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志愿军有支神秘的“风语者”部队 -- 忘情
作者:忘情
吴宇森执导的《风语者》,将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征召人丁凋零的纳瓦霍人入伍,用他们那极少有外人懂的土著语言,为战场通讯加密的往事呈现在世人面前。
实际上,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支志愿军部队也令美军颇为头痛:就算凭借无比伦比的电子技术优势,监听到了这支志愿军部队的无线通讯,无论是美藉华人,精通汉语的日本人、韩国人,或是台湾方面派来的蒋军政战人员,都听不懂他们在“叽哩呱啦”地说什么。以至于美军曾一度以为,志愿军也组建了类似的“风语者”部队。但实际上,这只是志愿军的一支常规部队: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之所以让美军产生误判,是因为该团上上下下,均是清一色的蒙古族指战员。
志愿军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的前身,是内蒙古骑兵第3师第23团。其前身为敖汉旗支队,指战员大多数都是敖汉旗和原翁牛特左旗的蒙古族牧民,1947年扩编为蒙古骑兵第6团,归冀察热辽军区兼热河军区热东军分区建制,后编入内蒙古骑兵第3师。解放战争期间,该骑兵师主要配属东北野战军作战,在辽西追歼战和平津战役期间,均立下了战功。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驻扎在赤峰附近的骑3师第23团指战员群情激昂,纷纷写战书,积极向上级请战。不过,在现代战争中,骑兵已是过时兵种,在以复杂山地地形为主的朝鲜半岛上,并无施展空间。因此,上级充分肯定了该团的参战热情,但却坚决不予批准。
有道是“痴女怕缠郎”。蒙古族勇士们性格直爽,直来直去,而且喜欢“认死理”。在他们锲而不舍地争取下,上级终于同意该团入朝,但条件是战马改挽马,全团改编为独立火箭炮团。这个条件颇出骑士们意外,但总算有机会去朝鲜痛揍美帝野心狼,大伙儿还是释然了。
1951年4月,内蒙古骑兵第3师第23团从赤峰移驻沈阳,改编为东北军区直属炮兵第1团,开始改装国产506式6管102毫米火箭炮。
很多人以为,被称为“游击战三大神器”之一的国产63式12管107毫米火箭炮,是国产火箭炮的开山之作,其实大谬不然。早在1948年,解放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之际,我军便在太行山区组建了火箭技术研究,由钟林领衔,开始了国产火箭炮的早期探索。1950年6月,首款国产6管102毫米火箭炮设计定型,相关部门按定型时间,将其命名为506式。
别说拿现在的眼光衡量,哪怕是按当时的标准,506式也与“先进”二字不搭边。作为一款牵引式火箭炮,它在美制57毫米战防炮炮架的基础上,用角钢焊成定向器,约束着6根身管。配用的102毫米旋转稳定火箭弹有两种,用蓄电池点火。其中427型火箭弹最大射程5000米,488型火箭弹最大射程6400米。因为工业基础所限,506式火箭炮不仅各方面指标均无法望著名的苏制BM-13“卡秋莎”火箭炮项背,而且配用火箭弹质量不稳定,射击散布较大,时有近弹发生。
1950年10月,首批入朝的几个志愿军军中,均装备了1个营(12门)的506型12管102毫米火箭炮。在云山围歼美伪军的战斗中,志愿军39军的火箭炮营曾有参战记录,并让美军误以为志愿军装备了BM-13“卡秋莎”火箭炮。
不过,在第一次战役有限的使用后,志愿军步兵部队对506式火箭炮的评价不高。主要意见集中在该炮发射时特征明显,而自身机动性能又不足,极易招来美军空地火力报复。而该炮较大的耗弹量,又让本就困难的志愿军后勤补给线更加不堪重负。而炮弹“断顿”后,这些宝贵的国产首型火箭炮就成了部队的负担。所以,从运动战阶段第二次战役起,最先入朝的几个志愿军军都撤编了506式火箭炮。志愿军总部遂决定将部队上交的该型火箭炮集中起来编成预备火箭炮兵团。在志愿军总部看来,该型火箭炮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毕竟是国货,装备和供应无需仰仗他人,也无需花需宝贵的外汇报。较小的体形,可由人力推入、移出发射阵地,也便于伪装。这比依赖道路机动,“走起来一大串,停下来一大摊”的BM-13“卡秋莎”火箭炮,更适应朝鲜的山地环境和制空权尽在敌手的客观事实。
对于已改编成东北军区直属炮兵第1团的蒙古族指战员来说,这款闻所未闻的国产火箭炮简直就是件“神奇兵器”,大伙儿对它们倍加爱护,学习炮兵诸项业务的劲头十足。他们仅用了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改装训练,完成了从骑兵到炮兵的华丽转身。在上级点验合格后,他们被授予新的番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下辖2个火箭炮营,1个保障营。每个火箭炮营下辖2个火箭炮连,每连装备4门506型6管102毫米火箭炮。全团共有该型火箭炮24门。
