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宿命难逃,命运玩笑 -- xx28

共:💬830 🌺2764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648章 红蓝军之争

踏上归程,即是艰难跋涉的开始,经历急行军和强行军后的队员们,体力即将耗尽,仍在坚持着向前,脸上表现得既痛苦亦透出无比坚韧的神色。我看这与营救被劫领导一战的撤离情景依稀相仿,想要做些鼓动工作。

可是,依次看过去,看到受伤失血后的戈励中,此时已近山穷水尽,步难拔,身欲倒,全凭意志毅力,咬牙一声不吭,顽强地行进,与前面队员的距离拉了好大的距离。

我喊了声:“吕应超停下,徐达隆、曾贤容各背上一具导弹发射器,程晓枫、秦亚华把小戈扶上担架。”

徐、曾二人各把一具肩射防空导弹发射器带上,导弹就由黄增臻背起,待小戈走过来由战友把他扶住躺倒在担架上。

这时,戈励中忽然就失去气力,一下瘫在了程晓枫的怀里,再也无法拒绝躺到担架上。我检查了下,他手足冰凉,尚未发烧,怕是不干预很快就会烧起来。

幸好我在等2班来时把缴获的一个睡袋装进了大背囊,这时正好给他用,我对小戈说:“你躺下了,哈,这条高级睡袋能够先用上,来,抬下身钻进去。”

在小程小秦的帮助下,尽量不让套睡袋的动作牵扯到伤口,费了不少气力才把睡袋套好。能够保温,不久戈励中的眉头就能舒展开,看样他的体温有所回升。这时我把水壶中剩的营养水让他吸着喝了几口,也不管卫生不卫生,补充水更重要,他的唇皮都干得开裂了。

我对他说:“能睡会儿,就睡会儿吧,但身体冷的话千万不要睡死,要告诉我。”

他轻轻地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中午时分,太阳高照,又有些热了,给我们行军带来新的困难。

不久路遇一片树林,还挺密的,我向上级请示,“请指示飞鸟,此处可有恶鸟飞来,几只小鸟需要落下,可否在此落下?”

上级经过搜索和监视应允了我请求,我们一行遂进林休整。

我向新训队员们要求:“这次只是补充能量,大家不要松懈,保持随时能够行动的状态。”怕他们睡过去,再难迈开步伐。

“明白!”队员们答应得虽然不太齐,却还能表示他们的士气不衰。

我赶忙给戈励中热饭,是缴获的外军野战单兵口粮,虽然还有,但此时只让伤员享受。其他队员食用的是运输机送来的国产野战餐盒,营养不如人家的全,但适合我们的胃口。

这次回撤比上次在能量补充上可是好很多,上次是干粮瓶水,大冬天的吃起来别提多难受了,费劲嚼碎的干粮伴着如冰的凉水下咽,在喉咙里就跟刀子刮似的,寒得钻心,痛得还是钻心。不是借机发牢骚,是说个实情!

嗯,我又把缴获的复合维生素丸一人两粒发给队员,对他们说:“来点促进体力恢复的速效药。”

那红红的药粒把几个队员唬住了,真以为是我说的那种药物,可还有队员担心地问:“不是什么毒品吧?不是什么激素吃了别有后遗症?”他们心到细。

为保持神秘,起到心理激变的作用,我没解释,不哂道:“别啰嗦,让你们吃就吃,还怕害你们不成?!”

徐达隆怕是知晓,但他没有说破,反而说:“嗯,赶快吃了,莫不是领导给的神药,有迅速恢复体力的功能,大家试试。”

喝了几口水吃过野战盒饭,再服下复合维生素,徐达隆竟有精神摆弄起M16A3步枪上的瞄准镜,看看,再拨弄,我感到他有点玩不转,便过去给他演示,讲解使用原理和方法。

他对我说:“必须尽快掌握使用方法,我才能用这支枪投入战斗,而战斗可能随时发生。”

“你说的对,在‘影子’中服役就得具有这种意识。”

“可我们在这方面的训练还是少。”徐中尉有些遗憾地说。

“回去这支枪就由你用,你会熟练使用这种望远式瞄准镜的,也会使用反射式瞄准镜的,还会用到全息瞄准镜,这些都是基本功。”

“这次有缴获到全息瞄准镜么?”赵富军问。

“有,会给你们展示的。”我笑着回答。

大家互相看:哈,戴了缴获的单兵头盔和模块化集成通信头盔,穿了拦截者防弹衣或单兵战术防弹背心,持有夜视仪和激光测距仪等外军制式器具,当然各个队员的外军制式武器都在身边,不能说完全换了装,但也摇身一变像是装备了高科技装备的军人模样。

我笑着说:“来时老八路,回去变成雇佣兵。”

徐达隆故意顶牛,“咋是雇佣兵啊,蓝军,那才是正解。”

陈康虎撇撇嘴,“啥蓝军,你跟谁蓝军,对周围的各种武装而言,我们就是红军,真正的红军。”

陈中尉的话获得队员们的认可,“对,我们是红军!”“甭管换了什么,红军是变不了的。”“换的是装备,提高的是红军作战能力。”最后一句是于书明说的,上尉就是上尉!

