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美国国债简述 -- 听涛

共:💬25 🌺312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很有心得话题,也分享下一些想法:

1. 美国70年代的债务问题需要考虑到几个因素:

1.1 二战后传统制造业国的恢复和崛起使得美国制造业凸显颓势进而影响到贸易

项下的逆差 (能源危机,制造业竞争),税收的降低 对债务赤字的影响。

1.2 70年代的意识形态之争直接促使了社会福利/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在美国中产阶级和底层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社会开支,直接影响的国家债务。

1.3 对立阵营的军备竞赛/扶持代理人也加剧了国家债务。

1.4 罗斯福/凯恩斯的成功经济政策一直延续到70年代所带来的后遗症(过多的政府干预导致活力不足==》产业和技术更新不足)

2. 基于越来越重的财政负担和不稳定的能源价格,最终导致了大滞涨的70-80年代,之后的里根/沃克尔最终给出的解决方案是

2.1暴力加息扼制通胀/杀死僵尸企业,也就是市场出清

2.2 摒弃罗斯福/凯恩斯的经济路线,联手撒切尔推行自由主义/货币主义,搞贸易全球化,开始了轰轰烈烈数十年的去工业化,做资本主义大本营的核心,搞世界贸易三阶层(资本/制造/原材料),一直延续至今。政策的核心是:

2.2.1 英美通过保持在ICT/制造业/化工/材料等产业的技术领先地位,推行金融自由化 也即从产业资本升级为金融资本,形成资金流层面英美剥削其他发达/发展中国家的局面。这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贸易逆差+资本顺差,

2.2.2 优质和稳定的制造业国家作为第二层级,80年代的日德,以及90年代的东欧和千禧年后的tg,稳定的能源供给国(沙特和美国的石油美元体系)

2.3 新政策对财政的长期影响在于: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使得产业迅速迁出英美体系,使得本土的产业工人和产业资本迅速衰落带来的是下滑的税收,以及迅速扩大的服务业(由于服务业薪资限制,对税收贡献弥补不了产业流失的损失)。产业在第二层级国家的落地使得第二层级国家在全球化中享受到本该英美才有的产业税收/红利。而英美征不到跨国公司的税,而另一方面统治阶层又要必须加大底层的社会福利进行赤字支出。这就是过去30年来美国财政失衡的本质。

跨国公司+第二/三层级的国家享受到了全球化下的“税”

3. 特朗普时代税务改革 + 全球化分工重组 (中美贸易战,美国重新工业化,日本的重新定位,能源革命,AI革命),在这个新时代的转折里,过去数十年在各个层级的国家均形成了巨额债务,无论是从存量还是从增量角度看,长期的通胀是避免不了了

通宝推:广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