1951年10月,这支蒙古族火箭炮兵团,用战马挽拉着火箭炮跨过鸭绿江,加入了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斗序列。
1951年12月,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2营5连奉命配属给步兵部队,参加了反击281.2高地的战斗。该连用几个齐射,压制了反扑的美军2个连兵力,以及支援作战的1个美军迫击炮阵地,为战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5月23日,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配属志愿军38军,在战线中部平康谷地进行坚守防御。6月19日,李伪军出动2个中队(连)兵力,妄图偷袭我395.8高地。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1营1连一个齐射即覆盖敌群,当场歼敌70余名,粉碎了这次偷袭。
1952年10月6日,志愿军第38军按计划对白马山李伪军第9师团阵地实施反击。在9天9夜的反复争夺中,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频频出击,战果累累。战斗第1天,该团实施了7次齐射,破坏了敌表面阵地上近70%的各种防御设施,并摧毁了敌8号碉堡群。10月8日,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对白马山阵地实施了14次齐射。其中一次歼灭了李伪军1个中队(连)。
10月9日,得到第105编炼师团几个新兵联队(团)补充的第9师团,又集中兵力向白马山阵地发起连续反扑。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1营1连、2连,2营5连集中火力,向4至16号目标实施火力覆盖,1营3连冒着敌军炮火前推阵地,压制李伪军的支援炮兵。经1天激战,将第9师团第28联队打垮。
10月11日,坚守白马山394.8高地的志愿军步兵伤亡很大,最后仅剩9人,主阵地周边屏护阵地悉数失守。关键时候,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以连续的齐射,给予占领我主峰周边高地表面阵地的李伪军以重大杀伤,最终击溃了李伪军的反扑。
在白马山争夺战期间,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作战频繁,上下通讯联系频繁。为防泄密,该团指战员均用蒙古语在步谈台和电台里通话,让监听的美军技侦部队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换上几茬精通汉语的各路人马上机后,均一头雾水,一筹莫展,这就有了“中共也组建了‘风语者’部队的猜测”。
从1953年5月起,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1营、2营分别配属给志愿军第24军、23军,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在6月10日的战斗中,该团1营用猛烈的齐射火力,支援步兵第72师连续打退了敌人11轮疯狂反扑,被24军授予“集体功臣单位”荣誉称号。在7月13日开始的金城反击战中,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机动作战,先后对伪首都师团,伪第9师团,美7师的15个目标实施齐射,给予敌军沉重打击。当李伪军设置在334及346.6高地反斜面的2个迫击炮群对我志愿军突击部队实施拦阻射击时,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2营6连实施反炮兵作战,2个齐射即彻底摧毁了这2个敌迫击炮群,为步兵进攻扫清了障碍。
在入朝作战的17个月的时间里,独立火箭炮兵第210团先后涌现出11个集体功臣单位,133名先进个人。这些蒙古族英雄,不该被后人遗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原创】志愿军有支神秘的“风语者”部队
🙂昨天去了红山军马场,看见蒙区办公机构牌匾仍然高悬“人民”二字 7 ccceee 字475 2023-09-30 17:40:20
🙂这么牛的部队,当时怎么没去上甘岭? 1 yg1993 字260 2023-09-28 21:32:38
🙂我听说咱国风语者是温州人 真离 字36 2023-09-28 19:02:43
🙂那好像是在两山轮战 11 flycloud 字168 2023-09-30 23:54:13
🙂传言温州人是风语者的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13 假日归客 字648 2023-09-30 2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