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金山 -- 胡里糊涂

共:💬2740 🌺26312 🌵5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无尘车间和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有啥可比性?

我这两天一直在做一道题:就是你是真的这么愚蠢,还是和我在抬杠。

如果想要大规模普及空净和新风用来降低室内的病毒概率,肯定要把标准简化到一个可执行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传感器,一个简单的PLC,来控制整个系统的新风/过滤功率。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取什么指标比较好?

可以用你说的各种国标,把尽可能多的空气中的物质都统计出来——但问题在于,成本高昂,以及最重要的,很多数据和我们需要的“空气中病毒量低”并无关系。比如PM2.5、PM10这些,生成这些东西的主体又不是人类,所以参考这些指标对我们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没有太大的帮助?

在这些指标中,和人类活动关系最大的,是CO2浓度。因为在这些场所中,人是最主要的CO2制造者,是人就会制造CO2,除了人以外的一般也不怎么制造CO2。

你当然可以说在教室里升火炉,但这毕竟不是典型场景,对不对?

所以我们可以近似地说:当一个空间里的CO2浓度比较高时,说明此地有比较多的人滞留了比较长的时间。

然后如果我们假设病毒携带者在人群中平均分布,那我们就可以近似地说:CO2浓度高,表示此地病毒感染风险比较高。

然后我们就可以告诉PLC,在CO2浓度高时,加强新风/空净的运行功率。

用一个实际场景来演绎:如果一间教室里没人,在自然的空气流动(门缝窗缝等),那CO2浓度可能会接近室外(假设这个教室两侧都通向室外),那么新风和空气净化可以停止干活;如果教室里有一些人了,但他们仅仅拿了东西就走,对CO2浓度可能没啥影响,新风/空净也不用怎么干活(或者默认低功耗运转);如果教室人多了,大家还上了一两节课,那CO2浓度是不是变高了?并且人多之后带来的病毒传播概率是不是也增大了?这时PLC就应该让新风/空净猛烈运转,尽快把空气中潜在的病毒排出去/过滤掉。

诚然,在这个模型里,新风系统会降低CO2浓度,而空净不会——也就是说可能空气里的病毒已经被过滤干净了,但CO2浓度依然比较高——但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其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人多的时候空净运行比较猛”。

同样是对这个教室,如果你去监测PM2.5 PM10这些,恐怕什么都反映不出来。PM2.5高不代表人多,PM10低不代表人少。

如此一来,一套非常简单的系统就做好了,其中负责自动化的,只要一个几十块的控制模块和几个100块的CO2监测器,远远不必达到无尘车间的要求和成本。

-

我话讲完,你可以向我道歉了。

拜托你也不要继续拿国标当话术和挡箭牌。国标又不是上帝或者玉帝规定的,而是技术人员根据具体场景的业务需求制定出来的,无尘车间的场景和我们防病毒有个P的关系?

如果讲到这份上你还听不懂,还要把国标当成是话术和挡箭牌,那我也没办法,你和雪夜弓刀是对的,你俩约个饭庆祝一下。

反正大家都看得出小丑是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