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金山 -- 胡里糊涂

共:💬2740 🌺26312 🌵5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共和国70年,每一棒都是接力

只有脑子里全是开水的人,才会否定前人后人的贡献,而单独拿出一个人来吹是高铁之父

你这种陈词滥调,都懒得反驳。

反正之前全世界都没有高铁,

之后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有高铁

这种反智的话都说的出来?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营运里程突破4万公里,占到全球高铁总里程的2/3以上,根据世界高速铁路网查询,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4个国家拥有高速铁路,包括日本、美国、韩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瑞典、瑞士、波兰、丹麦、挪威、芬兰、奥地利、俄罗斯、意大利、希腊、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沙特阿拉伯、土耳其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全球那三分之一的高铁被你吃了?

高铁是中国铁路人几十年积累的结果,到你嘴里就得必须要有个人出来认领,否则没人认领的就是刘的功劳?

你们这些人不停吹刘跨越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诋毁中国铁路人的自主创新能力吗?

1997年4月,中国铁路启动第一次大提速,并开始高速动车组自主化研制探索,这跟你嘴里的功臣有关系吗?

2000年12月,第一台国产交流传动的高速动车DJJ1型「蓝箭号」电力动车组,创造时速235.6公里的纪录。2001年1月正式投入广深客专的客运服务中,运营时速200公里。这跟你嘴里的功臣有关系吗?

2001年4月铁道部下达《250公里的高速列车设计任务书》,这跟你嘴里的功臣有关系吗?

68名院士、500多名教授和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重点高校25家、科研院所1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1家,几万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常年禁山野岭下工地的技术员、上万名设计院日夜画图的工程师、上万名勘测规划的设计人员、几千名头戴颜色帽的监理和项目经理、上千万名铁路施工人员,这些哪个不是中国高铁的功臣?

2013年后,身为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研制技术顾问的傅志寰,深有感慨地认为:“市场可以换技术,但要换核心技术,难上加难。关键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长期积淀的结晶。创新能力来自试验设施的支撑,成就创新能力的根基是人才。创新能力是内功,是用钱买不来的。创新能力的铸就,并非三五年的功夫,而是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培育、积累、磨砺、激发的结果。”

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路,从大提速、秦沈客运专线直到后来的高铁建设高潮,是一步一步阶梯。从大批国产机车车辆研制,到“和谐号”“复兴号”开发,是一脉相承。“没有之前的积淀,就没有后来的爆发。”

共和国70年,每一棒都是接力。

通宝推:燕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