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149章 面对调研组

在其它团的新兵陆续分走后,留下的一团,也就是我们这些被挑出的新兵才获知,这样的新训方式,原来是军委根据当时云南边境外的复杂局面,对新兵入伍训练所进行的改革,使一部分优秀新兵经过全面的军政素质训练,获得较好的军事技能,再补入边防部队,参加具有临战性质的边境守卫。

对这个新训方式,我举双手赞成,不管我是多么渺小。在随时有交战发生的边境上,就和边境战争时的前沿一样,没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别说高超的呢,那就是开玩笑,白让他们在那里抵挡。

渐渐明了这些,在新兵一团并没有发生恐慌的情绪,或许有我不知道,但我观察到大部分新兵经过长达四个月多月的军事训练后,那种自身军事素养的提高,对自己已经产生了影响——自信,对上前线,去边境服役,已经无所畏惧了。

嘿嘿,我希望读者能够展开想象,想象我们这帮新兵是怎样“能”了!

上面的军训部门对我们这个基地新兵的训练水平很重视,总是有大军区和总部的军训专家下来调研和检查,还有挑出新兵让他们考核的。

一天,连部通信员到训练场通知班长,说连长要我立即去趟连部,班长给我下了命令:“晨旭出列,跑步,向连长报到。”

我都没有顾上连部通信员,撒开丫子跑回了连部,连长见我如此快地回来,对我说了句:“不错,有股子雷厉风行的劲头。跟我走。”

跟着连长到了基地的一间办公室外,连长让我等待。我们说话的声音惊动了里面的人,有个军官打开门,是基地的参谋,“噢,是祁连长,带了你连参加考核的战士来了?那就进来吧。”

我到的早,成了第一个见上级调研组的新兵。

我进到办公室,向里面坐着的四名总部来的军官敬礼,口诵:“新兵晨旭奉命前来报到,请首长指示。”他们都穿着文职服装,怕穿了戴军衔的服装造成新兵的紧张。这确实把我迷惑了。

“新兵同志,你是叫晨旭?”

“是,首长。”

“介绍一下你所在的单位。”中间那个上了年纪的军官命令道。

“我是新兵一团二营七连二排四班战士。”

我注意到一个军官看了下手上的表格,点了点头。

“我想问一下你几个关于共同条令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了,就是条令的条文,你能回答么?”

“请首长提问。”我干脆地答道。

那四个军官依次把《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纪律条令》总则上的主要条文中的四条当作问题让我复述,总则的内容是纲,上级早逼我们背熟,所以我顺利地背出。他们见我完成得挺快,问:“参军前读过这些条令?”

“没有,不是军人为什么对这些条令感兴趣?”以反问代替了回答,又补充一句:“与条令相比,我对国防教育课更有兴趣,也更关心。”我说得太坦率了,似乎不是一个士兵该有的态度,这让一个中年军官略皱了眉头。

可是那个老军官却饶有兴趣地问:“你在哪里上的国防教育课啊?”

“大学。”

“额,你是大学生士兵?”他更有兴趣了。

“是,我大一第一年级报名参军,来到这个新兵训练基地。”

“大学生士兵好啊,现在军队就需要你们来充当基层士兵,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很有作用的。”这个老军官刚说完,另一军官,也就是那个皱眉头的军官就跟上了,“小晨,你能给我们说说你对国防的看法吗?简要说说就行。”

看来他要考较我。

“报告首长,我就试试,班门弄斧了。”看了他们四人一眼,“国防,按照孙子兵法所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即是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与和平建设发展的问题,当今世界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呈现和平发展的主线,但世界上的战争仍然不断,不能因为人家打,就当作不关我们的事,忘战必危,历史已经作了解答。所以中国要和平与经济发展,需要国防力量的强大,需要军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速度,即用高科技武装我们的军队是国防的大事。我的回答完毕。”

“小同志啊,我对你的回答满意,你用著名的古代对于国防的定义来说明问题,很简洁;而你用和平的主线与世界上仍不平静作对比又很现实,尤其你能把科技建军当作国防大事,确实把涉及国防的几个方面都联系起来。”是那个老者给的评价。

“晨旭,你把和平与经济发展并列起来,有需要说明和解释的么?”那个中年军官仍在发问。

“好像党的文件上是这样说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是从这个角度认识的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我毫无意识的回答,把那个军官噎得够呛,他显然预料不到我会如此解释,以为我还会发挥一下。可我施以了战术防御,把几个军官逗笑了,就连在场的基地参谋也抿嘴暗笑。

