动优良食味稻米产业的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王才林从小在苏州农村长大,对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1978年11月,他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王才林遇上了自己的科研启蒙老师,加入老师的研究团队,名字首次在刊物上出现,这样的欣喜和鼓舞点亮了王才林从事科研之路的灯塔。1983年,王才林顺利考入江苏省农科院硕士研究生,成了杂交粳稻育种专家汤玉庚先生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留在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工作。当时的育种目标是追求高产,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他沿着袁隆平的杂交稻方向,主攻“杂交粳稻”研究,正式开启水稻育种之路。他刻苦努力,制定个人五年奋斗目标。1986年参加863课题研究。不久就在《植物学报》、《遗传学报》等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初露头角。

    90年代王才林先后得到三次去日本留学的机会。1991年第一次走出国门,日本米令他眼界大开。

1997年3月,王才林再次前往日本从事博士后研究。学业结束后,王才林放弃了在日本工作的优厚条件,毅然回国。

在这期间,王才林从全世界收集了3000多份水稻种质资源,研究了与食味有关的所有性状,发现米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米饭食味品质的关键,从而从分子水平揭开了软米好吃的秘密,在优良食味粳稻理论研究上率先取得重要突破。但是这些引进的外来水稻品种在江苏试种均以“水土不服”而告终。面对这一难题,王才林大胆决定走品种杂交的路径,用最好吃的水稻种质资源来“嫁接”改造江苏本地水稻品种,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江苏种植的最好吃的水稻品种。经过千百次的试验,最终选出了以江苏地方优质品种“武香粳14”和日本“关东194”的杂交组合结为亲家,把“关东194”中的好吃、抗病基因,与我省水稻品种“武香粳14”中的高产、适应性基因,硬是“揉合”到了一起。

夏天是搞科研的最佳时期,实验室就是水稻田,为记载水稻从苗期到抽穗期的完整实时数据,王才林一大早就下田,匆匆吃完早饭又到田里一待又是四五个小时。冬季,他像候鸟一样,带着团队迁徙到气候温暖的天涯海角南繁育种,栉风沐雨,风餐露宿,忍受蚊虫叮咬。当地人这样形容他们:“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原来是搞水稻育种的。”像所有的水稻育种专家一样,王才林的皮肤看起来也是黑黑的,这是长期日晒风吹下田间搞育种研究留下的印记。功夫不负有心人。2008年,王才林培育的第一个好吃大米“南粳46”终于通过了审定。

在2019年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鉴会上,“南粳46”在粳稻组得分排名第一,成为全国“最好吃的大米”。目前,南粳系列品种的年推广面积1300多万亩,占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稻米加工企业每公斤加价0.3元收购南粳系列稻谷,仅此一项便可帮助农民每年多增收30多亿元。

一个水稻品种,对种植所需的自然气候条件要求很高,适合种植区域很有限,“南粳46”虽好,但只适合在江苏省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和上海市种植。

为满足江苏不同稻区农户对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的选择要求,随后几年,王才林带领他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先后培育出适合不同区域种植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家族成员一共有9个。其中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有“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南粳3908”、“南粳505”和“南粳2728”。2019年,王才林团队又新育成南粳“5718”、“南粳58”和“南粳晶谷”3个品种,实现了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全覆盖的战略布局。这些品种平均亩产高达600-700公斤,实现了优质与抗病、高产的统一,主要指标均达国家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最好吃的大米”。其中“南粳9108”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之一。

目前,“水韵苏米”、“金陵味稻”、“射阳大米”、“兴化大米”等区域公共品牌80%以上都以南粳系列品种为原种,支撑了长三角地区数百家大米加工企业优质大米品牌发展,利用南粳系列品种年生产优质大米300万吨左右,年销售收入约150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长江中下游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至少有3500万亩沿海滩涂和15亿亩内陆盐碱地。袁隆平有个“海水稻”的梦想,王才林也有这方面的梦想:如果能研发出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南粳品种,那能再收获多少高品质大米啊?就这样,王才林担任了“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

他培养的接班人已经成为团队负责人,近年又育成“南粳9308”、“南粳5818”、“南粳8911”等新品种,南粳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1亿亩,增产稻谷280多万吨。

所以基本可以认为,南方粳稻大规模种植,可能是90年代之后的事情,80年代产量应该是不高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