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国古画中的细节 -- 铁手

共:💬31 🌺280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只能说点个人看法

当初大学里学的是建筑架构,对建筑学只能仰视,羡慕的不行却没那个能力和素养去改学这个专业。同学里倒是有一个拿了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师两个证,也是个强人。(话说注册建筑师可以说是国内最硬的证之一,十几年前就有9国承认,现在又搞了很多国际互认,承认的国家应该更多了)。

建筑画属于美术里一个特别的领域,既有审美的用途,也有实际用途。使用的工具包括墨线笔和马克笔其他美术作品很少用到的工具。通常一个建筑师都要有过硬的手绘能力。

而说到中国古建筑,其实古代画家用的技法和工匠们用的没太大区别,主要基于投影而不是透视。在现代,工程图纸一般用投影法,而效果图一般用透视法(最常见的就是地产商给的效果图)。而中国古代画家用的最多的还是接近45度的斜投影,来达到伪3D的效果,也称为2.5D,这个技巧在早几年的游戏中用的比较多,有些甚至可以和真3D譬美(当然现在主流游戏大多是真3D了)。

关于如何欣赏,个人觉得不如直接从古建筑相关作品入手,比如《中国古建筑史》,《营造法式》等,其中的很多图和古画中的建筑是相通的。号称“建筑四杰”的刘敦桢、童寯、梁思成和杨廷宝,都有作品传世,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梁思成的《图像中国古建筑史》以及其附带的手绘图,这个本身就可以看成是美术作品了。

除了古建筑的“形”,还要关注其“神”。比如中国古建筑中的房顶是有等级的,最高的是庑殿顶,故宫太和殿用的就是重檐庑殿顶(类似两层庑殿顶叠加),而大家最熟悉的天安门则次一级,是重檐歇山顶。另外比较特殊的就是天坛祈年殿,它是攒尖顶,单从屋顶上看等级比较低,但它又用了三重攒尖顶的形式,从数量上看又比其它采用重檐的顶级建筑要多一重。这个可以从侧面反应古代皇权和神权的斗争。

然而现代很多所谓仿古建筑只重“形”不重“神”,甚至建个厕所都用上了庑殿顶。殊不知这在过去可能是要杀头的。 当年北京提出“夺回古都风貌”,在这个口号下给很多现代建筑戴上个古建的屋顶,史称“帽子运动”。比如北京西站两个站房,一个顶了个三重檐亭子,一个用了两重檐屋顶,不能说没有效果,然而有强烈的拼凑和突兀的感觉。

造成这个的原因,个人认为中国古建筑是个体系,很多元素都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出现的(有个说法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构件几乎没有纯装饰性的,都有某种功能,然后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而且要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更大的问题。而带帽子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两个不同体系的东西强行捏合在一起,因此产生违和感也就不奇怪了。总之,北京这次运动可以看成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尝试。

关于这种建筑体系内部的某种“无名特质”,可以看看《建筑的永恒之道》,以及姊姊篇《模式语言》。这两部作品意外地在软件设计领域掀起一股“设计模式”的热潮,恐怕是作者想不到的,同时也说明建筑界可能低估了这两部作品。

说到软件,不得不提近年兴起的生成式建筑设计(Generative Design),大体上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程序,在一组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自动生成符合一个或一批要求的造型。通过这种方式生成的设计,初看起来很怪异,但仔细看又似乎确实能看出其中蕴含某种深意。

上面扯的有点远,回到中国古代建筑画。从隋唐到明都有界画传世,其中不乏大家作品,比如张择端,仇英,郭忠恕等,也有一些佚名的界画比如刘海粟美术馆的《游春图》也不错。明以后因为界画被批评为”匠气过重“逐渐衰落,但同时因为西方的影响,画中建筑逐渐开始基于透视原理作出,比如郎世宁,以及很多外销画。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天狼星,PCB,黄序,土木辛科,桥上,西电鲁丁,铁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