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 -- 桃花源中人

共:💬75 🌺413 🌵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两个结合”是有一种文明的自觉了

这个新版操作确实很影响交流的效率和可读性,河里好多人吐槽一尊啥都管,一个小论坛为什么就不能顺其自然。。。(算了,我还是尊重规则的,只是有关联的帖子已经回复过一次了不能回复,您的新帖子又还没认可,就回复到另一个下面吧。

我认同您说的改开后以为的“现代化”遭遇了问题,西方的现代性在他们自己的社会里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个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本土的知识人已经意识到了,包括汪晖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等命题的提出就是针对这些。但我不认为

而在外源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特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以后,统治阶级就尝试将眼光转回到自己的传统思想资源,从中挖掘到新的时代价值。

首先,外源思想不能解决“中国特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这个从革命时期就伴随中国现代的历史,所以毛主席提出第一个结合,主要是为了中国革命实现成功。中国的革命从来都有“中国特色”(我反而觉得二共盲目复制西方路径是失去了中国特色)。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度以为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到中苏交恶中国要走自己的路,也是苏联的路径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但什么才是中国的现实?中国的历史传统本身就构成了中国现实的部分,那毛是怎么探索的呢,难道不也是从历史传统中汲取资源的吗?比如一般认为中国人只知道有小家,不知有国家,而文革时期宣传“忠”,“忠于毛主席”这类口号就是中国传统的影响,实际上是士大夫阶层才有这种“忠”的理念,而让普通中国人信仰遥远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共产主义实际上很难实现的,中国当时还是个农业社会呢。只不过处于当时历史时期的人自身没有意识到历史传统的深刻影响。

只有现代化的成功才使得我们具有反思现代性的资格,并有能力着手解决现代化带来的矛盾。同样,也只有现代化的成功才能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使我们能够回头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掘其可供创新的思想资源。

我不知道这段话是谁说的,既然您同意,现在“两个结合”正是在中国现代化相对成功的阶段的文化自信的表现,才能够提出说不是西方的翻版。我觉得毛时代被攻击某种程度上在于他看到了西方现代化的问题,但探索并不算成功,普通人都是看重利益的,意识形态宣传在巨大的物质差距面前很难有说服力了。

至于言论空间缩小等事情,我不觉得和文化自信不自信有很大的关联性,什么都可以说甚至胡说八道就是有文化自信了吗,容忍“应该被殖民三百年”这种话是自信的表现吗。

您觉得新时代的结合是穿了几件全新衣服的旧的价值思想,这个就不符合您常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儒释道都是旧的价值思想么,儒家在春秋战国是孔孟,在宋明是理学心学,在清代近代也有不同的内容,中国传统除了朝廷主流的儒学还有各种民间文化,还有其他经史子集,怎么结合端看今天人的创造。一尊最近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我们要拓宽理论视野,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和发展党的理论,形成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理论大格局大气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