此刻我由衷地笑了……

待列队再次出发,我站在队列前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同志们,说红军就得有红军的样子,打不垮拉不烂!虽然同志们已经极度疲劳,但也补充了点能量,而我们仍处在危险中,所以我要求大家,拿出红军老前辈的长征精神,快速前进,尽快走到安全地域,向上级宣告我们的彻底胜利!”

我站在队列前挥舞着手臂说出这番话,激励队员们再接再厉,一往无前。

于书明从队列中跨出,向我敬礼,口诵:“指挥员同志,全体参战的新训队员愿再接再厉,夺取参战的最后胜利,请相信我们,你的部下。”

什么我的部下,是不是过了?但我没更正,只下达一个简单的命令:“按原队列排序,出发!”

我带了新训队剩下的队员,经过一段难忘的艰苦行军,终于到了边境地区,再往前走就是邻国了。

我们很谨慎,躲过当地的边防军,准备徒步跨越边境。

可是,当短短的队伍在边境停下时,队员都不约而同地向回望去!

我知道他们是想念那些牺牲的新训队员,即使那几个从54军来的队员转隶仅仅一个月,还没实现成为特种兵的心愿,便血洒国外命送国家,这种崇高,作为战友难舍他们啊。

在战场上,我和石谊世下令掩埋烈士遗体时,队员们都是忍痛不得不把烈士遗体深埋草原,只能记下了掩埋点的坐标。

我知道他们心中的愿望,对周围的队员低声说:“我的战友,我们一定会把他们带回家的,请你们记住!”

新训队员举起了右臂,像宣誓一样,但我们只是把“带兄弟回家”的誓言刻在心里。

他们这些“影子”新兵,嗯,肯定他们要进大队的,已经成熟,能够从容面对生死,还打了胜仗,绝对有资格成为“影子”作战队员。

我一一巡视了他们的面容,于书明上尉、徐达隆中尉、曾贤容中尉、陈康虎中尉、赵富军中尉、吕应超少尉、程晓枫士官、秦亚华士官、黄增臻士官、戈励中上等兵、周树成实习学员。他们虽然体力透支,疲劳已极,却是咬牙挺直了胸膛,迎接我的逼视;伤员戈励中吊着左臂,脸色苍白,仍是坚定地站在那里。

我点了下头,仍是低声发出了“继续前进”的命令!

朗月高照,月是故乡明;星星瞭望,那是亲人期盼的目光!如同祖国召唤着“影子”队员,人民欢迎自己的英雄归来!

虽然仍在险地,不觉我们的眼睛有所湿润和模糊,神思已去远方——是首长、战友?是亲人、家属?无论是谁都可牵扯起我们的泪眼。大战归来,胜利归来,真情难道不该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么?

此刻,我们脚踏大地,情飞祖国,我走在尖兵位置,后面跟着徐达隆、赵富军、周树成;曾贤容、陈康虎带黄增臻、戈励中据中;于书明旁边是程晓枫、秦亚华,他们担任后卫;我们已经是一支精锐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无可阻挡地跨过一条国境线,向着我们的目标阔步前进。

边境那边,已有接应人员,当悄悄越境后,很快就发现了迎接我们的信号,于是我带队朝那边走去,当站到他面前时认出是西疆军区一位认识的军官,他向我敬礼,诵道:“飞鸟,我受命在此迎接胜利归来的群鸟。”

我回礼后应道:“谢谢,谢谢首长的关怀,谢谢战友付出的辛劳,我们安全了!”

“是,英雄们辛苦了,现在该我们担任战友的护卫,为你们安全回国出份力了。”

……

徒步归国小队的12人,于当夜在接应人员的引导和帮助下,安全进入了邻国。

新训队员们在安全地点坐下就站不起来了,只是徐达隆还念念不忘我说的“誓死不当俘虏,拖累小队行动得给一枪”的话,此时他好大胆地直截了当地问我:“指挥员,你那时说的是真心话么?”

“怎么不是?你以为什么?”面对他的质问,我严肃地回问。

“不是,我觉得你所倡导的英雄主义得记载下来。”原来他是这个用意。

“没必要,这在大队很平常,告诉同志们,曾有一个负伤的队员怕拖累和耽误战友突围,重伤的状态下自己给自己一匕首而牺牲,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说完,听见的新训队员皆肃然起敬,再不觉累,强迫自己站起来,遥遥向那位英雄致意。

我幽幽地说了句:“哪天你们之中就会有同样决绝的!”

徐达隆代表新训队的战友回应:“那一刻我们绝不会有任何犹豫!”

一字一板!

“同志们休息吧!”我再次发出命令。

我认为,一个指挥员习惯于对自己的部属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和培养该是他的基本责任……

通宝推:梓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