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讨论一下,习总会不会去旧金山参加APEC -- 湍流VII

共:💬785 🌺5679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也有一个小故事可以佐证

老家是个小县城,在俺上初三的时候(88-89年),遇到一位语文老师。刚开学时,听说这位老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很高,俺还比较期待。等正式上课时,大失所望。正式讲课时,他的口才确实不错,能把课文讲的很精彩,但是慢慢越来越敷衍,明显没有认真备课。特别作文课尤其过分。

当时的规矩,每周有一堂作文课,一般都是某个下午的第一、第二节课两堂。正常情况,老师会在第一节课给大家分析优秀例文,或讲解上次作文课大家的优劣得失,然后布置题目,给大家留出足够时间写作。

俺从小学就头疼写作文,每逢作文课就如便秘一般难受,拿到题目总是没有思路,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就是理不清楚,写出的东西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头没脑的不成文章。一到上作文课就压力山大,越紧张越是写不好,越写不好越不愿意写,成了恶行循环。

幸亏初一初二时遇到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他对俺这样的作文差生很有耐心。一方面安排我们每天记日记,他要定期检查,写的再烂都可以,就时不能不写,硬硬的把俺的笔头磨开了,至少不再害怕写作文。另外为了解决大家写作文空洞套话的毛病,他强调要朴实地写出自己所见所思所想,不要卖弄辞藻。有一次上作文课时,他带我们全部骑自行车去河边春游,回来让大家写游记。在这位老师的帮助下,俺的作文进步很大,至少是敢写、能写了。

但是初三新换的这位语文老师太奇葩了。上学期还装装样子,出个题目让同学们写作文,但是从来不批改,也没有点评。开始两次还发下来让同学之间互改,后来就时收上/发下了事,啥都没有变化。到了下学期就更过分了,一上作文课就请假,基本就成自习课了,整整初三下学期,大家没有写过一篇作文!这点俺记得特别清楚。

俺最后的中考成绩全班第二名,但是语文不及格:120分满分,俺只得了64分。印象深刻到几十年后俺还能记得,上高中第一次语文课,新的语文老师就点俺的名字,拿俺的作文点评一通,让俺现了一个大眼。要知道,当时刚开学,有很多外校的同学考进来,其中就有俺一见钟情的“初恋”(单相思)。

俺的初中、高中都是在本校上的,上高中后就没有见到过初三时的语文老师,听老同学们议论,他调动工作了。对了,据说他的一个侄子就是俺的初中同学(只是听说,俺没有和这位同学本人确认过)。当时大家都议论,这位老师应该是为了跑自己调动工作的事情,整整耽误了大家一年的学习。从此这位老师的风评在俺们这些同学之间变得很臭。

后来俺上了大学,暑假期间到县里的邮电局打工。大概是93-94年的时期,电信邮政还没有分家,当时正是装电话的热潮,俺经亲戚介绍进了电话班当临时工,每天有装电话的任务,就有一位正式工师傅带1-2位俺这样的临时工去施工。师傅负责接线等技术性工作,俺们就负责扶梯子、拉线等辅助工作。有一天接到一个活是给县法院装电话,俺很意外地遇到了初三的语文老师。他居然还能记得俺这个学生,和俺聊了几句,让俺知道他调动到法院办公室工作了。俺内心还是很厌恶这位老师,没怎么搭理,干完活就走了。

现在看了方平大佬的文章,俺才明白,90年代有这个潮流(机会),公检法大量从中学教师队伍里抽调人才。当时教师是很清贫的职业,师范类学校往往招生不满,而公检法开始强势。能从老师调动到法院,借了这股“东风”,也还需要自己的钻营。

通宝推:桥上,脱口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