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个公园里,曾藏着惊天秘密 -- 忘情

共:💬8 🌺15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8.24海战的几个问题

一、鱼雷艇的数量

铁路运输了12艘,参战的是6艘,编为两组,每组三艘,一组攻击了台生舰,发射鱼雷五条(另一条故障),命中两条;二组一艘掉队,剩下两艘攻击中海舰,发射鱼雷四条,命中一条。指挥部留下三条当预备队,如果九条一起投入,无疑战果会更大。按运输量还有三条哪里去了?

二、抵达厦门后的集结地

点看全图

看地图不应该是在虎屿,那里在小金门和大担岛中间,雷达炮火笼罩,哪儿来的秘密可言?有史载是鱼雷艇在厦门岛下海后,利用几条20吨的鱼雷艇,并列的话雷达信号和一条75吨的炮艇差不多,六条一组,列队冒充一条75吨的炮艇,开到镇海角隐蔽,那里事先安排的12艘大型机帆船,两条机帆船夹一艘鱼雷艇,并组织民兵控制清空附近海面。当时的鱼雷艇必须依靠岸上指挥部的指挥,指挥部就设在烟墩山。而且8.24的战机,是8.23炮击料罗湾,打伤了台生舰,蒋舰出逃外海避炮。料罗湾距离西面的厦门岛28公里,距离东北面的围头不到20公里,炮击料罗湾的肯定是围头,避炮肯定是往西南方逃,也便于鱼雷艇从隐蔽集结镇海角截击,指挥部在烟墩山又可鸟瞰战场全局的,可见解放军的谋划精妙。从镇海角出击的鱼雷艇被东碇岛的蒋军发现并炮击,指挥部安排岸炮反击压制了东碇岛。

三、鱼雷艇和炮艇的配合

当时的55甲炮艇速度慢,才20节,没能和42节的K123鱼雷艇完成战术配合,掩护进攻和撤退没赶上,175艇在撤退时缺乏掩护,就被命中机舱后沉没。当然25吨的小艇,换两条4000吨的登陆舰(台生舰当场沉没,中海舰重伤报废)多划算的。到了65年,八六海战和崇武以东海战时,随着高速护卫艇的大批服役,解放军炮艇和鱼雷艇的配合就趋于完美了。

通宝推:桥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