虽然我的回答不是那么中规中矩,却也是有着几分道理,让他们难以挑刺。其实人家也没挑刺,还给我了肯定。

作为一个新兵我的回答已经近乎完美了,可作为一个大学生士兵,他们认为如此回答也是理所应当。同理,他们认为基地让我参加这次新兵训练综合素质评定也不那么典型。

这事反映到基地那边,基地方面并不认可,向调研组强调作为一个大学生士兵,我这个新兵在军事技能掌握上远超军队对大学生士兵的一般认识,用我能够跻身一团为证。这又引起了调研组军官的兴趣,给我设置了一些军事科目的考核,比如步枪、手枪射击,投弹,徒手格斗。徒手格斗,基地给调研组出个难题,要调研组请个对手来打。可调研组并没接招,就看我表演了一遍捕俘拳,我只得拿出劲头来,打得虎虎有生气,就连前扑后摔都是迅猛地做出,蛮像是实战似的,让调研组开了一回眼。

我在调研组军官前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之高,让他们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总之,此次新训方式是有成效的,我可以算是一个代表,反正总部也没给大学生士兵另立标准。

在延长的新兵训练期里,我们这个扩大了的新兵团,常有外面来的军官考察在训的新兵,从军事技术的每一方面进行观察,有时还挑出一些新兵单独操练。

教我徒手爬壁的姚参谋又来了,当然不是为我而来,却也接触了我,和我对练捕俘拳,我自然习惯性地不真和他对拳,他打来我就躲,打得紧我躲得快,到让他一时无法,也控制不了我。

他瞪眼厉声道:“我命令你对我打!”

我说:“没有班长、排长、连长的命令,我不能动手,否则就是违反纪律。”

他没法了,带我去了连部,对我的连长说:“这小子说要你的命令才和我动手,你看着办!”

连长笑着对我说:“小晨,姚参谋看上了你,是你的福分,一起比试不是啥事。”

“他拳头很硬,伤到了怎么办,还怎么完成新兵训练,我可是保证过的。”

“姚参谋认可了你,就算你完成了新兵训练。”连长答道。

“好吧,我跟姚参谋对打。”

我和他对战,引来不少干部战士围观,这让我为难了。“难道真把他打倒?”我犹豫了,所以,在搏击时我单纯地用捕俘拳的动作,规规矩矩地打。我深知对方哪个动作会怎样用力,就会预先提防,尽量不让他把我打狠了。拳来拳对,脚踢脚挡,实打强防,身翻急闪,攻的凶狠,守的严密,还不放松与对方对视,不让对方抓住漏洞。

我们打了20分钟都没分出胜负,谁也没被打惨,气得姚参谋主动停下来,对我说了声“没劲!”可我在与他打斗的这20分钟里收获其实很多。他的武打绝对是高手水平,在不知不觉间就传授了我不少实战技能,让我对高手过招有了新的见识。

他是特战大队的军官,这次下来就是为了特战大队挑兵,但他没选上我,感觉我没有杀气,这对完成特战大队的战斗任务很不利,对团队协同或许是个拖累,不论我的各方面技能如何出色。

没有杀气,使我落选特战大队,事后让我难过了半天。这才是真的“失之交臂”。

我真的没有杀气么?不见得吧!我徒手干死过四个,我用枪杀了四个,可我那些杀人的事也无法吹出来不是?

没有去成特战大队,还得继续训练!

这时,我们单兵基本军事技能,如射击、投弹、徒手格斗等已完成规定科目的训练,下一步就是战术训练了。

我在新兵团医护所看到一本野战救护的教材,于是不管主人是否同意,翻看起来,很快就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我向书的主人提出借阅几天,利用训练之余把很多我认为需要记下的内容抄到了笔记本上。

以前,我对治病很有心得;自从开始当兵的生涯后,便对疗伤关注起来,还没脱离高中时那“见异思迁”的习惯。

读过那本野战救护,我明白了战伤急救基本技术有五项: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这些技术很明确,好记易行,明确了具体的操作步骤后,我自认能按照操作要领和要求去做。出现战伤,一定要快抢、快救、快送,尤其是火线抢救,才能挽救伤员的生命。

所谓火线抢救,是战伤属于创伤指数相对较高级别的伤情,仅作临时处置不行,还需采取战场施治,这个要求就高了,必须有医学知识和必要的训练,我在新兵时做不到,只能明确其救治的原则和必须掌握的救治步骤和事项。

我是带着这些认识下的连队。

我的这些做法,让战友们看上去挺怪异的,都说大学生士兵就是跟我们不一样。当同班、同排的新兵觉得我这兴趣新鲜时,我说:“到时你受伤了,就知有我这个战友的好了。别不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